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_创新论文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_创新论文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高素质论文,最终目标论文,高校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40-011 文献标识码:A

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历来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高等教育的归宿。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表明,教育的成功在于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做出贡献。因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要确立在能够适应时代要求这一基点上,不断调整其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取决于知识和技术创新。农业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10%;工业经济时代后期达到40%;而知识经济时代将达到80%以上。江泽民曾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从现实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和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被视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手段。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之上的经济。所以,知识创新的速度和水平就成为知识经济增长的先导和基础。江泽民曾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江泽民的一系列讲话指明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弱,最终取决于国家占有创新人才的多寡。为此,我国《高等教育法》已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蕴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培育一大批创造型人才,这既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根本依据。

二、创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

“行”的基础是“知”。概念不清楚,目标的设定、培养的过程都无从考虑。因而,有必要对“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中有关的概念进行探讨。

“创新”一词作为知识经济新时代的特征体现,在《辞海》中尚无准确定义。国外创新经济学家对“创新”的涵义有一个界定:创新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因而,创新不是“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也不同于一般的发现和发明。因为创新不是事物本质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认知,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并一定要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的活动。创新的过程是创造或执行一种新方案,目的是达到更高的经济或社会效果。早在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时就指出:发现是知识的新的增加;发明可以取得专利,但不一定能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所以,从知识经济角度来看,发现和发明活动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而创新则表现为知识创新。以经济和社会利益为目标的创新才是目前世界各国理论界和政府政策制定者主要关注的对象,因而也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依据。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创新能力就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素质”的社会学含义,是指人后天造就的多种能力的总和与统一,是指一个人通过教育、实践、内化而形成的综合品质或主体性品质。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应具有以下主体性品质:热爱祖国、崇尚科学,道德高尚、忠诚守信,敬业好学、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勇于拼搏,是一个自强、自信、自重、自省的人。这些主体性品质作为非智力因素,对一个创新人才的成功却起着主导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创造性体现在人才身上,表现为人的一种特质和与众不同之处。创造性是相对于适应性而言的,适应性强调的是客观,主观要服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其带来的效应是稳定和保存现状;而创造性强调的是主观,以主观性突破客观现实的局限性,其带来的效应是发展。创新人才的特质体现为几种关键能力,如方法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能力等。方法能力具体表现为: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独立选择能力,敏捷观察、活跃思考、丰富想象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具体表现为:社会交际能力,应变适应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

创新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发展个性。因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特质是与众不同的个性。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如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独立的人格等,有利于取得创造性成果,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许多学者认为,由独立性到创造性是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遵循这一培养规律的条件是,教育必须允许和鼓励个性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营造一种鼓励冒尖并容忍错误的宽松环境,适应创造的自由、平等、正义的氛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中增强真善美的内化,在追求真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改革高校教学方式

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而,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

1.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

要把“以课本、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制度缺陷,导致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基本上是顺应于模仿性学习,服从性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教学方式及应试教育、狭窄的专业教育等,把学生捆在课本上,围着教师转。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就既要引导,更要服务。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创造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创新能力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撕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头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议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如此入微的观察与切入实际的思考,非基于“学生为中心”是不可能的。陶行知先生自身的体验如他自己所说:“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严谨,而西方却教会了我创新”。这两点十分重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注重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而要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把“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

2.转变教学目标

要把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的知识的教学目标转到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上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有两大特点:一是积累多,知识量大,多得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二是增长快,发展快,快得千变万化,日新月异。面对这种现实,教学应尽可能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掌握比较和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通过比较,了解什么是最重要的,并力求把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强化素质和功底。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要想不断掌握有用的知识,就要“学会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独立选择和比较的能力。学生的独立选择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重要的。压抑学生的选择或学生不会选择,势必殃及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而兴趣和追求是创新的动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真理的强烈兴趣和追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要素。因而,认真分析和归纳学生的选择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根据;引导学生去探索和追求自我选择是激发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教学相长的动力;而学生在“学会学习”的独立思考、应用知识、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充分发展个性,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使教学真正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最高境地。

3.转变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

要把侧重基本知识考核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到侧重应用知识能力考核的教育评价体系上来。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学方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模仿性学习的传统教育是由侧重基本知识考核的教育评价体系决定的。在这种教育评价体系下,对知识的记忆量多少决定分数的高低,考试的高分又是教、学优良的唯一尺度。然而,许多考试高分的学生,当遇到问题时,一旦课本上没写,老师课堂上没讲,就一筹莫展,不知所措,根本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开拓创新勇气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应以学生是否能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创新为根本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这种考核体系将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工读结合”、“研读结合”,把自己对学科知识的选择与将来要从事的社会职业建立起实际的联系,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地联结。拓宽知识面、锻炼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科研任务的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开发创新思维灵性,培养创新能力。因而,侧重于应用知识能力考核的教育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标准,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题量,增加思考、分析、讨论、个人独立见解的考题量,并增加部分实践能力(如外语的听、说能力,文科的写作表达能力,工科的解决生产及科技问题能力等)考察。以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侧重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度(而不是量)”、“自我学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度”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度”。

4.优化高校师资队伍

要把封闭式的师资终身制转到竞争式的师资流动制上来。教师是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在新时代改革高校教学,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师资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我国目前高校师资管理体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师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许多高校的师资主要来自本校毕业生计划选留,少量来自毕业生按计划分配,其他渠道的人才基本不能进入高校师资队伍。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师资尽管相当多来自高校,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严格奉行着一条原则:即不从本校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中直接聘用教师,以防止由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导致狭隘的学术派系,影响知识创新的步伐和育人的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法》已为教师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从1998年开始实行了特聘教授制度,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进入高校教师岗位。这项制度打破了常规,为高校人才的正向流动创造了条件。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高校设立特聘教授岗位,以竞争方式精选上万名骨干教师列入其中,为优化高校师资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我国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杰出人才匮乏及一般人员过剩、队伍不稳、流动不畅等困境。由于在管理体制上高校用人自主权较小,招聘优秀人才比较困难。相反,优秀人才从高校流向社会却较多。要建立一支适应社会要求的,能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命的合格师资队伍,首先就要改革高校人事制度。要建立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增长才干和脱颖而出的机制。对那些高水平、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师要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加大资助力度,给予特殊荣誉和奖励,鼓励和支持冒尖;对不合格的教师坚决解聘。另外,允许高校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市场的法则,以优厚的待遇在国内外选聘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加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步伐,造就、扶助和聚集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保证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收稿日期:2000-03-13

标签:;  ;  ;  ;  ;  ;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_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