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民教育管窥带给我们的启示论文

日本国民教育管窥带给我们的启示论文

日本国民教育管窥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吕美莹 周文翠

【摘要】 纵观古今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无时无刻都在推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社会的发展。日本大力推进的国民教育在努力汲取他国优秀成果后,不断完善和发展,虽然几经波折但通过自身顽强拼搏的毅力和精神,短时间内跻身于世界前列,至今仍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日本国民教育的管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对我国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民教育;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提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与依存关系日加深固,在这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面向新时代,面向未来继续助力我国在全球化趋势中激流勇进,这就要求我们承前启后,敢于吸收和借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日本虽然国土狭小、资源较匮乏,但仍掩盖不了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本能稳健发展到今天,多数得益于他们极其重视国民教育的普及和实践,通过不断完善才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们通过对日本国民教育的研究,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到其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原因,还能通过研究日本国民教育中的一些优秀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今后的发展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一、日本国民教育的途径和特点

(一)日本国民教育的基础途径——家庭教育。日本因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影响,现在仍有不少母亲愿意辞去工作留在家中相夫教子,所以家庭教育的重担主要落在了母亲身上。日本的母亲们在孩子未出生前便开始积极做准备,从身体到心理的全面调整,日本的母亲们为了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不断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时常去专门的学校、机构学习专门的知识来提升自己,致力于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早期对孩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德育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美德意识和品质的锻炼。如忧患、谦让、团结、公德等意识的培养都在早期的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母亲基本都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观,良好的品质锻炼则在严厉和有效的管理中进行,如在公交上有人原意给孩子让座往往母亲会拒绝,并感谢道“很感谢您,不过我们正在德育教育中”。或者孩子无视警示牌而犯错时,日本的母亲往往都不会苛责孩子,会心平气和地重复警示牌的内容并让孩子复述直至孩子明白,这些教育的例子虽然不够典型突出,但确实是时常发生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当中,在德育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除了帮助孩子培养德育意识和良好的品质锻炼,还建立起早期的思维认知能力,帮助孩子学习什么是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以及什么是危险。这种富有耐心的高效管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着独特突出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普及一直贯穿着整个日本,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本社会整体都在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氛围中,而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们传统文化的普及则是“关乎日本文化未来的首战场”。在日本家庭教育对文化的普及都与传统节日密不可分,并都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如“女儿节”“男儿节”“新年”等节日,女儿节和男儿节顾名思义,是为家中女孩或者男孩进行的祝祷节日:女儿节当天摆放人偶,男儿节当天悬挂鲤鱼旗,新年的活动仪式更为复杂,全家人在新年第一天元旦清晨着盛装前去神社(寺庙)参拜,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安。这些节日分别有各自独特的节日食物,日本的母亲们亲自准备食物与孩子和家人们一起分享并且进行这些仪式,食物和仪式感的纪念活动能让孩子们从小就记得什么是传统节日,节日需要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纪念这些传统节日,在这些家庭教育中不仅对孩子们进行了文化知识的普及,又能与孩子进行亲子间的互动,有利于给孩子们建立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从而使日本的家庭教育更加丰富和完善。

(二)日本国民教育的显著特点——极其丰富的隐性教育。在日本的国民教育中,除学校固定的一些德育教育和政府宣传的思想教育外,基本所有的国民教育都是较为隐性的教育。日本隐性的国民教育大多与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相结合,在家庭中共同进行纪念传统节日,通过仪式感和节日食物来间接了解传统文化、学校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各种校园祭的开展举办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特色的乡土文化、政府与社区定期举办的文化祭典,如夏日祭、还有被冠以日本特色的花火大会,以及各大传媒、文学、艺术共同宣传的文化信息,这些活动每年定时举办,已经成为日本独具特色并固定的教育传承模式。还有面向大众新兴起的,完善的动漫文化产业,以及通过对传统服饰和服和传统食物和食的传承,并不断创新与当代流行元素相结合,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继承并走向世界,对全世界都极具影响力。在这独具特色的固定教育模式下,人们在轻松愉快的各种丰富活动中,不知不觉既对本国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了解,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添砖加瓦。在这些活动中,不仅传承了文化,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提升人们整体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这种极其丰富的隐性教育活动在当今不仅对日本本国人民,甚至还给外国人民带来深刻影响。

一直以为我们古人的学习方式就是背诵,整天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念和背,他们也像我们今天这样鹦鹉学舌似地背诵唐诗和宋词。然而,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我发现,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我们生活在视觉的世界里,古人却生活在听觉的世界里。我们是在看书本上的文字,文字对我们而言是符号,他们则是在读书本上的文字,文字对他们来说是声音。我们是在看唐诗宋词,他们却是在唱唐诗宋词。唱着唱着就记住了,哪里需要像我们这样费心费力地去背诵?这样的经验我们并不缺少,谁还没有学过唱歌呢?我曾经会唱上百首的流行歌曲,可是细细一想,我又何尝刻意背诵过那些歌词呢?的确,和着那悦耳的旋律,歌词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二、日本国民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家庭教育中更应重视德育教育和良好品质的培养。中国的家庭教育与日本的家庭教育极其相似,都是教育重担落在母亲身上,但在对比中日母亲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母亲在德育教育和良好品质培养方面的不足,国内母亲们更多的是注重分数第一、德育在后,父母忽视德育教育从而无法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这种德育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现在频发的儿童伤人事件,以及被人们越来越多提及的“熊孩子”这一代名词。家长包办代替盛行,培养孩子自立意识较弱,在家庭教育中团结意识等良好品质的培养被极大弱化,出现了更多“妈宝子女”脱离了家庭无法自理生活、无法融入集体等例子。此外,母亲们的学习意识较弱,单一的把孩子们的成长与分数挂钩,认为教育孩子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忽视自身作用,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自己充电,从而助力孩子成长。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女今后入学和步入社会的成长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国家教育任务中的一大重点,为了能更好地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府应加大力度让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更重视德育教育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对孩子们实行有效管理不仅仅针对分数的要求,还应培养孩子们独立的自立能力。此外在家庭教育中,母亲们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积极为自己充电,完善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为孩子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

(二)强化隐性教育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借鉴他国优秀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直面审视,也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日本的崛起离不开日本对他国优秀教育思想的吸收与融合后坚持不断发扬本国传统文化,日本对国民进行国民教育的过程中,大力弘扬日本传统文化来增加国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升爱国精神从而达到国民教育的目的。而日本大力弘扬日本传统文化多以隐性教育的方式进行,如在家庭中的传统节日的纪念,在学校中的地方特色的校园祭活动,在社区与社会同时进行的大型祭祀活动都是在隐性教育模式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良好传承方式。

我国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不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努力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继续前行。

现在的网络建设已经非常发达了,我们常常看到各种新的软件或是程序不断地更新出现。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完全可以紧跟潮流,紧跟创新的步伐,建设好网络平台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以上是我们常见到的几种方法,实际的方法远比这些多,还可以开发建设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app。这些都是网络平台下的新兴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于洪波.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视[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8.

[5]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标签:;  ;  ;  ;  

日本国民教育管窥带给我们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