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土地系统科学_科学论文

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陆地系统科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陆地论文,持续发展论文,理论基础论文,区域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对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持续发展深化的必由之路。区域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对地球表层(主要陆地表层)自然与人文各种要素的综合规律的揭示,即陆地系统科学。对持续发展广泛深入地研究既是地理科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也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持续发展区域持续发展陆地系统科学

如何进一步深化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并通过对持续发展的研究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是目前摆在地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995年末,就上述问题黄秉维院士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教研室陈传康、蔡运龙、王仰麟、许学工同志进行了座谈。以下就是这次座谈会上各位的主要论点。

近几年,中国高等院校多数地理系陆续改名,地理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也面临困难。在日本、欧洲大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没有出现此类情况,英国亦大略如此。但明显有三种趋势,第一种是许多分支欣欣向荣,与邻近学科密切结合,有些地理学家认为这是离心倾向。有一次英国地理学家协会召开坡地讨论会,与会科学家来自其它专业的反比来自地理专业的多。有一位地理学教授竟认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法论不同,不可能合二为一成为一门科学。代表第二种方向的人数比较少,他们认为自然与人文融合为一体,是地理学的核心,极力反对离心的倾向。第三种意见以Wise为代表,主张上述两个方向都应该听其自由发展,不必引以为忧。英国的情况在上述国家也同样存在,却没有引起多少争论。本世纪初期,在美国地理学界上,环境决定论曾盛极一时,后来受到严刻的批判。一个由此而来的副作用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道扬镳,自然地理进展迂迟,脱离了自然地理的人文地理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亦不多。据我所知,上述国家大学地理系毕业生就业都不困难。在英国,企业中需要不少与现有专业对口的人才而地理系毕业生可塑性比较大。在美国则地理系毕业生都受到过较好的地理信息系统训练,需要这种人才的地方也比较多。大学地理系改变名称很少,有少数事例如约翰福金斯大学地理学与环境工程系,其用意乃在于明确地表达该系的特点。中国大学地理系改变名称是为了吸引报考学生。1994年曾与陈述彭、章申一起讨论过,我们认为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但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探讨问题的症结。

从1983年起,钱学森就倡议建立地球表层学,后又倡议建立地理科学,其对象都是地球表层的自然与社会。地球表层学是基础理论科学,地理科学是应用理论科学。他说:“要科学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就必须认真地搞地理科学。”他的倡议曾使中国地理学振奋有加。但十多年来,实际进展并不显著,责任在我们,有必要考虑问题出在哪里。

无独有偶,在80年代,西方也打出两面旗子,地球系统科学和持续发展。1983年,美国NASA任命一个委员会审议该署的地理科学工作,5年工作提出一本报告,地球系统科学。主张将地球的大气、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大系统综合研究其中互相联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将重点放在几十年至几百年的时间尺度,在此时间尺度内,人类对自然施加巨大影响,自然变化又对人类施加巨大的影响。报告申明,由于委员会原来授权及成员专业的限制,所以未涉及有关经济、社会或政治因素,1992年NOAA组织22所大学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已明确地将社会科学纳入课程之内。这一倡议已为国际科学界多数人所赞同,联合国21世纪议程更认为地球系统科学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持续发展不是一个新名词,在1956年W.W.Rostow就已比较详细地讨论了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M.K.Toeba将1974至1981年所写论文28篇辑为一书,以《无破坏的发展》命名于1982年出版,其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的共43处。80年代使用此名词的学者很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及1992年联合国《21世纪议程》出版以后,探讨此问题的论著更加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可持续发展及地球系统的一些问题的重要性已为许多人所理解,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和在多数发达国家中都得到有力的支持,进展很快,但仍存在着好些未知数,薄弱环节更比比皆是,自然的综合漏洞不少,自然与社会的综合才开始起步(有一些多学科工作,真正的跨学科工作尚在孕育之中),现在处于开始萌芽阶段,与开花结果还有很大距离。

