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思想的宽容与创新--纪念洛克逝世300周年_洛克论文

洛克思想的宽容与创新——纪念洛克逝世三百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洛克论文,宽容论文,周年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1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7600(2004)02-096-07

洛克(1632-1704)是英国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一生经历了英国政治的飘摇,充 分认识到灾难的根源。他晚年所处的时代,一方面是宗教和理性、政治和生活之间的繁 杂矛盾,君主立宪后一切都有待梳理和论证,甚至是总结和升华;这些方兴未艾的东西 随着人的欲望的涨溢不断变幻出新的样式,这在振兴人心时潜存着新的危险,所以社会 需要一种思想的引导和控制。另一方面,正如洛克自己所说,我们所处的这时代,不是 最无学问的,所以它也不是最易于满足的。思想界的混乱、陈旧,对新政体及其精神的 威胁,与之相对的是对新东西的渴望交织着深深的情感;思想一方面滞后于牛顿等人的 科学精神,另方面也滞后于社会现实,这种状况自然地孕育出保守和创新的矛盾、后退 和前进的争斗。

洛克的思想是坦率、睿智和敏锐的,然而他的态度却是谨慎和低调的。他说:“这个 时代既然产生了许多大师,如大郝珍尼同无双的牛顿,以及其他同类的人;因此,我们 只当一个小工,来扫除地基,来清理知识之路上成堆的垃圾,那就够野心勃勃了。”[1 ,“赠读者”第13-14页]这一切构成了他自谦而又广博的心境,这一心境全都无遗地融 进了他的哲学思想里,他的著作充分反映出他的性格的谨慎、耐心、容忍,对人类理性 力量的坚定信仰,以及对政治、宗教上的专横统治和守旧的强烈怨恨。然而,在他的思 想中又处处拖带着妥协与调和。

一、哲学与常识的融合

洛克在同人讨论道德和宗教问题时,“谈论不久,我们就看到各方面都有问题,因此 我们都就停顿起来。在迷惑许久之后,既然没有把打搅我们的困难解决了,因此,我就 想到,我们已经走错了路,而且在我们开始考察那类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考察自己的 能力,并且看看什么物象是我们的理解所能解决的,什么物象是它所不能解决的”。[1 ,“赠读者”第10页]他对这一问题,当初以为只要一张纸就可以说清楚,然而事实上却花了他十四年功夫,才形成了一条道路,即肯定知觉作用是“走向认识的第一步和第一阶段,是认识的全部材料的入口”,这一点,罗素给了恰当的评价:“在现代人来看,会觉得这几乎是不必说的道理,因为至少在英语国家中,这已经成为有教育者的常识的一部分。但是在洛克时代,心灵据设想先验地认识一切种类的事物,他倡导的认识完全依赖知觉作用,还是一个革命性的新说。”[2,第140页]所以,他这一哲学路径是不同凡响的,不过,由此也说明,它显然不是常识,但洛克的任务是必须使它成为常识,以代替天赋观念这一陈腐的常识,这就使得洛克对知识的探索具有双重的任务。由此他写道:“如果我们能发现出,理解底视线能达到多远,它的能力在什么范围以内可以达到确定性,并且在什么情况下它只能臆度,只能猜想——我们或者会安心于我们在现在境地内所能达到的事理。”[1,“引论”第3页]

他阐述了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以后,对当时流行并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观念一词作了界定 ,“‘观念’一词这个名词,我想最足以代表一个人在思想时理解中所有的任何物象; 因此,我就用它来表示幻想、意念、影响、或心所能想到的任何东西。”[1,第5页]他 这一定义显然与当时的观念含义是对立的,这样一来,洛克把哲学从纯粹思辨的梦境带 到了反对旧传统的战场。

与天赋观念论相对立,他提出了白板说,“我们可以假定人心如白纸似的,没有一切 标记,没有一种观念……他在理性和知识方面所有的一切材料……都是从‘经验’来的 ”。[1,第68页]他认为观念才是思维的对象,一切观念要么来自感觉,要么来自反省 ,由此他得出结论:“我们底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来源于经验的 ”[1,第68页],为此,他认为,人们的知识不能超出感觉,全面地说,不能超出观念 之外。

洛克认为,知识的对象不是外物,只是观念,但单个观念只是知识的基础,而不是知 识,“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产生的一种知觉”。[1,第515页 ]知识分为当下认知的实在知识和记忆认知的习惯知识(包括真理的知识和信仰的确信) 两种形式,因此,知识就有确实性和明白性高低的区别:直觉的知识、需要中介的解证 的知识,最后是对特殊事物感觉的知识,由高而低形成知识的三个等级。

