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身心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论身心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论人的体脑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以往不少教育论著和教科书一般都是从“劳动”的角度去考察、分析和表述,并几乎一致地认为:那种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手脑并用,即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人,便是全面发展的人。对此,我们持有不同的看法。

如所周知,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而片面发展又是与社会分工齐头并进的,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社会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间的分离和对立。使工人成为活部件而并入了死机构,为训练某一单调的操作技能,迫使其它肉体与精神的能力都成为牺牲品。志趣与才能受到压抑,肌体与健康遭到破坏,导致了生理与心理上耸人听闻的片面化、病态化、畸形化。至于剥削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也受着恩格斯所指出的那种狭隘知识、政治近视和职业局限性的奴役,其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同样是片面的、空虚的、畸形的。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该是身心两方面的全面发展,即体力和智力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需要指出的是,决不能把这里的“智力”同教育学上与”智育“和”智慧“有关的智力概念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能把它与人才学上常讲的“智力开发”和“智力测验”中的“智力”概念等同起来。确切地说,这里的“智力”是广义的,它包括人的“心”的或精神能力的三个方面:真、善、美,即人的知识、德性和审美情趣等。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可以概括为体力、智力和德性(包括着美)的三个方面综合完善的发展。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说,在许多场合都基本上是从这三个方面加以阐释的,因此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同人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是完全一致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我们知道,任何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都总是毫无例外地根据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需要,对其成员在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两个基本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共产主义的社会是全新的思想体系,是以每个人的完全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较高的社会形态,它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去创立和建设。显而易见,这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憧憬和预测的“全新的人”,不仅要能够适应新的生产力,而且要能够顺应新的生产关系,其基本结构应该是而且必须是具有身心两方面,或具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体力、智力和德性。由此分析可见,不从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而只是简单地把全面发展的人定义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人,显然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的。

有人说经典作家并末把道德列入人的全面发展之中、事实并非如此。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里就已包含着人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思想;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搞》中又提出个体是社会的存在,“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则更明确地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又进一步论述道:社会的“新人”,在思想上必须“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后期,经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和本质特征描述得更加具体。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曾高兴地指出: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对于工厂工人在体力、道德和智力方面引起的非常良好的后果……现在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了”。①在他所拟订的“收集关于工人阶级情况的统计材料”的十一条“调查大纲”中。“道德状况”便是其中一条。②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曾谈到,他之所以“相当详细地考察了英国城市工人的生活条件”,其目的就是要“来看一看,生活在这种条件下的工人本身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在体格方面、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的面貌是怎样的”,并且指出:工人不仅在身体和智力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摒弃和忽视。”可见,经典作家不仅没有忽视道德,恰恰是非常重视道德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仅仅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而不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人 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和论述的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新人”。即便是就“劳动”而言,马克思指出,也应该是“在体力、健康和精神的正常状态下来劳动”。③

可见,要科学地、确切地阐释和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把人既看作自然实体又看作社会实体,既要从作为一定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人的劳动能力来揭示人的发展,又要从作为一定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道德面貌来揭示人的发展,即“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④因为我们讲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⑤这种人的生存与发展,显然不仅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而且必然要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有机相联的人的生理与心理的综合,是融洽相依的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的统一。况且,人不仅是存在中的客体,而且是活动中的主体,他是有意识有目的、受一定道德信念和情感所影响与支配的活生生的个人;作为客体,他又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和社会存在。在阶级社会中,“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经典作家论述并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使这一学说偕同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逐步形成而渐趋深入。伴随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愈益明确而愈加深刻。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包含新人要适应新的生产力状况的观点,也包括新人要合乎新的生产关系要求的意见。就此而言,全面发展的人就不仅要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手脑并用”地从事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进而不再受某一固定不变的工具、工序、工种的束缚和羁绊,克服形形色色的各种局限性;更重要的是,还要用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觉悟和道德审美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从而使劳动转化为创造、性欲转化为爱情、感觉转化为审美、本能转化为道德、确实成为“全新的人”。如此看来,那种仅仅以“生产力”的角色出现,仅仅在“劳动”方面“体脑结合”的人,不是明显地黯然失色、大大地相形见绌了吗?!我们认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在某种意义或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全面发展的“新人”的一个基本标志和要求,但若把它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部,把“全面发展”与“体脑结合”等量齐观甚至相提并论,显然还有商榷的余地。纵观人类发展史,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总体说来基本上要经过“结合—分离—结合”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展过程。但这个过程绝非同义反复。如所周知,原始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各尽所能、自食其力,因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是自然而然地融于一体,有机结合并在生产劳动中得以和谐统一的发挥和发展的。尽管这种结合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智慧尚未开化的蒙昧状态下的原始的结合,但,它毕竟不是分离和对立。如果我们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就会把这种在初级的劳动形式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人,也算作是全面发展的人,这当然是不确切的。这种在大自然面前束手无策、被动无能、完全沦为自然奴隶的地位的原始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科学预测和理想的成为大自然主人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地位相比,是绝对不可相提并论的。那种把原始社会美化成人类的“黄金时代”和所谓“幸福的童年”的片面观点,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更是切中要害地指出:“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己之外的社会的权力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空虚之中。也是可笑的”。⑦尽管我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图景还不十分清晰,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信无疑:“共产主义……决不是返回到违反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⑧

