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语音变体构词中原词与生词音义关系的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_汉语大字典论文

“背”音变构词所反映出的原始词和滋生词音义关系的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变论文,音义论文,两种论文,原始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研究“背”的音变构词,就会发现很值得注意的音义转化现象。本文试图证明:(1)一个原始词可以产生表示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的滋生词;(2)原始词本身及其滋生词都可以发展出相同或相近的词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所谓音变构词,是采用郭锡良先生《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汉语史论集》,1997,133)一文的看法,指“通过音节中音素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在词的滋生系列中,我们把滋生新词的那个旧词叫原始词,把由原始词滋生出的新词叫滋生词。原始词和滋生词这对术语,是采纳王力先生《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同源字典》,1982,46)一文的叫名。

底下分别谈“背”音变构词所反映出的原始词和滋生词音义关系的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这两种现象在其他的音变构词的某些配对词中,也存在着。所以,揭示这两种现象,对深入研究汉语的音变构词,认识汉语的词汇系统、词义系统及其发展规律,探求确定原始词的原则,了解音义关系,正确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等,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 一个原始词可以产生表示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的滋生词

标题的意思是说,一个原始词,可以分别滋生出两个滋生词,这两个滋生词所表达的概念相同。换个表述来说:假定有一个原始词A,先从A滋生出一个新词B,后又从A滋生出一个新词C;B和C所表达的概念相同,是同义词。B和C可以产生于不同时代,但可以同现于一个共时的语言系统中。

“背”有两个滋生词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负”和“背(bēi)”,都是用脊背驮的意思,是作“脊背,背部”讲的“背”的滋生词,“负”产生于上古,“背(bēi)”产生于近古。

原始词“背”,义为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通俗地说,就是脊背,背部,名词,补妹切(长入,。按,此采《广韵》反切,以下未注明反切来源者,均采自《广韵》;上古音和中古音的构拟,均依据郭锡良先生《汉字古音手册》,下同)。

“背”作“脊背,背部”讲,上古早已出现。《说文》肉部:“背,脊也。从肉,北声。”大徐本引《唐韵》:“补妹切。”《玉篇》肉部:“背,补对切,背脊。”《广韵》补妹切:“背,脊背。”《集韵》补妹切:“背,《说文》:脊也。”《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释文》:“其背,必内反,徐甫载反。”《诗·鲁颂·閟宫》:“黄发台背,寿胥与试。”《释文》:“台背,他来反,下音贝。”《周礼·冬官·弓人》:“合灂若背手文。”《释文》:“若背,补内反。注同。”《礼记·郊特性》注:“干,盾也,锡傅其背如龟也。”《释文》:“背,补佩反。”《尔雅·释诂》:“鲐背,寿也。”《释文》:“背,博内反。”《释丘》:“丘背有丘为负丘。”《释文》:“背,如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车七百乘,韅靽”注:“在背曰韅,在胸曰靷,在腹曰鞅,在后曰靽。”《释文》:“在背,如字。”

滋生词“负”,义为用脊背驮,动词,房九切(上声,)。前人早已看出,“负”是“背”的滋生词。《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释车》:“负,在背上之言也。”王力先生《同源字论·同源字的研究及其作用》(《同源字典》,1982,39)认为,《释名》对“负”字语源的解释是正确的。他在《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同源字典》,1982,47)中,谈到“转音的滋生词”,把“背”(脊背,脊梁)看作原始词,把“负”(用脊背驮)看作滋生词。

“负”作“用脊背驮”讲,周秦时代已经出现。《玉篇》贝部:“负,浮九切,担也,置之于背也。”《广韵》房九切:“负,担也,荷也。”《集韵》扶缶切:“负……一曰:荷也。”《诗·小雅·无羊》:“何蓑何笠,或负其糇。”《大雅·生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左传·成公十年》:“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近古以后,从作“脊背,背部”讲的“背”又滋生出一个新词,义亦为“用脊背驮”,跟“负”同义,动词,晚近写作“揹”,读bēi,跟原始词“背”(bèi)只有声调之别,属变调构词。