洛克认为,“直觉知识不能遍行于一切观念的一切关系”、“解证的知识亦不能遍行 ”、“感觉的知识比前两种都狭窄”,因此,“我们知识的范围不但达不到一切实际的 事物,而且甚至亦达不到我们观念的范围。我们的知识限于我们的观念,而且在范围和 完美方面,都不能超过我们的观念”。[1,第529、530页]洛克把知识纳入观念范围之内 ,成为常人所能理解和把握的知识样式,这就构成了常识性的知识模型,他既为人们提 供了一条常识性的知识途径,同时又切合人们求知的常识性心理。但他为了防止一味求 证的极端倾向,补充道:“所谓意见就是,人心在以一个或多个别的观念联合两个观念 以后,只‘相信’那两个观念是契合的或相违的,因为在这里人心并看不到那些别的观 念和那两个观念的确定契合或相违,只看到它们的屡次的、常见的契合或相违”[1,第6 84页],“信仰则是根据说教者的信用,而对任何命题所给予的同意……这种向人暴露 真理的途径,就叫做启示”。[1,第689页]相信和启示、意见和信仰他没有否认,自然 是基于常识的考虑。正是由于这种现实的态度基于常识的角度,他能提出两方面的告诫 ,一是“我们如果使自己的思想驰骋于万有底大洋中,以为无限的境界,都是理解底自 然的确定的所有物,其中任何事情都离不了它底判断,逃不了它底识别——则我们休想 安闲自在确定不移地把握住我们所最关心的真理,以求自己的满足”[1,第5页];二是 “人们如果习于一种意见,以为在宗教的事理方面,不论它们怎样显然与常识、与一切 知识底原则相冲突,我们亦不能求商于理性,他们就已放纵自己的想象和迷信了”[1,第696页],如果这样本想使人们高于牲畜的宗教反倒使人比畜类还要愚蠢,这等于让人 成为无理性的动物;“所谓狂热就是要排除理性,在本无启示处,妄来建立启示。结果 ,它就把理性和启示都排除了”[1,第698页],把幻想和意见作为基础,这自然是更应 该注意的。所以理性可以对信仰进行决断,理性高于信仰,同时也可对理智能力的滥用 进行控制,然而,理性这一崇高的标准显然是以“常识”和“一切知识的原则”为参照 物的。理性正是依据常识而形成标准的,否则,理性就失去了依存。理性之所以伟大, 就在于从常识中寻找根据,始终与常识一致(或与人们潜在的常识一致),所以理性本质 上就是一种常识的态度。

洛克从理性和常识的角度确立了哲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宗教。

二、理性与虔敬的调和

洛克是一位对人的能力,对理性有着深深的赞许,同时又对上帝充满虔诚的哲学家。 他既对永生有着终极的关怀,又热爱着今生的世俗生活。他的思想由此也充满了虔诚与 哲学思辨的结合。

洛克的知识论是从反对天赋观念说开始的。在他看来,人心中根本就没有天赋的思辨 原则与天赋的实践原则,因为这是没有理由也没有根据的。

洛克认为,上帝创造世界是不会浪费的,是遵循精简原则的。既已创造了人的能力、 人的理解力,也就没有必要再把观念或原则植入心中。

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说,并不是否定“天赋”,表示对上帝的怀疑,否定上帝的存在。 而是在于这种天赋观念说还未能把人的理性充分发挥出来。洛克认为,理性的充分发挥 与肯定上帝的存在是相一致的。

客观地讲,天赋观念说与天赋能力说相比,在发挥人的主体性与对人的肯定上,确有 其不足之处。在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那里,对人的理性与能力尚有怀疑,尚有借助上帝 来对人的理性给以确认。而到了洛克那里,人的理性与能力虽有借助上帝肯定的一面, 但人的理性却企图为上帝的存在给以确证。这是把人的理性与能力进一步肯定与推进。 洛克指出,“我们的才具是同我们的境地和利益相适合的——因为我们理解的识别能力 虽然万分赶不上纷纭错杂的事物,可是我们仍有充分的理由来赞扬我们那仁慈的造物主 ,因为他所给我们的知识的比例和程度,是比尘世上一切其他居民的知识都要高出万倍 的。……人们如果因为自己太不够伟大,不能把握一切,便冒昧地抱怨自己的天分,并 且把他们手中的幸福都抛弃了,那就无话可说了,否则他们一定会找到充分的材料来开 动自己的脑筋,来运用自己的两手,并且随时变换花样,妙趣横生。因此,人们如果能 应用自己的心思来研究那些本可对我们有用的事物,他们便没有多大理由来诉怨人心的 狭窄,因为人心本来就能供他们以这种用途。”[1,第3页]