地球表层学-地理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持续发展战略在大体方向上依稀相似。我相信,经过一定时间后,必殊途同归。在传统的科学划分中此大体方向的性质与地理球学最为接近。所以,钱学森寄厚望于中国地理学界。中国地理学界心目中也期待国外同行在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要求,直至今天于实践中还未得到印证。我不能对此提出明确的看法,但认为有四点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1)将地球气圈、水圈、陆圈以至生物圈联系起来的想法在19世纪的地理学中早已产生,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亦已明确了综合研究现代地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过程的方向,并于1960年前后开始工作。然而首先提出地带性规律的是土壤学家,第一本自然地带专著出自于动物学家之手,建立生态学与生物地理群落学的是生物学家。地球系统科学脱胎于气候系统研究。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一再有人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将导致气温上升。“沉机先物,鉴远洞微”,却延至60年代中在夏威夷近海拔4000m处取得了好几年准确的持续增加的测值以后,才有一些大气科学家沿循经典气候概念,就此进行研究,久久得不到进展,乃逐渐转取气候系统的方针。即以大气为中心,引伸到其与海洋、冰雪、陆面、生物界的关系。我认为1979年标志着这一转变。其实转变已经历了不少时间,今天亦仍在继续。1979年在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上决定建立世界气候计划以取代全球大气研究计划,气候系统在有组织下加强进行。由二氧化碳而其它温室气体,而平流层臭氧减少,而南极冰体有可能大规模地崩裂,降水分布有可能朝不利方向变化,灾害性天气有可能增多和增强,无数不利与有利的变化有可能出现,有不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所有这些都是人为作用的结果又反过来对人类生存有无法承受的影响。所有这些在科学界中都有不同或相反的见解,大多数是缺乏有足够的依据可以否定的见解。科学界、社会公众、许多国家的政府、国际组织岂能无动于衷?与这些有关的科学认识及测试研究手段,比之本世纪初期、二战以前、60年代及其以前都有很大差别,气候系统研究得到强有力地支持,由大气科学起主导作用,带动海洋系统及陆地系统的工作,引致全球环境变化成为当代科学上的重大问题都是理势之所必然的历史行程。

(2)M.W.Mikesell指出:本世纪初期美国第一个地理系建立的时候,便宣称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人文地理学随即以自然环境来阐释美国历史,并致力于探索自然对各地、对人及其活动的影响。不久以后,便受到批评,并称之为环境决定论。他说今天来看有许多批判并不恰当。在20年代环境在地理学界中已开始从“环境主义”撤退,至30年代末更完全从研究中消失了。30年代,美国干旱、农业失收、风力侵蚀,人民对环境退化非常关切,政府建立土壤保持局,地理学家却正在批判环境主义,致力于地域分异,除W.-Thosnthwaite参加了土壤保持局外,几都袖手旁观。以后自然地理方面课程在大学地理系中逐渐成为学生的包袱,得到了学分,便如释重负,置诸脑外。在60年代,环境污染成为重大问题。地理学家由于自然方面的知识太贫乏,无法插手。F.A.Hase对此深表不满。我1978年访美时,被告知此一缺点才开始被纠正过来。气候学是在美国地理学不受重视的分支,对气候变化、全球环境变化的贡献可想而知。上述情况近来有一些变化,但显著转机不是短期内所能出现的。

