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讨论论文_李志雄

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讨论论文_李志雄

摘 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进步,在新课改下,我国的教育迎来新的改革方向。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的教育好坏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偏逻辑性的学科,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当中常见的话题,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不仅要求小学生能够解决数学问题,还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而后研究多样化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

数学属于一门主科,数学学习的好坏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小学生。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这样的思维能力都需要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目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还存在着单一化的特点,课堂较为枯燥乏味,并不利于学生培养解决问题思维,因此,必须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加强小学生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思维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意义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机能、智商、情商都在发展过程中,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供更多选择,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答题效率,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敏度。小学生普遍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局限学生思维,而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学生可以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单一化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而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可以提升学生解题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对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现状

(一)课堂教学偏向单一化

尽管目前我国教育正在改革,新型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冲击传统教育方法,但就实际情况下,我国教学方式还是没有脱离传统教学的掌控,仍然沿袭着传统教学方法。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是采取传统教育方法,以教师作为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听课,接受知识。小学低年段的学生由于刚刚脱离幼儿园,接受系统化的课堂学习,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到陌生、新鲜,同时也会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如果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在刚开始时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非常强烈,但经过长时间的单一化学习,学生的新鲜感与好奇心就会被消磨殆尽,不利于学生多样化思维的形成与发展[1]。

(二)课堂内容脱离实际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育应该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但在目前小学数学的教育中,仍然是以套公式为主要计算手段,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问题的解决,忽略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会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但并不会对问题进行系统归类、整理,不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内容的解读上,部分教师会选择在网上查找相关案例、习题等,或者仅仅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而不会就地取材,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2]。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的数学知识点都与现实生活脱节,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与标准完全相悖,且教师并不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前提是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激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最后解决问题。在具备解决问题能力之后,鼓励学生运用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充当“导师”的作用,并不是一味地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让学生具备相关能力,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测量工具,学会如何测量现实生活中的物品。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备好测量工具,面对“教室一周的长度测量”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研究应该如何测量,并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成员集思广益,在借鉴他人的想法上,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采取不一样的方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让学生应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多样化解决问题思维。

(二)明确教师的教学地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将教学的主导地位交给学生,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与指引者。因此,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培养力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辅助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多样化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上升期,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会具有创造力,想到更多解决方案。以《数据处理》这一课为例,对于课本上给予的数据,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选择用哪一种统计图,通过学生发散性的思维特点,能够想到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同时,教师要明确教学地位,在学生思考时适当地引导学生,为学生分析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的优缺点,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通过不通统计图的优缺点自主选择最合理的统计图[3]。

(三)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注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用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低年段的数学学习是后期学习的基础,难度系数并不大,但由于数学学习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的特点,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做,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思维与想象力[4]。同时,还要注重实际练习,而非纸上谈兵,在解决问题时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数学道具或拼图等,深化学生理解抽象化数学难题。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方法的探索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应该以因难而上的心态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而不是以随波逐流的心态任由这些问题继续发展。教师的教学对小学生而言具有启蒙作用,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地位,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思维,这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胡兆多.浅谈小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7-158.

[2]颜若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18.

[3]陈莉欣,刘昭彤.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230-231.

[4]于少儒.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14):59-60.

论文作者:李志雄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讨论论文_李志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