读平声、作“用脊部驮”讲的“背”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辞海》(1979,3449)“背”字“bēi”音下:“掮在肩背上;负荷。如:背小孩;背行李。引申为负担。如:背债;背包袱。”没有举出清代以前的用例。但“背榜”条下说:“科举时代称名居榜末。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七‘担榜状元’:‘宋赵升《朝野类要》云:“第五甲末名为担榜状元。”按今有背榜之称,背负与担荷,其义一也。’”这只是清代的例。《辞源》(1979,2551)“背”字“bēi”音下:“用背驮(按,原作‘马’旁‘犬’,不合规范)负。引申为负担。也作‘揹’。”也没有举出清代以前的用例。但“背笼”条:“负物用具。宋朱辅《溪蛮丛笑》:‘负物不以肩肩之。筠篮汲水,则用木为半枷之状,箝其项,以布带或木皮系之额上,名背笼。’(《说郛》五)”这是宋代的用例。

相比之下,《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所举用例要早一些。先看《汉语大词典》“背”字“bēi”音下:

① 用脊背驮。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西游记》第八回:“菩萨遂将锦襴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后略)

② 负担。《红楼梦》第六八回:“给你兄弟娶亲,我不恼,为什么使他违旨背亲,把混帐名儿给我背着?”(后略)

《汉语大字典》“背”字“bēi”音下说:

负荷,用脊背驮。《广雅·释诂四》:“背,负后也。”唐李商隐《李贺小传》:“从小奚奴,骑疲驴,背一古破锦囊。”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王生腰背一船,船中载十二人舞《河传》一曲。”(后略)

两部大型工具书所举最早用例都是唐李商隐的文。《汉语大字典》还引了《广雅》,这是曹魏时代的作品;但是为什么隔了几百年才见有人用这个“背bēi”?今按《汉语大字典》引文及理解均不确。《广雅·释诂》四:“晚、殿、背、尾,负也。”王念孙疏证:“‘负’与‘背’古声相近,故皆训为后。《明堂位》:‘天子负斧依。’郑注云:‘负之言背也。’《尔雅》:‘邱背有邱为负邱。’”可见,《广雅》原文不作“背,负后也”,而且不能证明《广雅》的“背”作“用脊背驮”讲。据两部工具书的用例,可以谨慎地认为,“背”作“用脊背驮”讲出现于唐代。

用脊背驮的“背”,后起字作“揹”,产生得相当晚。即使是古代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也没有收这一后起字。《同源字论·什么是同源字》(《同源字典》,1982,6)中说:“背东西的‘背’,晚近写作‘揹’,以区别于背脊的‘背’。”的确如此。《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收有“揹”,但都没有举出清代以前的书证。

“背”在唐代尽管产生了“用脊背驮”的新义,但唐宋字书如《广韵》《集韵》等,都没有反映这个新词新义,平声里没有“背”,更不必说“揹”。元代,《中原音韵》齐微部去声有“背”,平声阴没有“背”或“揹”。明代,《韵略汇通》灰微部,去声有“背”,平声(=阴平)没有“背”或“揹”;《正字通》肉部“背”有去声读法,没有平声读法,手部没有“揹”。很有可能,“背”作“用脊背驮”讲近古或近代口语中已出现了平声读法,但因此音“太俗”,即使反映了俗语的字书,也未及收录;至于没有收“揹”,可能当时还没有出现这一后起字。

本节旨在证明:“背”原始词词义是“脊背,背部”。上古时代,它产生了一个新词“负”,义为用脊背驮;近古时代,它又产生了一个新词“背bēi”,义亦为用脊背驮。所以我们说,一个原始词,可以产生表示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的滋生词。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举例了。

二 原始词本身及其滋生词都可以发展出相同或相近的词义

本节在上一节部分结论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讨论。标题的意思是说,一个原始词,可以辗转引申出一些新义,滋生出一些新词。其中,某一个滋生词又可以辗转引申出一些新义,滋生出一些新词。前者,假定它们是A系列;后者,假定它们是B系列。A系列和B系列中,有的词义是相同的或相近的。

脊背的“背”及其滋生词“负”都有这样一些相同的词义:

1.背对着,背靠着。《孙子·行军》:“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吕氏春秋·别类》:“骥骜绿耳背日而西走,至乎夕则日在其前矣。”《孟子·尽心下》:“虎负隅,莫之敢撄。”《礼记·孔子闲居》:“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按,“背”“负”在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二者词义侧重点有不同:“背”跟“向”相对,侧重于“相离”,这是因为它是由“脊背,背部”一义发展来的;“负”侧重于“相依”,这是因为它是由“用脊背驮”一义发展来的。

