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探讨论文_潘然

关于如何做好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探讨论文_潘然

潘然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 221008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现状,对轨道交通设计管理的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希望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所有帮助。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改进建议;

设计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设计管理作用,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投资效益和运营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1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工作的特点

1.1设计内容具有繁杂性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结合城市交通发展的具体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和便捷的正常生活。另外,轨道交通设计还需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由此可以看出,轨道交通设计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繁琐性。

1.2沟通协调难度大

在轨道交通设计过程中,为了加强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设计人员需同水务局、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及时的协商和沟通,以确保后续建设的顺利开展。不过由于协商部门相对较多,使得其中存在着较多问题,拖慢了设计工作的进度。

1.3专业系统较为复杂,存在问题较多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涉及到土建、消防、电力、通信等多专业知识,复杂性较高,接口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问题出现的概率。为此,设计人员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还需在设计工作开展前,对涉及的接口问题进行有效梳理和明确,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在施工前,要与施工人员进行及时沟通,让施工人员了解设计重点,以提升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效果。

2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管理的具体措施

2.1设计合同管理

总承包单位需要协助业主共同完成分包设计单位的相应合同管理工作,并组好台账记录;对分项设计单位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合理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上报和解决;按照合同规定要求调节设计单位存在的分歧,对于超出工作范围内的事项需及时进行补充协议的签署;对合同中相关费用的支付情况予以跟踪和掌握,并将费用收缴情况及时上报给业主。

2.2分项设计单位职责

按照合同规定条款开展相关工作;安排专人进行合同台账的记录和管理,并定期进行台账的核对;让业主和总承包单位制定相关设计标准,保证设计与实际要求相符合;按照合同规定日期进行设计费的申报;明确设计内容,对于超出范围内的工作要及时上报并签署相应的补充协议,减少纠纷的产生。

2.3设计人员管理

1)请假管理

按照合同管理相关要求,总承包单位和分项设计单位在工作开展中应尽可能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无特殊情况需尽可能减少离场情况,如有事外出,应安排相关人员代替其值班,并提交完善的请假手续,以免影响工作的开展。对于时间较短的请假现象可以提前一天提交申请,审批通过后方可离场;如果时间较长,则需要向业主办理书面的请假手续。请假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返回,一旦超过,总承包单位需将其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上报审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未办理请假手续私自离岗的情况,业主和承包单位应给与严厉的处罚。

2)人员调整

首先,对于不满足设计要求或者存在特殊情况的人员更换时,设计单位需要出具明确的调整手续;其次,在人员调整过程中,要填写详细的人员调整表,并注明调整原因,替换人员的资格证书和详细资料,待承包部门和业主的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调整作业;再次,在审批通过后,申请单位应做好相应的交接工作;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更新人员管理台账,上交业主备查。

2.4设计计划管理

设计计划管理包括了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工程实施设计等内容,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要求开展合理设计工作。总承包单位在受到工程总策划内容后,需在一个月时间完成设计进度计划相关内容的编制、审批工作。并在审批完成后,下发给分项设计单位备案。

3设计质量和会签管理

3.1设计质量控制

设计策划

1) 总承包单位负责制定完善的设计策划方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控。同时在设计内容中,对于工作接口的连接情况予以明确表明,以加强工作之间的衔接性。

设计输入

2) 设计输入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其包括了国家的政策法规、合同内容、业主需求、施工中涉及的其他项目建设资料、技术管理文件以及联系部门等多方面内容。在设计输入前,总承包单位需要进行资料数据的全面收集,为设计开展提供充足支持,保证设计的稳定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同时在资料收集完成后,还应将其下发给分项设计单位,明确整体设计思路和要求。分项设计单位在接到资料后,需对资料内容进行核实,确定无误后进行妥善保管,为后面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设计文件审查

3) 设计文件需经过逐层审查,确保其合格后方可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一旦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文件存在不完善或者缺陷等问题,应及时退回,重新递交审查申请。在设计文件修改环节,如果分项设计单位同审查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两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如果意见无法得到统一,则需要总承包单位介入,进行有效调节,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3.2会签管理

会签是在设计文件和图纸完成后,进行审批审查的过程。在会签前,分项设计单位需开展会签人员上报以及内部会签工作,保证设计提交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符合会签基本要求。之后,按照进度计划的基本要求开展会签图纸的审查工作。总承包单位在收到会签图纸后,应该做好相应的标记、存档,并在规定时间内开展会签工作。一般情况下,会签工作会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在总承包单位会签结束后,将其上报给上级部门进行二次会签,直到相关部门全部审查完成后,方可完成会签工作。

另外,在总承包会签工作完成后,分项设计单位需对其给出意见进行回复,在确保意见一致后,方可开展后续会签工作,确保设计内容与业主要求的相符合。如果在会签过程中,存在因重大事故造成的土质变动问题,则需重新开展图纸会签审查工作,并将原文件进行保存归档。各部门对于会签中存在的问题需予以积极的解决,以确保设计内容的规范性、合理性。

4设计巡检和立绘制度

4.1设计巡检

巡检工作有业主、设计咨询、总承包单位合理开展,巡检人员提交相应的巡检记录表,总承包部分编写巡检报告。在巡检前,总承包单位需要下发通知,分项设计单位填写报告材料。设计巡检报告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下发,由总承包单位对设计巡检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协商解决。通常情况下,巡检工作每月举行一次即可,不过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巡检次数。

4.2例会制度

设计例会的召开要求总承包单位和分项设计单位共同参与,且其召开次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调整,以增强轨道工程建设的合理性。设计例会的主要内容有:工作信息进展情况和巡检结果、上期例会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设计计划执行情况、相关问题解决情况、下阶段工作内容布置以及其他内容的讨论。且安排专业人员记录例会相关内容并进行存档。参与例会各方人员因特殊原因无法参与的,需及时上报并安排相关人员代开,并做好相应的会议记录,明确掌握轨道工程建设情况。

5结语

如今,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并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且逐渐向着集成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设计管理模式并无优劣之分,而是需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规模、发展阶段、资源条件进行合理选择,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轨道交通设计效果,促进城市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建设.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管理思考与研究[J].浙江建筑,2017(5).

[2]周焰团.如何开展轨道交通设计总包管理工作[J].建材与装饰,2017(5).

论文作者:潘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关于如何做好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探讨论文_潘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