这里体现出洛克对人类自身的充分肯定与优越感,认为人类自身就是上帝的宠儿。人 类自身应该自足、自信、自强。在洛克看来,怀疑自己的才具,怀疑自己的理性,就是 怀疑上帝的伟大。洛克的论证方式也是采取双重肯定的方式,既肯定上帝的善、上帝的 伟大,又肯定人类的才具、人类的理解力。而其主旨却是在于肯定人类自己,是在肯定 上帝的名义下来肯定人类的能力与理性。这就有一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味道。 这一点还可以从洛克把上帝创造世界、天赋能力看成一种既成的事实可以看出。由于上 帝创造世界、天赋能力既已完成,是一种已经完成了的事实,那剩下来的工作就要看人 类自己了。由此,人类必须充分应用自己的才具与理性。但洛克要肯定人类的理解力, 就必须肯定上帝。这也是他理论体系的需要。

洛克本可以把“上帝的存在”归于人类的信仰,但由于洛克对人类理性的自负、理性 的权威,他还是企图为上帝的存在以理性的证明。洛克认为上帝存在属于解证的知识, “我们对于自己的存在,有一种直觉的知识,对于上帝的实在存在有一种解证的知识” 。[1,第544页]

洛克指出,人是芸芸众生中最为高贵的,有认识自我存在能力的现实存在。“人知道 自己是存在的——我想,人人都对于自己的存在,有一种明白的认识,都知道他存在着 ,都知道自己是一种东西;这是毫无疑义的。”[1,第615页]

而人这种高贵的存在,一定不是凭空生成的。“虚无不能产生出一个存在来,因此, 一定有一种永久的东西”[1,第615页],这种永久的东西是全能、全知的。我们可以把 他称之为上帝。

由此,洛克也就自以为已经为上帝的存在作出了理性的解证,也就为万物的存在找到 了一个渊源,也为他的天赋能力说的一个假设——上帝的存在——提出了解证。正如他 所说的,“因为有了上帝,我们才能说,后来开始存在的一切其他含灵之物,都是依靠 于他的,而且他们的知识的途径或能力的范围,亦不出于他所给与他们的。有了上帝, 我们才能说,他不但造了这些东西,而且他还造了宇宙中别的次美的东西——一切无生 物——来证成,来建立他的全知、全能和意旨,以及其他一切品德。”[1,第620-621页 ]

但洛克这种关于上帝存在的解证却是相当牵强的。

其一,洛克论证的原则是古老的“无不能生有”,论证的前提是人的存在。而从高贵 、有认识能力的人身上并不一定能推出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存在。正如我们从一位高 素质的人身上,并不一定就能推出他这种高素质就一定是来自于他的基因,来自于父母 亲的塑造。因其之所以有这种素质也可能来自于其不平凡的人生际遇。同样,从人类身 上无限上溯,我们既可以推出人类是来自于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创造,也可以推出是 生物进化、人类自身演化的结果,一如达尔文进化论所说的。是故由人类自身推导出上 帝的存在并非必然的推论,而是概然的推论。

其二,即使这种推论行得通的话,那是把上帝作为因果链条中的第一因。但依据休谟 的观点,如果把上帝作为第一因,那就要符合形成因果观念的条件,也就是必须多次观 察到两个事件的恒常联结,于是在看见其中一个存在时,便能根据心理习惯推出另一个 的存在。但是上帝是单一的、独一无二的实体,根本就没有与它并行的对象,也没有与 它种类上相似的对象;所以对它是不可能形成因果观念的。作为第一因的上帝存在也就 无法证明。

其三,如果联系洛克的知识论,则洛克的上帝存在的理性证明,将是一种循环论证。 这里简单地给出洛克论证体系的一个内在矛盾:

知识的确然性是来源于人的理性能力;

人的理性能力是来源于上帝的创造;

上帝的存在又依赖于理性的证明。

由此可见,人的理性是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与否的。而人的理性如未能证明上帝存在, 就必然动摇洛克所建构的知识论体系,洛克的“天赋能力说”的“天赋”(上帝所赋予 而不是自然所赋予)便缺乏依据,知识的确然性就缺乏保障。