(3)不少地理学家常常提到地理学是唯一的兼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R.B.Miller曾任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副主席、美国科学基金会社会与经济科学处主任,在此任内建立了全球变化人文领域计划,现在是国际地学信息网络财团的董事长和执行官,1994年她在AMBIO发表文章,讨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作。她引述了一些著作和在会议上的言论,申述协作的重要性,但着重指出协作的困难,并提出迄今还未见到成功的经验。她承认地理学、心理学都是包括自然科学的学科,却还未成为跨学科的科学。采用其它科学的方法或观点,不是跨学科工作。她列述跨学科的问题认为只有长期在一起工作才有可能克服种种障碍。我相信她的意见是对的。我自己在40年代大部分时代,也不得不经常涉猎一些社会科学和技术知识,也读一些书和文章,经常向巫宝三、吴文晖、孙拯、曹立瀛等请教,只懂得些皮毛。近几年间,有时也要和社会经济问题相联系。开会、访谈,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有些就不行了。如前两年研究坡地利用,要考虑经济效益。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从国民经济效益来衡量所拟考虑的措施,便自觉黔驴技穷。持续发展至少要看到50年,更不知如何是好。在同行中,我认识的人不算多,了解较深的更少。但从著作和谈话中可以见到许多人分不清光强、光照与日长时数、热量与温度,不了解国民收入有几种计算方法,不知道人均国民总值与国民收入作为人文指标差别何在。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跨学科工作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前述约翰福金斯大学地理学与环境工程系主任M.G.Wolman对我说:全系教师少于15人,知识面就不能保证知识的全面性,人太多就会分为小摊子,结合不起来。

(4)地球系统科学中大气基本是气体,海洋基本是液体,陆地由固体、液体、气体组成,生物界亦最复杂,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又最密切,从地球系统科学来看,这却处于落后的地位。

强调地理学的综合研究,一直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理系)的特点之一。我们这个专业过去从以土地利用的综合评价为核心的土地科学;到以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及区域开发与发展等应用问题为核心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直到今天的以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及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区域旅游开发和管理研究,都突出了综合研究特色。与此同时,我们还提倡自然、经济和人文的对应变换关系研究,据此建立综合地理学。

近几年,持续发展研究兴起后,北京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国内率先成立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联合了北京大学很多院系,组成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团体,并在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中国持续发展研究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其可操作性,即实现持续发展应如何起步的问题。实现具体区域持续发展的规划,必须包括三方面的考虑:即近期的可行性论证,中期的可靠性发展及远期的前瞻性预测。

落后或发展中地区的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如何拟定近期起步措施。这可以通过区域诊断和分析其落后原因,并通过区域形象策划(CI)而加以明确。在湖南省零陵地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造成其落后的原因主要是:①粤汉铁路通车,导致这里南北交通相对闭塞;②湘桂铁路长期以过境运输为主,未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③几次行政区划调整,都不利于经济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为零陵地区策划出“走向工业化的锦绣潇湘,正在崛起的湘南新门户”的形象,并提议改地区为地级市。在此基础上,确定近期起步的措施为:①建设湘桂工业走廊;②打开南大门,面向粤桂琼、港澳台,走向世界;③发展207国道食品工业和“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带”;④以旅游业为先导产业;⑤开放城镇人口,分步骤发展开发区。要实现以上起步措施,需要相应的操作性政策来保证。中期随石门至冷水江、邵阳、零陵,南延至梧州的铁路的修通,这里可望成为湖南新大门,促使锦锈潇湘全面工业化。远期修通梧州至云浮铁路,川湘直通铁路,地级永州市可成为珠海高栏港的直接腹地,并可成为四川出海新通道的过境区。

