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刘军

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刘军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5

摘要:在建筑物施工期间工程地质勘察占据重要位置,属于施工前必须要进行的工序,能够有效判断建筑地质的各项影响因素。工程地质勘察能够确保建筑稳定性,加强建筑防护。在工程地质勘察当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水文地质问题,基础地质环境和岩土体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地下水,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分析水文地质问题。这就要求工程勘察人员能够科学判断水文地质的危害性,确保整体工程的建设效果。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1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明确水位的变化情况,避免地下水位升高影响土质层的性质,使其发生改变,进一步导致其土质出现液化盐渍化,导致流砂管涌现象。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能够得出水文地质方面的具体信息,分析研究地下水的性质、赋存条件、动态情况以及变化规律,当其处于自然状态时,地下水位变化具有较小的幅度,但在工程施工后,由于施工改变了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后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位会出现变化,并且会增大岩土的孔隙,这会影响地下水的力学平衡性,如果此时对其介入外力,就会增加岩土工程基坑管涌等风险,降低地基强度,使基坑防护边坡失去稳定性。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勘察要求

一方面:自然地理条件。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涵盖了地势条件和气候条件两个方面。通常,当地所处位置及环境决定了区域气象特征,如辽宁省本溪市属于湿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秋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而从地形地貌上来看,本溪市以低山为主,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对地形特征、地貌侵蚀情况加以全面了解及掌握。另一方面:地下水位情况。在岩土工程中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整个岩土工程的实施,若要确保工程施工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应提前对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位及水位变化情况有效分析,明确地下水与地表水、地下水与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与补排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工程勘察的首要任务。

3水文地质勘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一:缺失相关勘察依据。目前来看,部分勘察单位内部技术人员,由于受自身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限制,对水文地质勘察认识过于片面。因此,岩土工程实际勘察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特点与工程地势条件两者的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对岩土工程后期水文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阻碍。第二:勘察报告质量问题。对于勘察报告编制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勘察单位与勘察人员自身,未能更加深入对勘察所得结果与数据进行钻研与分析,降低了工程勘察质量,勘察报告的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与勘察工作实际标准相差甚远,无法充分发挥勘察报告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实际效应。第三:实际情况缺乏客观性。纵观整个勘察报告实际,报告内容过于冗长,官方化严重,未能对勘察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并且勘察报告中所强调的理论知识以及逻辑思维等基础性特点,尚未完全体现,无法开展对工程实际地质情况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4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改进对策

4.1有效的完善勘察技术性能

对于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来说,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来完善勘察效果,结合当前的建筑勘察技术的发展趋势,需要我们抛开传统勘察技术的不足,学习国外先进的勘察技术,同时还可以引入专业的设备来完善我国勘察技术和方法,同时各个单位,要不断的培养专业的勘测工作人员,从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来保证勘测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这不仅是勘察岩土工程的关键,也是实现水文地质问题的关键。

4.2实施健全的水文地质勘察机制

对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需要确立完善的评价体制,这是展开水文地质的关键,也是确保地质安全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对于勘察工作来说,不仅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专业的技能,为了有效的控制好勘察机制,通过全面和准确的方式来提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水文地质问题得以完善。其次,在建立机制上,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措施,同时对于岩土工程的施工团队来说,还要结合相关措施和健全的文件来对水文地质工作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可靠保障。

4.3重视地质勘察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对工程所在地的环境进行具体的地质勘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预防以及治理水文地质灾害。但是,在实际的地质勘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若想要使勘察的质量高,就要在勘察的过程中加强监理。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并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的,而是要分阶段来进行,相应的,监理工作也要分阶段来进行。因为勘察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给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咨询,所以,在选择勘察监理的工作人员时,要选择比较具有相关经验的且专业知识极其丰富的专家。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勘察工作的流程不清晰,比较的混乱,所以,负责勘察监理工作的人员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规范地质勘察的流程。

4.4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

地下水位的改变会极大程度上的危害建筑物,也会给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增加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采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其升降幅度过大或者水位的波动过大给建筑物带来不良的影响。要加强对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排水管道等的检测,这样就能及时的掌握水位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上升或者下降幅度过大的情况,就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长时间的检测中,工作人员就可以总结出水位变化的规律,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科学的设计地基的适当位置,从而保证建筑物不受地下水位变化带来的危害。

4.5加强对水理性质的研究工作

岩土的水理性会给地质勘察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水理性质包括持水、容水以及透水性。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岩土水理性的研究力度,通过分析水理性质的相关数据,就能够较为精准的找到地下水位以及水量变化的一般规律,保障地下水问题分析的精确性。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也保障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有研究显示,水理性质不仅可以改变周围岩土的强度,还可以使岩土的形状发生改变,最终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4.6应用于对水层分布情况的勘察

水文地质的勘察包括许多内容,其中含水层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勘察。其中地下水的水流方向、水位高低情况以及相关的供给问题都主要与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岩土工程都会通过现场的实地勘察来记录其相关因素的具体数据。对含水层数据的勘察能够为岩土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个可靠的质量保证。因此,在水文地质的勘察中,含水层的勘察十分重要。

结束语:综上所述,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项核心问题,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勘察人员应结合勘察地区与勘察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勘察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同时根据勘察结果进行整理,从而为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提供必要的依据,进而消除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项目所造成的危害,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与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苏达理.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工程技术研究,2018(02):26-28.

[2]陈开礼.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17,29(12):22-24.

[3]彭川.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177-178.

[4]刘敏.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15):80-82.

[5]黄清龙.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门窗,2013(04):307-308.

论文作者: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刘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