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论文_黄海丽,黄海燕

和学生一起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论文_黄海丽,黄海燕

◆ 黄海丽 山东省昌邑市潍水学校 261300;黄海燕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 261300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促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有效感知和体验,并促使其对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反思,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那么,教学中我们又当如何和学生一起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实现学生的数学素养及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呢?

一、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比如我在教学《比较图形的面积》一课中,也是由学生比较熟悉的俄罗斯方块提出问题:“你们玩过俄罗斯方块吗?喜欢玩吗?”这样引导学生侃侃而谈,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接着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系列图片,进而引出更深刻的问题:

“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

在全新的视觉冲击下,学生有了俄罗斯方块的基础,很快找到了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多联系生活的经验。

经验是立足于现实世界、建立在感官知觉上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引导学生经历立体的、有生命力的学习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我在教学《位置和方向》一课时,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不陌生,也能正确地指出方位,但是应用起来并不灵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

早晨,小明迎着太阳上学校,他的前面是__方,他的左面是__方。

因为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单凭抽象的思考想象解决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有的同学可以说并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讲解时我采用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到生活情境之中,先让他们指出早晨太阳的方向,然后迎着太阳上学校,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中,学生很快指出了前面是东方,左面是北方。因此,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乐在其中,记忆深刻。

三.让学生独立思考是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法。

独立思维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我们也都知道独立思考很重要,但是,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好像也没有什么手段、方法来帮助我们学习、训练独立思考,归根到底我们对独立思考缺乏认识。数学课堂是思维的课堂,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新知。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做到一一讲解,而要多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亲身经历了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新知的时候,学生是兴奋的、满足的,学生有了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才是教师最大的收获!

四.及时总结,不断提升学习方法经验。

解决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数学方法就是帮助学生构建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有了方向的指导,学生的学习目标才明确,学习效率才会高。

综上所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我们数学教师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数学活动经验必须在有效的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有效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和思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逐步积累。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学生就一定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今后,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和学生一起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源动力,引领学生一步步迈向成功!

论文作者:黄海丽,黄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和学生一起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论文_黄海丽,黄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