2.违背,违反。《楚辞·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贾谊《陈政事疏》:“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史记·高祖本纪》:“项羽负约。”王充《论衡·自然》:“心险而行诐,则犯约而负教。”引申指背弃,离开。《商君书·君臣》:“今世君不然,释法而以智,背功而以誉。”晁错《论贵粟疏》:“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李白《白头吟》:“古来得意不相负,祗今惟见青陵台。”《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今彼在生死之际,以性命托我,我何忍负之?”

以上“背”“负”的词义发展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同是“背对着,背靠着”的意思,“背”是由“脊背,背部”直接发展来的,“负”是由“用脊背驮”直接发展来的。尽管“背”也有“用脊背驮”的意思,但那是近古才出现的,而“背对着,背靠着”一义是上古就出现了的。所以“背”的“背对着,背靠着”一义不可能是“用脊背驮”一义直接变来的。这种现象就给我们研究词义的发展线索以启示:“背”,脊背,背部→“负”,用脊背驮→“负”,背对着,背靠着;“背”,脊背,背部→“背”,背对着,背靠着。词义的发展不完全平行。前者,由“脊背,背部”的“背”发展为“背对着,背靠着”的“负”,要经过作“用脊背驮”的“负”;后者,由“脊背,背部”讲的“背”,可以直接发展出“背对着,背靠着”的“背”。所以,我们认为,词义发展相平行的原理只是对已有语言事实的一种解释,由甲词有某义,不能推出乙词也有某义;利用词义发展相平行的原理去索解某词有某义时,这个方面的证据只是一个旁证。

上面提到,"2"(违背,违反)是由"1"(背对着,背靠着)直接发展来的。从文献用例的时代特点及词义发展的规律看,只能得出这一结论。事实上,在语音上也能找到旁证。当“背”作"1""2"两义用时,是读並母[b-];而它作“脊背,背部”讲时,是读帮母[p-]。也就是说,由“脊背,背部”的“背”滋生出“背对着,背靠着”的“背”时,语音也发生了转化,属清浊构词,声母由清[p-]变浊[b-]。因为“背对着,背靠着”一义是[b-],所以由它引申出来的词义“违背,违反”自然也读[b-],不能读[p-]。《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把《广韵》“背”字的补妹切和蒲昧切处理为自由变读,不妥当。

上节已举若干例证证明“背”作“脊背,背部”讲读[p-]。《经典释文》中,有1例很明显地反映出“背”作“背对着,背靠着”讲读[b-],跟读[p-]的“背”音义不混。《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这个“背”作“脊背,背部”讲,《释文》:“其背,必内反,徐甫载反。”“行其庭,不见其人”注:“相背故也。”这是“背对着,背靠着”的“背”,《释文》:“相背,音佩。下‘相背’同。”按,“佩”古读[b-],今读[p'-],是例外音变;依音变规律,应该读[p-]。

《经典释文》给“背”注音112次,注[p-]只有7次,全是作“脊背,背部”讲,注[b-]103次,[p-][b-]兼注仅2次。就103次注[b-]的例子看,其词义的情况是:

1、背对着,背靠着。《易·比》注:“夫三驱之礼,禽逆来趣己则舍之,背已而走则射之。”《释文》:“背己,音佩。”《书·益稷》传:“黻为两己相背。”《释文》:“背,音佩。”疏:“谓刺绣为己字,两己字相背也。”《诗·邶风·北门》传:“北门,背明乡阴。”《释文》:“背明,蒲对反。”《周礼·秋官·司仪》:“凡行人之仪,不朝不夕,不正其主面,亦不背客。”《释文》:“不背,音佩。”《庄子·盗跖》:“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释文》:“背音佩。下同。”词义构词,义为人背对着的一面,后面。《易·师》注:“行师之法,欲右背高,故左次之。”《释文》:“背高,音佩。”疏:“故《汉书·韩信》云:‘兵法,欲右背山陵,前左水泽。’”

