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隐喻研究论文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隐喻研究论文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隐喻研究

吴利霞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1)

摘 要: 在语法隐喻理论探究中,语篇隐喻的客观存在和概念始终具有较大的争议,并且经常不受重视。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首先从否定和肯定两个维度,总结当前语篇隐喻的各种观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别发生在短句范畴中通过词汇语法结构转变来表现的语篇语法隐喻,以及发生在语篇内涵层面,通过非结构类连接体制来表现的织篇隐喻。其中,主位对等和主位谓化都是语篇语法隐喻的范畴。而元信息关系、磋商语篇、语篇指代以及内部衔接等则是织篇隐喻的范畴。在研究语篇语法隐喻以及织篇隐喻详细内容的过程中,还进一步分析了语篇语法和经验语法这两种隐喻的共生性,及织篇隐喻和连接理论间的共生性。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隐喻;当前观点;类别研究

语篇隐喻界定方面的争议直接影响着语法隐喻基础理论的应用范畴,界定指标的匮乏导致研究过程中概念的模糊与混乱,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和明确语篇隐喻的概念。本文首先总结了有关语篇隐喻以往的代表性观点和看法,并以此入手详细探讨了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语篇隐喻到底存不存在;其二,现有的语篇隐喻种类划分的依据是否科学有效;其三,现有的语篇隐喻种类划分是否划出了限定的语法隐喻范畴。在这一基础上,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根据语法隐喻的具体范畴以及语篇系统中的织篇体制,区别语篇语法隐喻以及语篇内涵隐喻(织篇隐喻)。与此同时,探究语篇语法隐喻以及经验语法隐喻的相似性,内涵隐喻以及连接之间的共生性,以期可以为语法隐喻的分析和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一、当前语篇隐喻的观点探析

(一)否定观

1.语篇元功能的独特性

语篇元功能主要指的是说话者在语言情景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组织自己所要传达的内容,以此来实现语言作为信息的作用。元功能是针对整个语言体系来说的,儿童语言可以更加清楚地体现出语言体系的功能起源。儿童语言发展能够充分证明语言体系的内涵以及人际资源是怎样从最开始的符号接触过程中出现的,但对于语篇的元功能来说,其并不是源于这种外界的语言环境,而是来自于语言自身内部的特征。语篇元功能自身无法产生隐喻,其虽然是隐喻类形式实现的主要因素,但隐喻来源于重新识别经验以及激活角色及关系的现实需求[1]。语篇功能有着显著的二阶性特征,其注重以内涵为存在方式的符号现实,而这其中的符号现实又是由另外两种元功能架构的,内涵功能识别自然现实,人际功能激活主体的间接性现实。语篇功能则有着一定能动作用,将内涵和人际功能创造出的符号资源重新组建成完整的语篇,进而让这种功能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例如,“工业4.0遇上工业互联网”论坛吸引了超过8000名与会者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外贸平台——“全球商业和市场”展区共吸引了220家参展商和超过5000名观众。“初创技术企业”展区是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创业中心,包含展览、论坛、推介、采销配对活动和研讨会。

2.语法隐喻的语篇动因

在最初提出语法隐喻这一内涵时,Halliday便不断强调语法隐喻中的语篇驱动作用,各种语句形式的语法隐喻都要满足科学有效的组织信息要求。随后语法隐喻,特别是概念隐喻中的语篇作用受到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当语义体系与词汇语法体系的实现关系出现隐喻性重叠时,表现语篇内涵的主位以及信息结构也就会因阶级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对此,概念构型的重新架构也就代表着概念体系得以实践的语篇环境的重新架构。比如,当序列从短句而不是短句复合体进行实现的过程中,短句就会变成没有标记的重要信息单位,被重新赋予了主位以及崭新信息的内涵,进而深化了语篇内涵。与此同时,隐喻性中的言辞,是通过名词组合而实现的,划分到了名词词组层面中的语篇体系。因此,语法隐喻实际上是依靠语篇要求进行驱动的,并且还对语篇内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肯定观