对地理学来说,持续发展研究可以分成全球的和不同尺度区域的两种。全球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共同任务,需要众多学科,尤其是地学各分支学科的通力合作为其提供理论背景依据;区域尺度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发成败与否的关键,也是地理学参加持续发展研究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当代世界可以分为落后、发展、发达及过发达四类地区,各自均有不同的持续发展问题。落后地区可以通过以工代赈,开展各种国土工程,促使当地人形成劳动致富的习惯。并可通过一些项目资助,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培养居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只有居民有了发展的要求,才能促进落后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变;发展中地区要利用低工资优势,发挥后发性加速效应,有效引进科技、人才及资金,发展适用技术,以出口和输出导向型的替代战略,加速经济的开发和建设。发展中地区要顺利实现持续发展,关键是如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以及如何处理效率与平等竞争或社会福利之间的矛盾;发达地区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及时淘汰夕阳工业,发展新型的现代朝阳工业,以避免重蹈过发达地区的覆辙。预防发展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持续发展应优先考虑的;过发达地区战略,即其重新发展问题,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原有重化工产业转向只生产本国或本地区需要的,并且要使其技术电子化,降低成本,进而生产更高级产品。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夕阳工业的朝阳化。还必须及时发展新型的现代朝阳产业。总之,只有克服危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当前关于持续发展的讨论,片面强调生态环境的居多,而对经济在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的较少。实际上,没有经济的起步和促进,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而经济效益才是解决持续发展可操作性的关键。同时,也要考虑人文因素对持续发展的影响。因此,持续发展同时要考虑自然、经济与社会变化关系才能得到合理解决。自然是从恢复生态平衡和生态伦理角度考虑的长远人地关系协调,经济着重解决区域发展的起步措施和物质财富的持续供应,社会人文则是考虑如何促进区域传统观念的现代化。即传统人如何走向现代人和后现代人,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又不破坏环境和自然。

中国地理学自50年代以来,经历过几个发展阶段:

(1)50—60年代逐步转向注重通论研究,包括部门地理学的通论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等方面。并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在区域综合考察和自然区划、农业区划、经济区划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出版了成批著作,使地理学摆脱了区域地理的单纯汇编研究,从一门被认为重点是讲授爱国主义教育的史地并重学科,转向为一门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应用的“科学”,逐步为社会各界所重视。

(2)70—80年代,地理学走向区域发展战略、国土整治、区域综合开发、工程地理学、区域旅游开发。在恢复人文地理学的同时,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区域综合开发开始获得重视,地理学在社会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3)90年代,持续发展和21世纪议程的潮流兴起,促使地理学面向区域持续发展,于是考虑人地关系协调的、合理分期规划的发展地理学应运而兴。

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的研究,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也应具备综合性的特色。所以我很赞同黄秉维以陆地系统科学作为区域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基础的意见。

陆地系统科学包括①以地理相关分析法为基础综合研究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各成分的相互关系,建立陆地系统的综合相关研究。②以地域分异规划为基础,对区域、类型、地段三种不同地域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建立陆地系统的分区、分类、分“个体”的三种景观(广义理解的)系统。

从自然区划过渡到结合经济区划和社会文化区划的综合区划是分区研究的方向。从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分等类型,发展到景观生态类型、经济地域类型研究,并开展综合地域类型研究是分类研究方向。地段研究则是地理学工程化,工程地理化的具体研究任务。除了室外地段的规划设计外,还可开展灰色(半室外空间)和室内地段的规划设计研究。区域、类型和地段三种不同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是陆地系统科学的具体化,还必须加强这三种地域体系的彼此关系的研究。

总之,系统的内外的相关分析,以及输入(刺激)——系统态势——输出(反映)三者关系的白箱、灰箱和黑箱,以及泛箱的分析都必须界定系统的尺度范围,以及相应时间尺度的时段深度分析,才能是有的放矢,才可具有可操作性。对发达国家来说,需要考虑50年的长远发展,对发展中地区来说,如何从近期起步措施促进经济开发,才能逐步达到50年长远发展的前瞻性预测。

把上述综合地理学的最新进展,使用系统科学的语言加以定性演绎,并不困难。从相邻科学引用一些定量公式,推导一些数学模型,也是流行的研究途径。把发展经济学与综合地理学结合,并从元科学和全息学角度可以总结出区域综合开发的元科学与操作性结合的定性系统分析理论(系统工程,1992,No.1,1-8),这一理论是从众多区域综合开发实例和案例,并且大多是已为地方当局所采纳的实例总结出来的(国土整治与开发,1991,创刊号)。以此为基础,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相应的陆地系统开发的“共性”理论,还必须发挥地理学的因地制宜和发展经济学的因时分期的优势,建立形成区域“个性”的可操作性理论,也即分地域(分区、分类、分地段)的全息四维发展研究,包括分地域、分行业,结合行业、项目、产品三方面结构,并有名牌战略加以保证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和计划三方面结合的具体开发规划。