2、违背,违反。《书·秦誓》传:“人之美圣而违背壅塞之,使不得上通。”《释文》:“背,音佩。”《诗·大雅·瞻仰》:“鞫人忮忒,谮始竟背。”笺:“始于不信,终于背违。”《释文》:“竟背,音佩。注同。”《周礼·夏官·匡人》注:“反侧,犹背违法度也。”《释文》:“犹背,音佩。”《左传·文公十三年》:“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释文》:“若背,音佩。下同。”《公羊传·庄公元年》注:“念母则忘父,背本之道也。”《释文》:“背本,音佩。”

引申指背叛。《诗·王风·兔爰·序》:“桓王失信,诸侯背叛。”《释文》:“背畔,音佩。”《左传·庄公十三年》:“宋人背北杏之会。”《释文》:“背北杏,音佩。十四年经注同。”《谷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民为寇盗。”《释文》:“背叛,音佩。”

又引申指背弃,离开。《书·多士》传:“天下至戒,是向于时夏,不背弃桀。”《释文》:“不背,音佩。”《诗·卫风·氓·序》:“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释文》:“弃背,音佩。”《左传·僖公十四年》:“背施无亲,幸灾不仁。”《释文》:“背,音佩。后皆同。”《公羊传·隐公元年》注:“隐见诸大夫背正而立己,不正,恐其不能相之。”《释之》:“背正,步内反。下同。”《谷梁传·僖公五年》注:“专己背众,故书逃。”《释文》:“背众,音佩。”

今传《十三经注疏》中有些版本的错讹,现在把跟“背”有关的错讹校勘一下。《诗·大雅·桑柔》传:“今朝廷群臣皆相欺,皆不相与以善道。”“欺”后脱“背”,《释文》:“欺背,音佩。卒章同。”《左传·桓公十七年》注:“齐昔盟而来,公以信待。”“昔”当作“背”,《释文》:“齐背,音佩。下同。”《公羊传·昭公二十一年》注:“此时者,意背中国而与楚,故略之。”“意”为“恶”之讹,《释文》:“恶背,乌路反,下音佩。”

由上面的论述看,“背”读[p-]读[b-]词义分别甚严。为什么还有2例[p-][b-]兼注呢?是对词义的理解有不同。《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传:“背,北堂也。”《释文》:“之背,音佩,沈又如字,北堂也。”《大雅·荡》:“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传:“背无臣,侧无人也。”《释文》:“无背,布内反,又蒲妹反,后也。”这两例都是“后面”的意思,上下文中,前一例具体指北堂。上面说到,“后面”一义是由“背对着,背靠着”一义词义构词变来的,故音[b-];但“脊背,背部”的“背”也发展出了此义,故又可音[p-]。

由此可见,作“脊背,背部”讲的“背”滋生出作“用脊背驮”的“负”,这个“负”又发展出“背对着,背靠着”的“负”,再进一步发展出“违背,违反”的“负”;另一方面,作“脊背,背部”讲的“背”,滋生出“背对着,背靠着”的“背”,再进一步发展出“违背,违反”的“背”。所以,我们可以说,原始词本身及其滋生词,都可以发展出相同或相近的词义。这样的例子不是个别的,考察原始词和滋生词各自的词义发展系列,还可以举出很多例证。底下再举一个“子”字。

原始词“子”,义为儿女,名词,即里切(上声,)。《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战国策·赵策》:“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论语·先进》:“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这个“子”是读上声。例如,《诗·召南·何彼矣》叶“矣,李,子(‘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豳风·七月》叶“耜,趾,子(‘同我妇子’),亩,喜”,《大雅·韩奕》叶“子(‘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止,里”。

滋生词“子”,义为爱抚,养育,抚养,抚育,动词,将吏切(去声,,《集韵》)。《群经音辨·辨字音清浊》:“子,男女之通称也,将此切。子育下民曰子,下将吏切,《礼》‘子庶民也’。”《尚书·益稷》:“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传:“启,禹子也。禹治水,过门不入,闻启泣声,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释文》:“弗子,如字,郑将吏反。”《礼记·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注:“子读如不子之子。”《释文》:“子,如字,徐将吏反。”正义:“易谓和易,直谓正直,子谓子爱,谅谓诚信……云‘子读如不子之子’者,按《尚书》云:‘启呱呱而泣,予弗子。’而此经亦是慈爱,故读如不子之子。”《祭义》:“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注:“子读如不子之子。”《释文》:“子,如字,徐将吏反。下及注同。”《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脩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注:“子犹爱也。”《释文》:“子庶民,如字,徐将吏反,爱也。”

