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胸外科 江苏徐州 221009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肺癌病人围术期中的作用。方法 将92名我科老年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检查患者术前肺功能、术后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结果 术前1天观察组患者的VC、MVV、FEV1、FEV1/ FVC四项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SaO2、PaO2、PaCO2 结果由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呼吸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的PaO2和SaO2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老年肺癌;肺功能;并发症

老年肺癌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受限,再加上大多数老年人本身机体呼吸功能低下、肺活量降低,并且随年龄增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功能差,给手术增加了危险性。胸部手术又直接涉及呼吸循环系统病理生理改变,患者术后由于创伤疼痛、胸腔内积液、积气等因素限制了呼吸运动,使病人呼吸短促,潮气量和有效通气量减少,氧合明显降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1],因此老年肺癌病人围术期内呼吸功能的训练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影响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2]。现回顾性分析我院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老龄肺癌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患者来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本院胸外科,共92例。男性51例,女性41例;年龄60~72岁(平均65.8岁);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无其它肺部手术史。应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年龄、性别、营养状态、肿瘤类型及术式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统一在术前一周开始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在患者手术前先明确交代手术的风险,并要求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使患者学会如呼吸动作练习、翻身、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训练

①呼吸训练。深呼吸:指导患者用鼻做缓慢深吸气,在吸气末停1 s~2 s后用口缓慢呼气,每分钟8次~10次,每日2次,每次5 min。腹式呼吸:患者全身放松,一只手放在腹部随呼吸运动起伏.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加强膈肌运动,以增进肺泡通气量,缓解缺氧[3]。②有效咳嗽训练:指导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深吸气后屏气3s~5s,再用力咳出。每日3次,每次10~15个回合。避免只用喉部震动引起的无效咳嗽。③吹气球训练:选择合适气球,容量800 ml~1000ml。尽力把肺内气体吹入气球,直至吹尽,每次训练3 min~5 min[4]。④深吸气仪训练:采用微型深吸气仪,指导病人正常呼气后,将嘴唇对准吸气管口,开始缓慢平静吸气,此时可见第一圆柱内的指示片浮向顶板,随着吸气,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指示片浮向顶板。嘴唇离开吸气管。正常呼气,此时上浮指示片自动回落,恢复原位。10次~16次为1组,2 h~4 h训练1组。⑤增强体质训练:指导患者做上下楼梯运动,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准.每日2次;每天早晚室外散步200 m。

1.2.2 术后训练

①促进排痰:排痰前轻叩病人背部,先用毛巾盖在叩击部位以保护皮肤,护士一只手扶持其肩部,另一只手曲成杯状,腕部用力,力度适当,避开切口、脊柱。由外向内、由下而上叩击背部,频率100~120次/min[5]。鼓励病人先深呼吸几次,然后浅咳,将痰咳到咽喉部,再用力咳出。②呼吸指导:从术后第1天开始,常规氧气吸入。护士双手放在病人胸廓两侧予以辅助,嘱其按口令进行深吸气长呼气。开始每5次1组,每日进行2组,随体力恢复逐渐增加至10次1组。③合理体位、早期运动:当患者术后要协助每3小时翻身1次,通过改变体位及翻身,来改善血流比例/肺的通气,加强气体交换。麻醉清醒后,及时协助患者取舒适半卧位,活动四肢。通过转换体位可使胸腔扩大,肺容量增加,膈肌下降,有利于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叩背排痰时,协助其取坐位,身体稍前倾,利于痰液的排出。拔除胸腔引流管后,要尽早下床活动,改善通气功能[5-6]。

1.2.3观察指标 病人手术前1天进行肺功能检查,术后第7天检测血气分析。出院前统计并发症发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均值±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则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术前肺功能

术前1天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VC、MVV、FEV1、FEV1/ FVC四项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 1)。

3.讨论

老年肺癌患者呼吸功能受限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①开胸手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肋间肌和膈肌的切开,使病人肺通气泵作用严重受损;术中对肺较长时间的挤压牵拉所造成的损伤及术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增多[7];②老年人由于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呼吸肌群的肌力减退、肺泡囊、肺泡管和肺泡扩大而导致肺活量减少[8],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增大。随着年龄增大,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也降低,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气道分泌物易于滞留;此外,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退,杯状细胞增多,分泌物增多,黏稠度高[9-10];③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呼吸功能受限。患者呼吸功能受限会直接影响血液中SaO2、PaO2、PaCO2等相关指标,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同时还会影响患者肺内一些灰尘、痰液等杂质的排除,易诱发感染[11]。所以,老年肺癌病人围术期内呼吸功能的训练十分重要。本研究中,纳入对照组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1天肺功能、术后第7天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术前的综合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此外,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因而围手术期的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呼吸相关并发症。

综上所述,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开阳,古群英,洪滔等.围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术后恢复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72-74.

[2].付孝梅.为老年开胸患者进行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预防其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8):129-130.

[3].黄琼珊,黄少兰,李咏梅等.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4,(19):4211-4212.

[4].利琼.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胸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EJ].现代护理.2005.1l(17):1421.

[5].王红梅,杨长刚,葛春燕等.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食管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20):1813-1814.

[6].伟新.外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0—421.

[7]韦桂花,饶和平,徐铁峥等.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肺袖状切除术患者康复影响的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8):942-943.

[8]郭莉.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与护理[C].//第15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248-249.

[9]刘茜,湖佩琳,翟文佳等.呼吸功能锻炼仪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0):31-33.

[10]曹雪.浅谈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3):327-329.

[11]安萍,张娇.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0):119-120.

论文作者: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