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论文_程兰辉,段恒瑶

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江北区 400021

摘要:目的 研究银屑病应用积极心理治疗对病人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银屑病病人60例,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病人(n=30)和观察组病人(n=30),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积极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病人采取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比两组病人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抑郁、焦虑、社会回避及苦恼情绪方向,观察组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银屑病病人采取积极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及行为的影响,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关键词:银屑病;心理治疗;心理状况;行为影响因素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鳞屑性皮肤病[1],一般病程较长,以青壮年较为多见,对病人身体及精神状况影响较大。临床表现主要以红斑,鳞屑多见,全身患病时以头皮,四肢伸侧常见,多在冬季较为严重。银屑病的病情变化与病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心理压力密切相关,如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对机体疾病的认知水平,银屑病发病、皮损加重及复发率具有重要影响。作为与精神相关疾病大多数病人具有顽固难治的特点,造成病人出现消极、悲观甚至产生自杀心理,易对病人健康产生影响,积极心理治疗就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理论化指导病人,因此研究银屑病应用积极心理治疗对病人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60例银屑病病人,按照随机排列法分成对照组病人(n=30)和观察组病人(n=30),对照组男有18例,女1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0.5±2.2)岁。观察组男有20例,女有10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3.5±3.2)岁。两组病人在一般情况(患病年龄、性别、)都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包含(1)进行宣教疾病知识如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护理措施等,让病人充分了解疾病病程及治愈难度。(2)制定饮食护理计划,如严禁病人吸烟或饮酒、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3)嘱咐病人开窗通风换气且穿着纯棉宽松内衣,做好皮肤护理,如鼓励病人勤洗澡,用中性肥皂,同时注意勤换洗,冬季至少每周2次,保持皮肤清洁。(4)指导病人病人正确涂药,了解药物治疗如服用阿维a是依曲替醋的代谢活性酸,属第二代芳香维a酸类药物,是免疫药物,而不是激素药物,阿维A胶囊时注意多饮水,防止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关节酸痛等不良反应。应用此类药物治疗前注意检查肝功能,避免饮酒。(5)积极鼓励病人及安慰病人,树立病人治疗疾病信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积极心理治疗,(1)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疾病实际情况,择取对待病人态度。(2)以病人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有效记录哪些因素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3)医护人员给予病人适当鼓励安慰,使病人正确看待疾病,积极面对疾病,促进早期康复。(4)进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改善心理治疗方式,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每周最少2次,每次30-40min,依据病人病情,进行最少3周心理干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焦虑、抑郁、社会回避及苦恼情绪评分,研究积极心理治疗临床疗效。抑郁、焦虑评分标准:采取国际公认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抑郁、焦虑症状进行分析,以50分为临界值,分数越低,状态越好。社会回避及苦恼情绪评分标准:采取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SDA)进行分析,分值范围在0-28分,分数越低,状态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

两组病人管理前SAS、SDA评分无明显差异,管理后观察组SAS、S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管理前后SAS、SDS情况比较(±s)分

2.2 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比较

管理前两组病人社交回避及苦恼情绪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情况比较(±s)分

3 讨论

银屑病临床特征对病人生活、社会活动易造成损害,有着明显外在影响,皮肤呈大量脱屑、银白色鳞屑或有脓胞样变形,使病人产生自卑心理,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愿见家人朋友等,长此以往,病人病情呈持续性加重。

研究表明,临床常见银屑病可分为以下类型如寻常型银屑病、脓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目前银屑病病因模糊不清[3],诊断时可根据疾病的临床症状、皮损特点、好发部位及患病季节等进行判断,由于银屑病是一种长期慢性复发性较高疾病,故临床治疗时有一定难度,因此给予病人药物治疗时,尽量使用外用药物,观察用药反应,避免长期用药,而引起不良反应,且治疗的同时积极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活动,有效树立病人自信心,使病人看到自身长处,在社交方面的优势尤为重要。从心理护理方面进行干预,消除病人心理负担,可有效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本研究表明,对比常规诊疗施行积极心理护理在银屑病人中的作用明显较好,使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安全感。

综上所述,银屑病人采取积极心理治疗对病人心理状况及行为影响效果显著,临床可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2):11+16.

[2]陆茜,袁红英.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7):147+152.

[3]周晶.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7):198.

论文作者:程兰辉,段恒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积极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论文_程兰辉,段恒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