1.标记主要结构

1.主位对等及主位谓化

2.语篇含义

3)γCa/γCl系数。由表3的γCa/γCl系数结果可知,所有的水样的γCa/γCl都较大。充分说明了榆林市矿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水动力条件较好,更新循环较好,导致Cl-含量相对较低。

二、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隐喻类别

语篇隐喻是内涵概念,但其能够发生在短句或是短句复合体当中,同时也能跨越短句,出现在大于短句复合体的相关语篇段落当中。按照隐喻发生的范畴和表现方式,可进一步区别语篇语法隐喻以及织篇隐喻。其中语法隐喻指的是发生在短句内部,通过语法结构转变来表现的语篇隐喻,而织篇隐喻则指的是超越短句范畴,发生在语义范围中,通过非语法结构类的连接体制来表现的语篇隐喻[2]

(一)语法隐喻

所有短句均同时实现三个元功能,隐喻性的传达定会导致短句在三种元内涵上的转变,语法中分别表现在及物性结构、主位一述位结构以及语气结构的变化[3]。因此,在判断隐喻性的种类时,应按照不同的内涵转变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是全部带有标记主位的都属于语篇隐喻,而对于主位对等以及主位谓化结构来说,能够更加清晰地表现出语篇内涵的转变。

Thompson将主位对等以及主位谓化这个独特的主位结构都纳入到语篇隐喻范畴中,他充分肯定了语篇隐喻存在的争议性,但由于鉴别隐喻需要对隐喻类措词以及更加相同的措词展开及物性的探究,主位对等以及主位谓化这两种结构也就关系到相似的双重及物性探究,因此,属于语篇隐喻的范畴。Thompson将是否实施双重及物性探究作为鉴别语法隐喻的主要依据,可及物性探究表现的主要是经验内涵,因而经常会将经验隐喻以及语篇隐喻弄混。所有短句都能够实现所谓的三大元功能,隐喻性以及相同性语法体系的比较研究,不单纯局限在双重及物性探究方面,同时也包含双重主位、语气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备用调度监控中心应能在主监控中心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处于事故或灾难,不能继续运行时,保证电力调度人员在备用调度监控中心能继续有效地监控本地区的电网运行,并能有效地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互通。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神话故事;中岳嵩山下的启母石的典故;长江三峡神女峰的传说,就连文学作品中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等等,无不打上英雄时代及文明社会人类石崇拜的烙印。

主体谓化在以往语法中被称为分裂语句。相关语法研究学者表示,分裂语句主要是由其他非分裂语句衍生而来的。Halliday表示,谓化关系包含短句全部话题主位。而Matthiessen明确指出,参加者和环境因素之所以是短句结构的重要经验构成因素,主要是因其能够变成主位谓化的核心,而人际以及语篇要素则不可以[4]。Halliday & Matthiessen虽然并未明确地将这种结构以及语法隐喻有机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及物性探究所包含的过程转变,也将其纳入到经验隐喻的范畴中。谓化主位属于一种独特的主位和信息筛选组合,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主位以及崭新的信息经常是重叠的,短句中的所有表述作用的成分都可以利用谓化体现出来。口语中能够利用语调的轻重音表现已知信息和全新信息,但在书面语言中无法显示出语调,主位谓化结构就具有引领广大读者分析信息结构的积极作用。

主位对等结构属于一个包含主位性质名词性结构的识别小句,突出两个语义特点联系,一方面用来明确主位的概念,另一方面将主位视为述位,增加了一个排他性的语义因子。从及物性体系来看,是通过一个识别小句阐释一个非识别句子。比如心理过程短句you want this的内涵结构是感受者+过程+结果,利用名物化重新解构成鉴别者+过程+被鉴别者。这种转化关系到名物化以及短句过程的转化,隐喻过程发生在内涵构成部分。Halliday & Matthiessen将其纳入到概念隐喻的范畴中,但同时也充分认可了这种鉴别性隐喻的真实动机,即短句内部划分信息的语篇挑选,在结构方面将信息视为两个独立项目的对等。这种类型的语篇组织便是利用语法隐喻中的二阶性来实现的,语法基于自身的内部体制,对自身加以重新鉴别,进而出现独特的语篇效果。从这一层面上来讲,经验隐喻变成了语篇内涵制造载体的有效对策。