从总体上来看,洛克关于上帝存在的解证是失败的。洛克企图通过理性来捍卫上帝, 把上帝的存在作为一种知识来考察,但洛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上帝放在理性的裁判台 上,上帝的存在需要借助理性来为其作证,这实际后果则是贬抑了上帝,抬高了人,或 者说是贬抑了信仰,抬高了理性。但洛克的失败也启迪了后继者重新考察宗教问题与重 新建构认识论体系,如贝克莱与休谟。

三、机械论与经院哲学方法的混用

洛克作为新哲学革命中的一员主将,向来就是被认为与机械论有莫大渊源的哲学家, 而源于近代自然科学的机械论哲学恰好是激烈的反对经院哲学家对自然界的解释模式的 。可是,在他的关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形成的论述中,在机械论之外,我们 却可以发现其中的经院哲学成分。

机械论哲学是在经典力学影响下产生的。笛卡儿认为物体是由微粒和以太组成的,他 概括了机械论观点,摒弃了原子学说,而波义耳认为机械论哲学就是物质由运动的微粒 组成的理论。这些微粒具有以下性质:有质量、坚硬、不可入、可运动、惰性、自身不 能变化。物体性质的多样性,其根源在于这些粒子的不同组合方式,尤其是密度的变化 。微粒因为碰撞、冲击而传递的运动引起了其位置的变化,而这种位置变化则引起了物 体性质的变化。从这里可以看出,物体性质变化的原因就在于粒子的运动,更确切地说 ,是引起运动的力。“f = mv”(动力 = 质量×速度)这一公式恐怕已经无人不知无人 不晓的了。在机械论者眼里,它说明了物体的质量与引起物体变化的能力密切相关。

洛克显然是赞同上述观点的。在关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质及其怎样使得人们形成观念 的学说中,就体现了这样的机械论观点。“为了更好的揭示我们观念的本性”,洛克提 出了“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质”的问题。洛克把知觉、思想、理智的直接对象称为观念; 而在人心中产生观念的能力,被称为具有此能力的主体(对象)的性质。可以这么说,观 念是人的能力的产物,而性质则是主体(对象)的能力的产物,或者说,是其能力本身。 在洛克看来,这种物体赋予人观念的能力——性质可以分为第一性和第二性。第一性是 原初的、物体所固有不变的性质,即物体的形状、体积、运动、广延或静止、数目等。 第二性的质则是借助第一性而在人心中产生感觉的能力,此外还有的三种性质,这是类 似于第二性的质的一种力量。

在谈论由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质产生的观念时,洛克显然使用了上述机械论的微粒运动 作用说。他认为,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质产生的方式都是由不可见的微粒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产生的:

“外物在心中产生观念时,既然不和人心相连接,那么我们如何又能在我们感官面前 所现的物象中,知觉各种原始性质来呢?那分明是因为有一种运动能从那些物体出发, 经过神经,或元气,以及身体底其他部分,达到脑中(或感觉位置),在心中产生了一些 特殊的观念。较大物体底广袤、形相、数目和运动,既能隔着距离为眼官所知觉,因此 ,我们就可以断言,一定有一些不可觉察的(就个别情况而言)物体从那里来到眼中,并 且把一种运动传在脑中,在那里产生了我们对它们所有的这些观念。”[1,第101页]

这最后提到的不可觉察的物体就是粒子,洛克举例说,“就如空气和水底分子,又如 比这些分子还小的那些分子”。他认为物体如何在我们心中产生观念,“分明是由于作 用力”。这明显就是机械论在认识论中的翻版。可是,一旦到了认识论,单凭机械论这 种对物理世界的解释,问题就似乎是解决不了的。洛克虽然认为作用力及不可察觉的微 粒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形成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他还是区别了由 此所形成的两种观念的因果的不同:“第一性的质底观念是与原型相似的(肖像),第二 性底质的观念则不如此”。这其中就隐含着玄机:从我们后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在说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不相似时,洛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因果观,可是,在说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相似性时,他又不自觉地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因果观。

“我们说火焰是热的;雪是白的、冷的,天粮是白的、甜的。……人们在此 往往想象,物体中这些性质正是人们心中这种观念,并且以为后一种正是前一种底完全 肖像,正如他们是在镜中似的。因此,有人如果说不是如此,则平常人们会认为他是很 狂妄的。不过,如果人们知道,同一种火在某种距离下能产生某种热底感觉。在走近时 便产生了极不相同的一种痛底感觉,则他应该自己忖度,他究竟有什么理由,可以说, 火给他所产生的这个热的观念是真在火中的,而由同一途径产生的痛的观念却是不在火 中的。”[1,第104页]

