还语文课堂以趣味性论文_杨玉玲

还语文课堂以趣味性论文_杨玉玲

甘肃省武威七中 733000

新课改的语文课堂,其核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重视学法指导,搭建平台,张扬个性,让学生尽显风采。在教学中,教师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的平台,采用有效的方法策略,使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而且能体验到人文的愉悦感。

下面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谈谈本人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精妙的导入

对于一节课而言,好的导语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如采用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的回顾导入法,能引起学生对前面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或采用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的情境导入法,或采用讲故事来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的故事导入法,或采用对联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对联导入法……精妙的导入,能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

二、有效的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组有价值的问题所形成的问题链往往既能够诱发思维、激发求知欲,又能够为整篇课文教学建桥铺路、蓄势兴波。如在执教《孙权劝学》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提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儿当如孙仲谋。”孙仲谋就是孙权,那么孙权是怎样一个人?他有何能何德能让曹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又是采取什么方法规劝一位年事已高、位高权重、不愿学习的大将吕蒙来学习呢?劝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呢?带着这些问题,这一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来聆听一下《孙权劝学》吧。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边的组织教学做好了铺垫,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氛围之中。

三、多样的活动

如在教学《用心灵去倾听》时,教师让学生课堂表演《打电话》,随着“苏珊”与“汤米”的一问一答,学生仿佛被带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他们都被电话里的交谈深深地吸引住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话打完了,教师让大家谈谈对主人公的印象,同学们踊跃发言,都明白了“苏珊”作为一名问讯处的工作人员对求助者那样细心和耐心正好印证了文中的一句话:“不是母子,胜似母子”。

除了情景剧表演,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内容,组织课堂辩论或实话实话。低年级识字教学可以更加灵活,比如有教师在教学《口耳 目》一课时,让学生做拍字游戏、找生字宝宝和到超市购物识字,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与自信。

四、个性的习作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表现在阅读技巧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语言的丰富积累和能否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适时地指导学生练笔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一篇课文学到最后,教师留出一点空白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或者仿照课文句式写几句话,或者顺着作者思路续写下文,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要留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文采的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创作激情一定会日益高涨,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大大增强。

在以往的教学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度越来越低,以至出现不懂不参与、懂了也不参与的现象,教师往往很困惑。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杠杆撬起整个地球。”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一个机会、一个展示平台,就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执教《孙权劝学》一文时,我和学生一起比赛朗读,我在有感情朗读后问:我们班有的同学朗读比我更棒,哪位愿意试一试?这时,喜爱朗读的姚生康同学主动站起来,我就让他给大家示范朗读。他读得声情并茂,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接着又问:除了朗读外,哪位同学愿意用更新颖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吗?喜欢表演的苏寻、郭露露、刘备同学就主动站起来,把课文改编成一个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得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引得同学们阵阵喝彩。在指导学生以《新版〈孙权劝学〉》为题进行写作时,我给学生朗读自己的下水作文,学生写作兴趣大增。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全面深入地开展对话;另一方面,学生思想与智慧相互碰撞,激情得以迸发,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因此引发的学习劲头、收到的成效就会越显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师就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善于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学会调控应变,善于总结反思。这样,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思维就会更活跃,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论文作者:杨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还语文课堂以趣味性论文_杨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