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本倾诉心声--读“哲学热点新论”_毛泽东论文

为文本倾诉心声--读“哲学热点新论”_毛泽东论文

为文直言诉衷肠——《哲学热点新论》读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新论论文,衷肠论文,读后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由百家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热点新论》一书,系从事理论研究45年之久的高为学同志近15年来发表的论文选集。它是作者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来不断出现的理论热点问题进行深沉哲学思考的记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种种理论是非、思想是非的原则立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思想理论界走过的历程。

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最重要、最可贵的品质是讲真话,不随风倒,敢于评析某些理论权威的错误观点;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念,对党的历史和现实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以理服人。作者在该书“自序”中有这样的诗句:“口授笔耕吐真言”,“为文直言诉衷肠”。这可以说是本书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理论品格的具体体现。所以,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闪耀着如何做理论工作者、如何做人的真谛。

这本书究竟倾吐了哪些“真言”、“直言”些什么“衷肠”呢?举其大者,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挥。

该书第一篇《真高举与假高举的分水岭》,针对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时坚持“凡是”观点的人提出的“砍旗论”,论述了是否坚持实践标准是真高举与假高举的分水岭问题。《人民日报》专文介绍了该文要点。该书还以大量篇幅论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新时期的新发展。这些文章针对有的人把思想路线加以简单化、庸俗化的错误观点,从哲学高度进行了剖析,充分论述了思想路线和哲学路线的统一、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思想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的统一、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统一、思想路线和党性原则的统一,有助于人们认清那种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明确实事求是和党性原则统一的内在根据和根本途径。从这组文章中,我们看到作者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那些歪曲、干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倾向进行不调和斗争的精神。

第二,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哲学思想,评析了贬低、歪曲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错误观点。

早在1981年初,作者就针对有人以解放思想为名说《实践论》是经验论,是极左错误的理论基础的观点,发表了《〈实践论〉绝不是经验论》一文,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后来,又撰文分析了否定“两论”的根源和教训,把当时国内流行的论点同国外的言论相对照,使人们发现这些论点原来都是从“洋人”那里抄来的“糟粕”,并不是什么解放思想的新观点。文章还强调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必须坚持政治上的严肃性、精神上的自主性、理论上的科学性。在80年代中期,有些人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封建化。这种丑化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观点,曾经成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的思想武器。作者针对这种观点发表文章,在正面论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的同时,详实地论证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属于一个科学体系,它对中国优秀哲学遗产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决不是什么“封建化”。对某些人认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源头”的观点,作者进行了有充分说服力的争辩,指出它对阶级斗争的论述,虽有某些缺陷,但基本观点是正确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正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怎么可以把它同“以阶级斗争为纲”相提并论呢?

第三,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运用和发展,批驳了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

有的文章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强调它是认识和实践、一般和个别、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产物。有的文章论述了党的基本路线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强调只有掌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在联系和“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对于否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否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农业合作化,认为我国搞的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小生产社会主义等观点;对于那些以鼓吹“科学的坚持观”为名,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之实的种种论调,本书均有专文予以一一批驳。

第四,宣传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批驳了为腐朽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作论证的种种谬论。

在有人公然鼓吹“一切向钱看”、“为个人主义正名”,诬蔑“大公无私”时,作者分别撰文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驳斥。文章指出:“一切向钱看”实际上是货币拜物教的别名,它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针对那种认为“一切向钱看”当然不对,但“向钱看”还是正确的观点,作者指出,这两个口号都是把“钱”作为追求目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从形式逻辑来看,“向钱看”虽然省略了“一切”这个全称量项,但仍然是全称判断,二者并没有什么数量和范围的差别。有的文章深刻分析了“大公无私”的阶级属性,认定它是无产阶级本性的体现,决不是什么剥削阶级的口号。至于“为个人主义正名”,作者指出,这决不是什么“观念更新”,而是观念复旧,它是企图用个人主义来对抗集体主义,否定集体主义。这些文章在当时和今天,都是共产党人的正气篇,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各种理论观点和人生态度正发生激烈的碰撞。时代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理性、勇气、党性。高为学同志这一论文集的出版,是对时代呼唤的回声。相信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从中得到教益。

标签:;  

为文本倾诉心声--读“哲学热点新论”_毛泽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