也许有人说,我们讲的全面发展的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是指在现代社会生产上的结合,那么,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日趋明显、愈益突出,是否可以说在这样的国家里也能够造就出全面发展的人呢?当然不能。诚然,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上的迅速广泛应用,尤其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自动化以及机器生产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挖潜、改造、革新的需要,确实使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及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现代企业中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工人”的数量与比重愈益增大,甚至超过了“蓝领工人”。他们在某些领域内的技术水平已超过一般技术员或相当于工程师。但是这种人,仅仅是以“生产力角色出现,仅仅是在“劳动”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他们仍然不能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再生产的旧的社会分工这一桎梏、仍然不能在体力和智力方面获得充分、自由、统一、全面的发展,仍要“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近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束缚于这一专门技能本身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⑨更重要的,资本主义腐朽糜烂的社会制度和登峰造极的人吃人现象,使这种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得为其负苦卖力的“劳动者”、缺乏共产主义的道德信念和审美观点,而且深深地陷入了精神危机、道德沦丧的境地。在这样的社会里,“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建筑师要求发生大火使城市的四分之一化为灰烬;安玻璃的工人希望下一场大冰雹打碎所有的玻璃窗;裁缝和鞋匠希望人们只用容易褪色的料子做衣服和用坏皮子做鞋子,以便多穿两套衣服和多穿破两双鞋子”。⑩这就决定了他们不会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和理想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可能实现人的真正名副其实的全面发展,更不可能达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一言以蔽之。“在这里,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原始关系相矛盾的”。(11)当然,从资产阶级法律规定上看,“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切人──是有主权的人,是有最高权力的人”,但实际上,却是被“整个社会组织败坏了的人,失掉自身的人,自我排斥的人,被非人的关系和势力控制的人……”(12)由此可见,那种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看作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而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全新的人”也会自然地应运而生的观点,显然是不妥当的。

如果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把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标准,不仅不能准确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及其意义,而且还会导致实践上的失误,。过去就曾一度出现过强迫脑力劳动者去从事简单的甚至是原始的笨重的手工劳动,以实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手脑并用”的“全面发展”的蠢事。事实上,这是开历史倒车的做法。斯大林早就批评说:“有些人以为,可以在脑力劳动者、工程师和技师的文化技术水平降低到中等熟练工人水平的基础上,用稍许拉平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的方法来做到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这是完全不对的”。(13)

有人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难以企及、高不可攀、相距遥远而无现实意义的要求,这是不对的。马克思早就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14)全面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从质量上讲,它是由人的初步雏型的全面发展到高级成熟的全面发展;从数量上讲,它是由局部到全部,由少数人的全面发展扩充到多数人的全面发展乃至全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那时,人将是完美的,身体更为健美、谐调;举止更为文明、礼貌;心灵更加纯洁、崇高。“共产主义正在向这个目标前进,必须向这个目标前进,并且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不过需要经过许多岁月”。(15)

在我国,所有制关系已根本改变,生产力也将大力发展,这就为每个社会成员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认为,我们不能等待生产力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时再去考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如同我们不必等待中国资产阶级建立共和国后再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一样。我们已有条件从现在起就着手逐步培养初步的全面发展的人去迎接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到来。应该坚信:我们现在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来,哪怕只是一部分!尽管这部分人比起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的“新人”来说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然而,在辩证法看来,“萌芽虽然还不是树本身,但在它自身中已有树,并且包含着树的全部力量。”(16)

综上,人的“全面发展”与“体力劳动和脑力相结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或分离,当然与人的全面发展或片面发展有关,但,二者确实不是一个东西,不能简单的等同。我们说,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体力和智力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人,当然这种人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但,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却并非一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源于社会的“劳动分工”,因此它的结合是“劳动”的特点,并而非“全新的人”的全部特点。“全新的人”应该是体力、智力和道德三方面在人身上高度的完善统一。由此,把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有待商榷的。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第11页215

③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61页 31页

④⑨《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20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31页

⑦(11)(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9页.第485 页,10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5页

⑩《傅立叶选集》第3卷,第5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4页 。

(13)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第586页。

(15)《列宁选集》第4 卷,第205页。

(1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论第1页。

标签:;  

论身心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