2.超语法语义场域角度

使网络中的f×n个协同成员节点失效,f∈[0,1]为协同成员节点的失效比例,同时记录CPIKN结构与效能稳定性指标的变化情况。

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澳大利亚100多年来一方面通过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环境改善;另一方面经过建立流域管理体制,如著名的达令—墨累河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基本实现了流域水土与环境资源的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织篇隐喻

从词汇关系的层面上看,抽象类名词架构语篇,并不是客观世界的语言场域,在语篇当中实现所谓的元信息关系,但并没有解释清楚这些词汇和信息间的详细关系。这种类型的词汇并不是单纯地实现词汇连接,而是前面指代或是后面指代语篇段落信息,表现拓展或是映射的逻辑内涵关系。也有专家认为这是语法隐喻探究的模糊地带,Martin也曾表示这种类型的词汇不属于语法隐喻,而是一种符号抽象。虽然认可抽象类名词是儿童隐喻潜在发展形势的关键一步,但因其无法分解,因此被称为元评论。

Martin关于语篇隐喻的阐述影响力是最大的,其他学者对此也有过相应的概述,包含逻辑关系的隐喻、隐喻性质的全新信息以及隐喻性主位等等。Martin表示语篇和短句的类似性关键体现在语法隐喻上。语篇资源的相同性使用方法是组织语言场域,在语篇进展过程中分辨参加者和构建活动序列等。但语篇语义体系也可将非参加者内涵转变为具体事物,将语篇阐述成物质层面的现实社会,从这方面来看,语篇隐喻是真实存在的。

1.元信息关系

对比较特别的主体结构关系的分析包括内涵及语篇两个分析角度。从内涵层面上看,超语法和语义场域是对客观经验实践的不同识别解构方式,而从语篇角度上看,这两者则是信息量的差异性组织形式。Halliday & Matthiessen更加侧重从经验内涵上入手,认为相同方式要比隐喻方式更加靠近客观现实,将主位以及信息结构的转变视为经验隐喻的语篇动机和能效。语法隐喻源于词汇语法层面以及语义层间的层面拓展,两者的交错表现改变了级别和性质的统一性,内涵范畴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利用超语法语义场域探究角度,更能充分阐释语法隐喻内部的语篇性。语义场域能够跨越各种的语法单位,拓展和映射这两个逻辑语义关系可以穿越各种语义环境。若从语义层面来表现语法隐喻,隐喻方式以及相同方式间则构成了标识和价值的详细阐释关系,彼此间内涵上的一致性,正是利用逻辑语义关系打破现象的相同性来实现的。

2.磋商语篇

磋商系统所包含的说话者间的交流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话过程中人物角色的划分以及语言步骤序列的排列。磋商能够将独白类的语篇识别解构成对话,书面语篇是创作者和读者间的交流,将隐性读者变成显性读者。这种表达方式以及人际隐喻过程中的语气隐喻相似,祈使语气的相同用法主要表示命令。而当表达语篇内部的拓展关系时,则是隐喻类使用方法,可将其理解成组织人际内涵的织篇隐喻。

“是,没错,你的文浩系统获得了巨大用户数量是件好事,可你反过来想想,此刻我们的产品用户多了,市场份额增高了,但当我们即将进入物联网行业的第一梯队的时候,你觉得那些巨头能让我们活吗……”

3.语篇指代

与架构参加者的语法资源类似,非参加者内涵也可同样利用语篇内涵变成事物,通过 it,this,that等代替。语篇指代是语篇体系的识别,其追踪的参加者并不是具体的人或是事,而是人所讲出的话语以及前面文章提到的内容,即客观事实。这属于一种内涵压缩现象,将大量的内涵概述总结成更小、更加容易操作的内涵,从而在语篇进展中起到积极作用,而通过缩减的全新内涵,也可在崭新的语篇环境中对其进行评价、分辨,以此来进一步拓展内涵。Halliday将这样的指代关系称为拓展指代以及语篇指代,代替词汇所代表的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具体的过程。语法表现在某个或是多个小句,而不单单指某一名词,指代是语义维度的关系,指代以及被指代内容不需要在语法种类上相同,只需要语义特点相同即可。

