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探讨论文_梁丽霞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探讨论文_梁丽霞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梁丽霞 734000

摘要:文章讲述了地下水的概念和特性,分析了当前地下水开采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特性;问题;管理与保护措施

1引言

而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深入,环境能源消耗逐渐增加,成为困扰全世界的难题,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地下水资源的消耗。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方面,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环境污染方面的保护政策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因此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应用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出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2地下水资源及其特性

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能提供给人类使用的,且能逐年得到恢复的地下淡水量。一般地下水资源是按照地面入渗补给量(包括天然补给量和开采补给量)来计算的。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一般不应超过补给量,否则会给环境带来危害。

地下水的特性一是分布广泛性,与地上水资源一般分布在水文网范围内不同,地下水资源分布地域比较广泛,受地理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较小,因此一般地下水工程投资少、见效快,可分散采集和就地利用。二是可恢复性,地下水资源处于一种随时变化的状态,补给和消耗一般处于动态平衡。三是水量和水质的稳定性,地下水因为位于地下,受人类活动、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小,所以水质相对干净,水量也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到污染,但一旦受到污染,其治理难度和带来的危害比地上水要严重。四是有限性,地下水虽然具有可恢复性,但如果长期大量开采又得不到补给,势必会出现水资源亏空甚至枯竭,并带来一定的生态和环境地质危害。

3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开发和补给失调,地下水资源衰减

据国家地质局对地下水资源的统计情况看,我国有多个省市地区存在地下水超采现象,其中甘肃的超采区面积超过1万km3,而全国拥有的大型和特大型地下水资源地中,有大约1/4个位于超采状态,而且近年来,地下水资源的超采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地下水超采、大规模开发、补给失调,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其埋深超过接受垂直补给的最佳值,导致补给量减少,进而使地下水逐渐枯竭,这其中又以我国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3.2地下水污染

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泄的增加,农业生产和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使得我国的地下水逐渐受到污染。我国195座城市,基本上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污染,有一半左右城市的污染状况持续加重,包括兰州,就以2012年为例,兰州就曾发生饮用水内含有超标水银的情况,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用水安全。地下水污染一般呈现点到面、浅到深、城市到农村扩展的趋势,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用水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地下水超采带来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形势,导致的地下水持续下降,会引来一定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首先是土地沙化,不同植物生长最适合的地下水埋深不同,一旦地下水位降低到最佳埋深后,土壤水分会出现下降,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而使植物逐渐衰退和死亡,比如甘肃的石羊河流域就由于中上游大量拦截河流,导致下游的河流量锐减,使得当地居民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土地严重沙化。其次是海水入侵,主要是海岸区域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海水向内地流动,会导致地下水的矿化度和氯离子浓度升高,水质变差,失去饮用价值。再次是地面沉降,地下水过度开采还会导致土壤中隔水层被压缩,形成地面的区域性下沉现象,也会使建筑物下沉,公路路面开裂等,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最后就是泉水断流,比如济南趵突泉、敦煌月牙泉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水位下降,甚至夏季干旱时期都不在冒水。

3.4管理和规划不足

当前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管理和保护补助,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导致多数工程是无序开采。而且地下水和地上水隶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开发和利用时会出现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还有就是很多农村地区农灌打井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地下水资源超采,还有的农村更习惯用井灌而不是渠灌,这也是地下水无序开采的表现。

4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

4.1加强对地下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做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首先要提高每个部门和个人对地下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地下水资源的重视,从生态安全、供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认识到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做好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

4.2严格控制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

不同地区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地下水资源情况、开发利用价值和实际情况,以及对地下水资源的实际需求等,合理确定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指标,并保证控制性关键水位的实现,确保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还要严格划分超采区、宜采区和禁采区,逐渐减少开采量,调整和优化地下水开采布局。进行回灌补给工程建设,加强对地下水的补给,保证地下水资源的战略储备。

4.3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

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也是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点,应利用局域网络建设,和各种信息化技术,对现有的地下水监测网络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动态综合检测,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保证对重要水源地下水的重点监测,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自动预报系统,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提高监测成果利用率,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变化的分析,为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4.4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力度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依靠自身的自洁能力很难回复,因此要首先做到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对不同的水源地形势进行分析,探明可能的污染形式,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其次,一旦发现污染要立刻切断污染源,解决污染物无序排放的问题,保证做到先治理后排放。最后是加强对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和治理技术的研究,以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另外,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地下水治理和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5结语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在供水、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中亚欧总用,因此要针对其开采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地下水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晨涛.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与管理措施探讨[J].地下水,2017,39(2):109-110.

[2]魏晓妹.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J].地下水,2013,35(2):1-4.

[3]郑丽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0,30(3):58-61.

论文作者:梁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探讨论文_梁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