我们曾参与了国家21世纪议程部分项目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如西南喀斯特地区消除贫困示范工程与黄河三角洲开发项目。这些项目都贯穿了持续发展思想,也说明地理学家在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可以发挥作用。但这些项目的实施面临许多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明确界定研究范围,否则就会不着边际、不得要领,大家都认为目前持续发展理论缺乏可操作性,症结正在于此。

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包括了不同的认识层次、不同的时空尺度,也包括了自然与人文诸多要素。因此,研究范围的界定,包括论题的界定和尺度的界定。关于持续发展的论题界定,我认为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观念形态,经济-社会体制,科学技术。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学术研究问题和实践操作问题。

观念形态层次的持续发展研究是要在发展观上变革。按《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提法,“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其实就是地理学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的“人地关系思想”。目前国际上很热门的生态伦理(或环境伦理)研究属于这一层次。但生态伦理中有一种所谓“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是与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内涵——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有时间分期的矛盾。所以它不仅在发达国家还难实现,在多数人温饱尚未根本解决的欠发达国家更难以接受。从地理学家的观念——人地关系协调去考虑问题更为合理,更可操作。

经济-社会体制层次上的持续发展研究是要先揭示,后克服现行体制中的缺陷,重构一种可以对付资源、环境所施加的限制的经济-社会体制。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改革现行的生产体系、社会体系、政治体系、国际关系体系、管理体系及技术体系。这一层次的问题在持续发展研究中最重要,难度也最大。国际上应用地理学已广泛参与这个层次的研究;国内也有少数地理学家关注这个层次的问题,但多数人还未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地理学可做的贡献。

科学技术层次上的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比较清楚,如清洁工艺、节能技术、生态农业、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等。地理学家参与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国土整治、水土流失及荒漠化防治、城市与区域规划,都属这一层次。

显然,以上三个层次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可以认为,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桥梁的地理学,在所有以上三个层次的研究中都可以发挥作用,尤其是可以在三个层次的连接上做出贡献。但是,就具体研究论题而言,范围太广不容易深入,应该对问题有明确的界定,看是属于哪个层次的论题。

关于尺度的界度,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同,在时间上要重视近百年来的变化过程,空间上要区分全球、区域、地方、地点等尺度。从区域尺度上研究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传统优势之所在,区域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正符合时宜。其理论基础有赖于我们对陆地表层的综合认识,即黄秉维所称的陆地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陆地系统科学的概念,有助于界定地理学参与持续发展研究的范围和显示独特之处。但应该看到,陆地系统仍是不同尺度地域综合体的镶嵌,范围仍然很大,在具体研究中若无空间尺度的界定,仍然会不着边际、不得要领。

最后特别要指出,论题的界定和尺度的界定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对不同的尺度要研究不同的论题。以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例,可以归纳为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每一种持续性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都有不同的论题(当然各论题会有联系),举例如下表所示:

表1不同空间尺度的农业持续性论题

Tab.l Topics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t various spatial scales

持续发展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个区域性的问题。地球表层是区域或景观的空间镶嵌体,其持续性理应以这些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为基础。一般讲,规划和管理的有效性与其成功的可能性随所涉及时空尺度的减小而增大。可操作性较强的景观或区域单元的持续性与持续管理的研究,无疑有益于地球表层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而,“着眼于全球,着手于区域”就成为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普适性原则之一。