4.内部衔接

衔接系统和含义及格律体系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既能够将经验识解成依据逻辑结构的行为序列,还可以将语篇表现为依据逻辑组织的具体信息流,可充分突破小句、语篇段落、语言种类以及小句综合体等步骤[5]。衔接系统包含外部衔接以及内部衔接,其中,外部衔接指的是按照逻辑将客观世界的语言场域组织成相应的活动序列,与经验内涵有关。而内部衔接则重点表现的是语篇内涵,依据逻辑科学组织语篇,是语篇自身内部的组建形式,在书面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种衔接均含有增添、对比、时间、结果几种类型,在部分词汇中也重叠。内部衔接负责的是语篇序列,有着一定的隐喻性。Halliday&Hasan曾经阐释过相同的观点,即交际过程的衔接性关系包含外部现象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交际情景内的关系。当人们将衔接视为创新语篇的形式时,或是运用语言所探讨的现象间的关系,或是运用讲话者与倾听者交流过程的内部关系,并且这种关系的种类相同。

三、结束语

语法隐喻应限制在作为最大语法单位的短句内部,表现在相同式以及隐喻式性的单词语法结构的转变上。语篇元功能在短句内部主要是由词语语法的主位结构以及音系体系的信息结构来表现的,主位对等、主位谓化这个较为特殊的结构是短句主位和信息系统转变的主要形式,都是语篇语法隐喻的范畴。但这两者同时包含及物性过程的转变,也构成经验语法的隐喻,因而这两种类型的语篇隐喻存在共生性。语法隐喻重点是对语言符号体系的重新运用,各种词汇语法形式体现出对经验世界的差异性鉴别方式。而跨越短句范畴、发生在语篇内涵层面的隐喻,事实上属于织篇隐喻,语篇内涵体系将语篇识别转换成物质现实,与客观世界的相同性识别相比,其是隐喻性的。织篇隐喻也属于语篇进展当中各种信息间内涵的连接关系,元信息关系、磋商语篇、语篇指代以及内部衔接都是织篇隐喻的类别。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支撑下,对语篇隐喻进行深入探究,有利于为语法隐喻研究提供崭新视角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吴艳,杨慧莹.系统功能层面下商务英语广告语法隐喻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8(2):122—124.

[2]束定芳.语篇隐喻的结构特点与认知功能——以《百喻经》和《庄子》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3):335—344+479.

[3]王雅慧.经济话语重构——“宏观经济的诞生”语法隐喻实证[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3):70—73.

[4]蒋艳春,唐红芳.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的政治语篇隐喻研究——以奥巴马演讲为例[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25(4):79—81.

[5]罗立丝.语篇隐喻体现形式探究——英语小句省略[J].外文研究,2015,3(1):38—46+105—106.

Research on Discourse Metaphor Based o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WU Li-xia

(Yancheng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Yancheng 224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explora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concept of discourse metaphor always have great controversy and are often ignor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current discourse metaphor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negation and affi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discourse grammar metaphor,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lexical grammatic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woven metaphor,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non-structural connection system, is proposed. Among them, the subjective equivalence and the subjective predicate are the categories of discourse grammatical metaphor. Meta-information relations, consultation discourse, discourse reference, and internal cohesion are the categories of weaving metaphors.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discourse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the detailed content of weaving metaphor, the symbiosis of two metaphors, discourse grammar and empirical grammar, and the symbiosis between weaving metaphor and connection theory are further analyzed.

Key word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discourse metaphor; current perspective; categor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H0- 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836(2019)07-0127-03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9.07.040

收稿日期: 2018- 12- 24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2018SJA0624)

作者简介: 吴利霞(1979—),女,江苏盐城人,讲师,从事英语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刘东旭)

标签:;  ;  ;  ;  ;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隐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