洛克在这里是要反对第二性的质产生的观念是肖像的说法,从而也否定了这种在他看 来是错误的说法所依据的因果观,即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因果观。这种因果观涉及了 质、形式、种的传递的模式。罗吉尔·培根称之为“种的增多”。这种因果性模式普遍 的存在于质料和形式本体论的范围之中。它说明,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的,形式 决定了物是“什么”。变化也是形式的变化,与质料无关。(微粒说显然是说明变化在 于质料。)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不存在超距作用,变化于是由接触作用和通过媒介的作 用来进行的。运动传递是接触作用的某种形式;感觉物的形式通过空气的媒介转移到感 觉器官,最后达到心灵。这样一来,“种”的增加成了必要。一朵美丽的花被看到,就 是花的形式在空气中被引导到人的感官乃至心灵。由于形式决定了物是什么,那么在人 心中的就是花的原本。人最终感知了这美丽的花,就在于其心中得到了这花的形式。在 这种因果观下,人得到的观念显然就是一种精确的肖像。这当然是与机械论不同的。机 械论的认识论完全把其解释物理世界的那一套套用到认识论中,认为一个观念的形成, 是由于被感知物的质转变成冲量、动量而得以传递,冲量和动量在人心中将被神经系统 和心灵所解码。这种机械论将很难保证观念的相似性,因为就我们所知,物理世界中的 运动变化总会使得物体在质量上有所耗损,所以机械论的认识论得到的观念也将是会失 真的。机械论的这种解释刚好吻合了我们认识中的相对性问题(我们认为,洛克认为第 二性的质的观念不相似表明了一种对认识相对性的看法)。现实中在我们感知颜色、味 道等时,总不能达到非常确定的地步。而如果照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因果观,现实反 倒是错误的假象了。作为经验论者的洛克当然是要维护经验的感知的,所以他反对这种 因果观。

可是这种反对却是有特定的对象的,即是在关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方面。在第一性的 质的观念方面,洛克则认为,第一性的质观念是相似于其原型的:“物体给我们的第一 性的质的观念是同它们相似的,而且这些质的原型切实存在于那些物体中。”[1,第102 页]

这样的说法是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因果观的说法相近的,即是物体能在人心刻下 形式(原型)的肖像。虽然物体第一性的质的观念是由于其粒子(这些粒子具有固定不易 的第一性的质)从物体运动到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可是它们最终却能形成肖像。这显 然使得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的形成将具有某种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形成有所不同的东西 。或者说,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的形成,与其说是由于力(f = mv)的作用,不如说是类似 于形式的传递,即质的传递。不过单这样说显得有点牵强。所以我们还应该更深入的探 讨洛克关于运动及运动的传递的说法:“我们亦不能从物体得到运动起点底观念。一个 静止的物体不能使我们观念到一种能运动的自动能力。那种事物如果受了外力,发生运 动,则那种运动只可以说是它底被动,不能说是它底自动。”[1,第206页]

这种说法是与机械论不同的,机械论观点的运动借助于物体的弹性。与经院哲学的所 说的运动是从一物到另一物的传递像水从一个杯子倒进另一个杯子的“灌注”模式相反 ,机械论认为运动是由于物体在受到撞击后自身的弹性压缩的恢复引起的,所以,物体 的运动可以说是由其自身推动的,或者说至少其自身起到了某种主动的作用。而洛克则 完全否认了物体运动的主动性,他认为“球虽然跟着球杆底打击来运动,可是那种运动 不是球底自动,乃是一种纯粹的被动。如果它借着冲击力使它所遇的另一个球运动起来 ,则它不过把它由别的物体所受的运动传递过去,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球所受的力量 正等于这个球所失的力量”[1,第206页]。这显然是与经院哲学的“灌注”说非常相似 的。或者说洛克在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的形成方面就是持这样的运动观,虽然他自己并没 有这么说。他甚至说“我们在此只知道物体的运动由此及彼,此外并不知道别的”。

洛克在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形成方面,可以说是贯彻了机械论的观点,可是来到第一 性的质的观念的形成,他又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因果观。从这里 我们可以发现,一旦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就搬出上帝来的洛克,的确是与经院哲学有着 藕断丝连的或者更加密切的关系。

标签:;  ;  ;  ;  ;  

洛克思想的宽容与创新--纪念洛克逝世300周年_洛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