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_英语论文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_英语论文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积极作用论文,因素论文,情感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十分重要。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学习者必须整体投入。因为语言和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紧密的联系而对学生学习外语,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情感因素涉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教师又能对学生施加什么有效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有什么内在动力?而教师又能否提供什么外部动力?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否了解?还有其它一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就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下列几点是可以做到的。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为学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学生,又肯定会顺应老师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无论在课内课外,都能表现出深厚的感情,而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更为集中一些。为了创造一种语境,教师要注入感情,课堂上的语言操练才能自然和谐。

1.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

上一堂英语课,教师一进入课室,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就开始了:彼此自然地致以亲切的问候,用英语“寒喧”一会儿。接着,教师可能会说这样的一些话:"Last Saturday afternoon,I heard the studentsshouting excitediy in the playground.what were youdoingthere,wei Fang?"

被问到的这名学生和教师便可能用英语作下面的交谈:"We were playing football there.""I see.And did your team win?""Yes,we did.Four to three.""Ah,it's a close game ,isn't it?Congratula-tions!And now,Wei Fang,ask Zhao Wen what he was doingyesterday morning."

不难看出,教师在堂上和学生这样谈话,其实是在引导学生复习英语句型"sb.was doing sth."但他利用情景,输入感情,进行交际,表现出关心、友好、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想象,这堂课的复习提问,讲授新知识,或开展其它各种有趣味的活动,一定能使学生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再加上其它多种教学手段,就能使学生进入交际角色,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处于最佳交际状态。

课堂上的语言操练,教师要是能做到因材施教,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学生的心态就可以平衡。对于学生来说,参与操练,是表现自我的机会,每成功一次,都会增加一分信心。学生总会有优、良、中、差之分。要想使每个人都能参与,而且都能成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作周密的安排,对学生“量材使用”。办法之一就是把较难的问题分配给优秀学生,让他们经受更多的考验。这对他们来说是值得的。然后把较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由于这是他们力所能及之事,他们也能顺利完成。例如在教“打电话”这段英语对话时,可作这样的安排:

Teacher:Excuse me,may I use your telephone,Tom?(Tom是班上中下生之一)

Tom:Yes,certainly,Here it is.(只说"yes"也行)

Teacher:Thank you.(模拟拨号) Hello!May I speak to Jane?(Jane是班上的优等生)

Jane:Hello!It's Jane speaking,who's calling,please?

谈话可以继续。然后进一步操练。有时也给中下生一些难度稍大的问题,但总要使学生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才能培养起信心来。如果故意刁难学生,或者厚此薄彼,必然会导致害羞、惧怕、怨恨、愤怒等情绪,智力受到抑制,感情上形成障碍,教学很难取得成功。

2.课外活动的情感交流

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竞赛和课外活动,也能有效地进行情感交流。集体荣誉和责任感对个人的心理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班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多数是英语学习和课外活动的骨干。他们担任英语科代表,学习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其他同学进行早读、背诵、出版英语墙报,设计、组织各种英语竞赛和课外活动。这些骨干分担一定的任务,受到老师的信任。责任感强的,有的能起到老师不能起的作用。例如有些中下生由于羞怯,不大愿意接近老师,却乐意接受同学间的帮助。同学间的感情总是比较容易沟通的。这时,只要教师给骨干布置任务,他们就能带动中下生,全班的“学习网”就建立起来了。学生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往往因感情上愿意和全班同学融为一体而和集体所持的态度相一致。集体的温暖就是这样的熏陶着每一个人。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力

动力是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也可说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追求知识的愿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现在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目的就是为了升学,看看能否考上重点高校,最好是什么外贸、外语这类的“吃香”专业,将来从事涉外工作,这种愿望是好的。于是就有了学习动力。有人把学习外语的动力分为两种:“融合性动力”和“工具性动力”。具有融合性动力的人是想通过学习英语从而成功地“融入”英语社会中。而具有工具性动力的人则把英语作为一种获得其它利益的工具来掌握。尽管两种动力并不相同,但也并不互相排斥。事实上,学生学习英语也可能两种动力兼而有之。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劲头,教师就要努力去激发这种情感因素。

1.尽量满足学生成就的需要

任何人做任何工作,都有成功的欲望。学生学习也是一样。成功是诱发内部动力的最强烈因素。学习英语是不容易的,只有苦练才能成功。但也正因如此,学生学习稍有进步就能显露出来。而一旦有了进步,立即就要给予鼓励。堂上的语言操练,学生完成得好,教师应加以夸奖;平时测验,学期考试,学生一有提高,马上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反馈给学生。特别是原来基础较差,但经过努力成绩显著提高的学生,应当树为榜样。当然满足学生成就的需要,不是盲目地近求高分,也不是无原则地去“哄”学生。相反,要做许多细致的思想工作,包括利用课文内容,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过去的和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都有许多含有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等内容的短文或对话。例如有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国王请一位画师绘制一幅骏马图。画师花了一年的时间苦练技艺,然后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完成一幅伟大的杰作。这个故事教育学生:成功来自勤学苦练。

2.尽量使学习与学生将来的生活目标联系

中学生学习英语,实际上也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就是为了升学,也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而当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目标有联系,而且也符合自己的志趣时,学习动力就会加强。广州是我国的南大门并将要建设成为国际大都会。各行各业,甚至各级机关,英语正越来越多地使用着。教师可以用许多直观的手段教育学生学好英语。例如可以选一些报纸上用英语刊登的广告或招聘事给学生读。如有机会,则可让学生接触外国人士。当他们试图用有限的一点英语进行谈话并发觉交际成功时,学习动力将会大大地增加。

三、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屏障

由于目前英语语言环境仍不算好,中学英语课学时不多,要迅速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技能是不容易的。因此在学生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抑制与焦虑的心理。这是一道阻碍语言信息输入的心理屏障。当然,适度的焦虑有时可以使学生(特别是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奋发图强,增加学习的动力。但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则往往适得其反。为了降低学生的心理屏障,除了上面所说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与学生沟通感情之外,具体到一堂课,也应有具体的措施。在语言操练中,尽量运用正面评价,就是一个办法。学生做对了,教师说一句:"Good!""Very good!"学生心里可能想的是:“我下次会做得更好。”有的学生慌忙中答不上话,教师也不必马上叫别人,而应再给一次机会:"Try,please。""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或说:"will you think it over again?" 经鼓励,学生一般都能作答。就算实在答不上,或答错了,也不必苛求,不应责备,反而要安慰:"Don't worry!""Take it easy!"因为学生没有答对,心里已是十分惶恐不安。这时再用严词厉色,或尖酸刻薄的话去伤他的感情,那些自尊意识较脆弱的学生便越来越缺乏信心。实际上在语言操练中,教师不应当,也不可能事事处处求全。学生出些差错,也不影响语言操练。情感因素比语言知识教学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减少“监察意识”,提高“模糊容忍度”。个别音素发音不够准确,某些语法上的错误,都在“容忍”之列。通过正面引导,逐步就能改正。总之,对学生在语言操练中犯的错误,“开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是降低学生学习英语心理屏障的办法之一。

英语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掌握英语语言技巧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倾注的“爱”是关键。有了这分爱心,教师才能不断地对学生施加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时,教师应当给予足够分量的外在动力。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外因去促使内因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动力交互作用协调一致,必定能为英语教学的成功铺平道路。

标签:;  ;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