关于持续发展目前的研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构建;二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的探讨。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针对全球性的各种环境与发展问题,其理论基础的构建也应以对地球表层的综合认识为出发点。国际上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钱学森所提的地球表层学/地理科学,以及黄秉维提到的陆地系统科学,从本质讲大体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对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综合研究,这也正是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可以作为对持续发展深入探讨的科学基础。“着眼于全球,从区域着手”的持续发展原则,从宏观上指明了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途径。地球表层是各级各类区域/景观单元的空间镶嵌体,其持续性理应以这些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为基础。一般来讲,规划和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随所涉及的时空尺度的减小而增大。对时空尺度较小的区域/景观的持续性研究或持续管理,无疑将有益于地球表层持续发展研究及其目标的实现。从空间/区域角度研究进行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综合研究,则是地理学的特色。地理学的景观学派,已经总结出许多关于地球表层的空间规律及空间研究方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理学/景观学会对持续发展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陆地系统科学作为持续发展研究的科学基础,首要的问题是陆地系统科学自身如何发展。陆地系统科学研究目前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坚持自然方向的综合研究,牢固研究者的综合思想并逐步完善其综合研究思路。进行这方面工作有必要加强地球科学领域的生态学思想;探索人地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也即自然、经济及社会因素的动力机制研究。这是传统的地理学问题,也是地理学长期以来未能解决好的问题。该研究方向的突破恐怕还是要从典型的区域研究着手,抓住具体问题解释并深化总结人地相互关系的一些普适规律;从现代科学学的角度看,陆地系统科学无疑属于标准的跨学科研究,是对结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及社会文化规律的一种综合规律的揭示。这种综合规律的解释有赖于涉及到的诸多因素的“共性”特征,如空间分异、时间的演变等。国内已经开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研究当属此方向的工作。对陆地表面空间尺度规律、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过程研究以及过程的尺度转换规律的研究可以作为进一步的工作重点。

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深受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问题,地理学具有进行该项研究的理论可靠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地理科学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机。通过对持续发展理论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应成为当代地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持续发展研究应从区域做起。区域是陆地系统的空间单元,而且具有综合性。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持续发展问题。实际工作中,可以首先着眼于一些重点建设区,特殊类型区,资源潜力区及环境脆弱区等典型地区。通过在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实证研究,探索实现持续发展的方法论,找到并完善适于不同尺度区域的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们以自然结构为基础,深入到综合的地域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地域结构方法可以较好地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纳入到统一的系统中。将地域结构优化与持续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近、中、远期地域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实现初、中、高级阶段的区域持续发展。这方面我们已经作过不少工作,如陈传康的地域结构对应变换理论与大量的区域发展案例研究;蔡运龙对贵州省地域结构和资源综合开发研究;我也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作过地域结构和综合开发研究的尝试。这些工作若能进一步深化,并尽可能与实施部门相结合,就可找到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持续发展途径。

“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的提出,对当前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范围作了一个界定,这有利于从概念讨论转向深入的专门研究和综合研究。并有利于突出地理学的特色,找到实现持续发展的操作性的途径。

陆地系统科学可分为不同层次、尺度和类型;涵盖自然、经济和人文;包括空间、过程、机制以及进一步的调控研究。对这种复杂系统进行研究,首先要有综合的观点,其次要深入地域等级系统,还要有哲学和方法论层次上的理解和总结。以使地理学在理论和操作性都得到加强,并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地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多学科研究。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的立足之点是对地球表层系统的综合规律的认识,即陆地系统科学的发展;具有可操作性的持续发展研究首先应该从具体区域着手,即开展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也正是这两点,地理学家和地理科学界有望做出较大的贡献。我们迫切希望像黄秉维院士这样的权威地理学家能够组织一些相关的重大或重点项目,推动学术界对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带动地理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REGIONAL SUSTAINABLEDEVELOPMENT——LANDSYSTEMSCIENCE

HuangBingwei

Insititute of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of P.R.China,Beijing 100101)

Chen Chuankang Cai Yunlong Wang Yanglin Xu Xuego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and System Science

Abstract

A systematic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uld depend upon studies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omprehensive idea about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in the earth——surface system,that is,Land Systematic Science.The extensive studi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not only be one of main jobs of Geography,but als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标签:;  ;  ;  ;  ;  ;  ;  ;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土地系统科学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