“子”的这一滋生词,当来自上古。周祖谟先生《四声别义释例》据《礼记·乐记》和《祭义》郑注,证汉代“子”已上去构词,极是。实际口语中,“子”的去声一读当出现于上古以前。看了上面的例子,可知《尚书》所代表的口语中,“子”的滋生词词义已出现了。其实,“子”的滋生词在东汉时逐渐成为“古语词”了。郑玄给它作注,要注上“子犹爱也”;《战国策·齐策》:“子元元。”高注:“子,爱也。”都表明东汉时,“子”滋生词所表达的概念,当时习惯上用“爱”字;“子”是僻词,所以要作注。古书的使用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子”,《诗经》出现1次,《孟子》出现2次,《吕氏春秋》出现1次,《商君书》未出现,《论语》《公羊传》未出现,《老子》《庄子》《荀子》《楚辞》亦未出现;其后《论衡》《世说新语》“子”均未用作动词。由此看来,“子”的去声一读应出现在东汉以前。至晚到了六朝后朝,连读书音中,这个“子”也以读上声为常了。所以陆德明《经典释文》给“子”注破读音4次,都是把“如字”音摆在前面;注破读音时,点明“郑将吏反”或“徐将吏反”。

上古时代,原始词的“子”还滋生出另一个词,义为生孩子,动词,字作“字”,疾置切(去声,)。周祖谟先生在《四声别义释例》(《问学集》上,1966/1981,87)中说:“又子爱之子亦通作字,《广韵》疾置切,去声。《列子·杨朱篇》云:‘惟荒度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不字,即不子也。《左传·成公四年》‘其肯字我乎’,《周礼·大司徒》注‘小国贡轻,字之也’,字并训爱。”周先生的说法值得商榷。“字”跟动词“子”声母不同,它们是同义词;“字”不是由动词的“子”变来的。研究一个词跟另一个词语源上的关系,应该沿源溯流。甲词是否乙词的滋生词,应从甲词的本义入手,不能不管它的本义,任取其中一个引申义,证明甲词是乙词的滋生词。

“字”的本义不是抚育,抚养,而是生孩子。《说文》子部:“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大徐本引《唐韵》:“疾置切。”许慎说“子亦声”,这是表明“字”是“子”的滋生词。段注:“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引申之为抚字;亦引申之为文字,《叙》云:‘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山海经·中山经》:“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毕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

引申指爱抚,养育,抚养,抚育。《书·康诰》:“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诗·大雅·生民》:“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左传·昭公十一年》:“其僚无子,使字敬叔。”注:“字,养也。”由于“字”的“爱抚,养育,抚养,抚育”一义是由“生孩子”一义引申而来,所以,把“生孩子”一义撇到一边,只取“爱抚,养育,抚养,抚育”一义来追寻其语源,那是不妥当的。“子”读去声,也有“爱抚,养育,抚养,抚育”一义,跟“字”的引申义相同;读去声的“子”跟“字”音值极近。但我们不能说“字”是读去声的“子”变来的,因为它们有各自变迁的历史。

上面的例子中,“子”读上声,义为儿女,名词。由此原始词滋生出两个滋生词:(1)“子”去声,义为爱抚,养育,抚养,抚育。(2)“字”,跟“子”的去声一读仅有dz-:ts-之别,义为生孩子;由“生孩子”一义再引申出“爱抚,养育,抚养,抚育”一义,跟“子”的去声读法同义。这一个例子也说明,一个原始词(这里是“子”上声),可以辗转引申出一些新义,滋生出一些新词(这里滋生出了两个新词:“子”去声,“字”)。其中,有一个滋生词又可以辗转引申出一些新义,滋生出一些新词(这里“字”由“生孩子”一义又引申出“爱抚,养育,抚养,抚育”一义)。原始词滋生出的新词(“子”去声),和由它滋生出的另一个新词的引申义(“字”的引申义)是同义的。

标签:;  ;  ;  ;  ;  

“背”语音变体构词中原词与生词音义关系的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_汉语大字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