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用外资论文,中国经济增长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与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关系也随之扩展和加深。
分析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有两个角度:第一,供给角度:资金供给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利用外资是资金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各类资金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把握利用外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二,需求角度:考察利用外资对投资、出口、消费等即期需求的影响,进而分析利用外资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包括对资金、价格、利率、汇率等相关总量指标的影响。
本项研究分别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综合,给出了中国利用外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结论。
一、利用外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一)分析的理论框架
从要素供给条件出发,经济增长是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函数。其中的表达形式之一是科布—道格拉斯函数:
附图
其中A>0表示技术水平,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0<a<1。
对公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logY=logA+alogK+(1-a)logL
附图
这一约定的含义是:投资等于国内储蓄与国外净投资之和。
由以上定义可以得出,国内外资金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中国的实际情况
首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非常充裕,目前还远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恒稳态经济增长,因此劳动力资源的变化,对现实经济增长不应有显著的解释力。
其次,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特别是伴随外商投资而来的技术进步因素,但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供分析使用。
第三,由于体制和政策性原因,国内资金存在一定剩余,例如金融机构数量巨大的存差、高额的外汇储备等。
另一方面国外投资又增长很快,实际不满足投资等于国内储蓄与国外净投资之和的条件(尽管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可以作为一种向国外的投资,从而缩小国外净投资,但金融机构存差则表明国内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综合看仍然是投资小于国内储蓄与国外净投资之和)。
这些情况表明,目前可以获取的的统计数据,难以按照前面的理论框架构成严格的经济增长与各要素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存在很多难以量化,具有随机变化特点的因素,例如国外技术、管理因素的影响、体制和政策因素造成的资金被充分利用的程度等。这就支持了可以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归纳以上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从本项研究的目的出发,以下使用回归分析方法集中分析资金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
(三)回归方程和分析结论
从以上分析出发,本项研究选择了1978~2003年间的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外商直接投资当年额、财政支出、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指标从1982年开始)等多项资金供给指标与年度GDP指标进行回归分析:
Dependent Variable:logGDPZZ
Method:Least Squares
Sample(adjusted):1984~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20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logGDPZZ=0.3356×logJRJGDK+0.1896×logFDIZZ(-1)+
(5.3059) (9.6307)
0.1413×logCZZC+0.0294×logWHCB+4.3344
(3.1272)
(1.7402) (14.7910)
R-squared:0.9989 Durbin-Watson stat:2.1050
Adjusted R-squared:0.9987 F-statistic:3540.760
回归方程中,GDPZZ表示年度GDP总值(当年价),JRJGDK表示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FDIZZ表示年度外商直接投资额(人民币),CZZC表示年度财政支出额,WHCB表示年末外汇储备额(人民币)。解释变量下面括号中是该变量的T检验值。
分析这一方程,有以下的结论和说明:
第一,方程从要素供给角度给出了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
表1 FDI扩大10%对应的GDP变化率
(%)
年份 GDP变化率
1984
0.541
1985
0.697
1986
0.796
1987
0.842
1988
0.887
1989
0.930
1990
0.931
1991
0.971
1992
1.018
1993
1.164
1994
1.299
1995
1.377
1996
1.376
1997
1.379
1998
1.381
1999
1.375
2000
1.352
2001
1.344
2002
1.355
2003
1.361
假设其它资金供给因素不变,每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都扩大10%,将其代入方程计算,得到一组对应的GDP数值;将其与实际的GDP数值比较,可以得到外商直接投资变化和相应的GDP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1数据表明,1984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GDP的影响是逐渐增大的:FDI增加10%引起的GDP的变化从0.54%逐渐增大到1998年的1.38%,之后略有降低;2002年以后又再次提高,达到1.36%。从方程的样本看,这些变化与历史上各年度各类资金供给的构成情况有关。表2是1984~2003年FDI在各类资金供给中所占的比重:
