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论文_徐长生

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论文_徐长生

徐长生 江西省乐平市众埠中心小学 333316

每次填写考试质量分析表时,我总要反复翻看学生的考卷,仔细统计各种各样的错误情况:计算题的横式上忘写答案了;计算过程中多添0或忘写0了;由于字写得潦草而把0当作6,6当作0了;忘写单位名称了;碰到稍微曲折的题目,就懒得动脑,瞎做一气了……看到学生由于粗心等非智力因素而失去得分的机会,我心里总不是滋味。所以,当时总会恨恨地在表上的“措施”一项填上:“以后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想了好几年,填了好几年,最近到了复习阶段,上述错误却又在重演。这促使我静静地思考了一番,我们究竟该怎样具体地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我首先从学生每天一次的数学课堂作业入手。别看一本普普通通的本子,它可是密切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因为每天的作业都反映着学生当天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认真的态度、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及时检查验算、富有创见的解题方法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严格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进而逐步达到上面所说的作业质量。

2.主动验算的习惯。验算既是对于演算结果的验证,又是演算能力的进一步锻炼,还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得力途径,所以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必备草稿本,作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工具。比如学习应用题时,学生往往分析方法学得很好,可计算却错了,所以每次批作业时,每个学生我都要看两个本子:课堂作业看过程,草稿本看计算情况。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只要“会做”就好了,计算错了是小问题。等发现孩子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居然还要借助口算,再着急就晚了。所以,我要求学生从小就应养成这样的观念:“会做的题我得把它全做对,错那么一点点都是非常可惜的,是不应该的。”为此必须养成自己给自己检查对错的习惯。只要人人有了这样的严谨态度和自觉性,那就学什么都不怕了。通过老师日积月累地督促,慢慢的学生也会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了。有的学生在考试时为了避免错误,把草稿打在考卷的空白地方,方便检查;我对这样的方法及时进行表扬,学生也从中尝到了甜头,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好的习惯。打好这样的基础,对他们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肯定会有帮助,以后在工作中也会有所获益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课本是教学的依据和规范,又是知识性、科学性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起,就应该带领他们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字,再引导他们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的阅读提出更明确、具体的要求,并让他们养成先阅读课本后做作业的习惯。

4.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学会灵活地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习数学,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养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次序的思考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

三、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也要学习一些虽然没有兴趣但必须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学生自觉地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学习任务。例如,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就必须开动脑筋,反复演算,直到做出来为止。这种控制自己去反复推敲、验算、猜想、质疑的行动,就是主体意志的表现。克服困难的能力是衡量意志是否坚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还必须克服各种内部的或外部的困难与障碍。例如胆怯、懒惰、身体不好等,属于内部的困难和障碍;某种活动对有关数学知识、技能的要求太高,在活动进行中遇到各种外来的干扰,则属于外部的困难和障碍。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也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小学生自觉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意志力的发展,是受年龄阶段制约的:低年级较脆弱,中高年级逐步增强。比如有些“差生”除了个别智力低下者外,多数是“差”在意志力薄弱,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障碍就畏缩不前,以致常常完不成作业或抄袭作业。在学校教育和社会要求的影响下,小学生是能够逐步学会藐视困难、知难而进、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有意识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兼顾学生意志发展的年龄特征,又有的放矢地给学生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同时,要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具体指导,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逐步使学生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对于那些后进生,除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外,更需要帮助他们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我们在对后进生布置练习和作业时,可以不让他们完成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作业,而是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中完成作业。

论文作者:徐长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5

标签:;  ;  ;  ;  ;  ;  ;  ;  

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论文_徐长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