表2 FDI在各类资金供给中的比重
(%)
年份
FDI在各类资金供给中的比重
1984 0.420
1985 0.613
1986 0.659
1987 0.752
1988 0.894
1989 0.718
1990 0.781
1991 0.890
1992 1.908
1993 3.923
1994 5.484
1995 4.712
1996 4.274
1997 3.773
1998 3.333
1999 2.712
2000 2.544
2001 2.540
2002 2.404
2003 1.999
注:由于金融机构贷款和外汇储备都是余额数,因此以上比重仅为分析使用,与FDI在投资中的比重或经济增长中的比重无关。
从表2数据变化看,1994年以前FDI的比重是持续提高的;1994年以后,随着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外汇储备额的扩大,FDI在各项资金中的比重开始降低。但其增量的变化对GDP的影响仍然继续提高,表明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联系不断加深了。FDI对GDP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而且也表现在深度方面。
综合以上分析,从资金供给角度考察中国的FDI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2002~2003年的数据对未来参考价值较高。由此出发,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从资金供给角度看,FDI每增加10%,对GDP的影响大约在1.35%~1.36%之间。
第二,外汇储备大部分可以视同为中国对国外的投资(购买美国国债),是资金的流出。按照分析的理论框架,这一解释变量与GDP应该呈现反向变化,但回归方程中其与GDP是同向变化。分析原因,比较重要的是:外汇储备与贸易顺差(即净出口)和利用外资同向变化,在方程中表现的是外部需求变化、利用外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资金流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必然是同向的;另一方面,受体制和机制因素(例如国内银行的“惜贷”等)以及政策方面因素(对外资的优惠和鼓励性政策等)的影响,国内资金和FDI在中国经济中被吸纳的条件不同,因此国内资金和FDI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国内资金有剩余的情况下,FDI仍然可以继续扩大,国内资金流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小。正是这些情况,产生了方程中外汇储备与GDP同向变化的结果,这是对中国经济现实情况的反映。
第三,对FDI扩大10%引起的GDP变化,是在假定其他各项资金供给都在原水平上保持不变为前提的,因此得出的结果也是参考性的。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FDI的增加一般都要引起国内金融机构贷款或者外汇储备的变化,FDI变化而国内其他资金供给完全不变是不可能的。
但从本项研究的角度看,很难对FDI变化与国内各项资金供给变化之间的关系展开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考虑到这些因素对考察FDI与GDP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影响不会很大,方向也基本是相同的,因此进行以上假设还是可行的。但也表明分析的结论从数量意义上看并不是非常严格和精确的,仅具有参考价值。
二、利用外资支持了国内投资和出口增长,从当年需求方面支持了经济增长
除了从资金供给方面分析以外,还可以从需求方面分析利用外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分析的理论框架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公式之一是:GDP=I+C
在开放条件下,该公式为:GDP=I+C+NX
该公式中:用I表示投资,C表示消费,NX表示净出口。
FDI是投资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从其与加工贸易的关系看,对净出口也有影响。如果从再生产的过程看,FDI通过影响GDP进而也会影响居民收入、影响消费。
因此分析的基本框架可以确定为FDI→投资和进出口→GDP→居民收入→消费→GDP。当然,为了全面地解释投资、消费、进出口等,还需要补充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支出、价格、利率、汇率等因素,这就形成了一个涉及社会再生产主要方面,具备循环关系的模型框架(见图一)。
附图
图一 社会再生产循环关系框架
以上各指标之间的联系,都不构成严格的核算等式。例如投资、消费和出口与GDP的关系,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口径存在一定差别,不是一一对应相等的关系(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资本形成不同,消费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最终消费也不同,出口与净出口也不同);其它指标间也是这样的情况。此外,框图中各指标间的关系都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或实际的意义。因此,对图一所示的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二)回归方程
说明:每个回归方程都对其残差进行了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保证各变量都是同基的。
回归方程的主要参数是:变量下面括号中是对应的T检验值,回归方程后面是相关系数、DW检验值、F统计值。回归方程中的变量代表的经济指标,请见表3。
方程之一:GDP与投资、消费、出口的关系
Dependent Variable:logGDPZZ
Method:Least Squares
Sample(adjusted):1981~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23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表3 方程变量对照
变量名 对应的经济指标 指标说明
GDPZZ
年度名义GDP
GDZCTZ
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XFPLSZZ
年度消费品零售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