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并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例临床报道论文_田云娟 何丽萍 姚世惠 周波

子宫内膜癌并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例临床报道论文_田云娟 何丽萍 姚世惠 周波

田云娟 何丽萍 姚世惠 周波 贵州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 550001

妇科恶性肿瘤合并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报道十分罕见,发病凶险,患者死亡率极高,我院妇瘤外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布加综合征;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G6P4,因腹痛4+月,阴道流血10+天,于2014年6月14日入我院妇瘤外科。入院查体:心肺腹无特殊,双下轻度凹陷性水肿,专科情况:外阴:呈老年型,会阴部水肿。阴道:四壁粘膜正常,内可见少量血性分泌物,无异味。穹窿:变浅展平;宫颈:宫颈光滑,无抬举痛。宫体:子宫后位,萎缩,形态规则,边界清,活动度可,压痛无。双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三合诊:双侧骶主韧带弹性可,无增粗、缩短。B超检查示:子宫内膜欠均匀,考虑:子宫内膜癌?CA12598.50U/ml,白蛋白32.4g/L。入院诊断:2014年6月16日行“分段诊刮术”,病检结果示:“宫腔内组织”恶性肿瘤,考虑为低分化腺癌,不除外癌肉瘤可能。2014年6月24日行“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检结果回示:子宫体子宫内膜息肉并部分腺体增生及非典型性增生、癌变为腺癌;腹水脱落细胞未见恶性细胞。根据术后病检无需补充治疗。术后第二日患者感腹痛,会阴部及双下肢不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右下肢显著,捏压腓肠肌未诉明显疼痛。ALB32.00g/L,余无特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D-二聚体>4.00μg/ml,FDP24.32ug/ml。盆腔CT:考虑血栓或癌栓形成。术后第七日出现发热、腹部及左侧肩背部疼痛,会阴部及臀部组织水肿、渗出。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ALB30.40g/L。WBC21.26*10~9/L,考虑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吸收热可能,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上腹部CT平扫回示:考虑肝右叶胆管多发结石并肝内胆管及胆总管积气、扩张。胸部CT平扫回示:1.双肺炎性病变并多发空洞形成,部分结节影转移待排。2.右侧胸腔积液并右下肺膨胀不全。2014年7月2日行胸水穿刺送脱落细胞:查见腺癌细胞。考虑左上肺周围性肺癌并胸膜转移。介入科行“右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下腔静脉造影”,提示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中上段完全闭塞。全院会诊:短期内不考虑手术,建议保守治疗出院。3月后随访病人:出院后予迈之灵片3片po Bid扩血管消肿及华法林1片po Qd抗凝治疗(监测INR在2-3S之间),上诉症状较在院时稍缓解,出院1月后病逝。

2. 讨论

2.1 病因 下腔静脉综合征(IVC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栓形成、肿瘤、外伤手术和先天性因素有关[2]。如合并肝静脉阻塞则称为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的首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原发性血栓形成,常由于原因不明的髂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或Behcet病所致;继发性血栓主要为感染、下腔静脉手术、外伤和特发性腹膜纤维化所致,其次为肾脏恶性肿瘤或腹水压迫等。少见病因有高凝状态、静脉壁肿瘤、结缔组织病等。该患者为恶性肿瘤老年病人,血流滞缓,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患者术前即有双下肢水肿情况,入院查肾功能正常,低蛋白血症所致双下肢水肿可能性较低,故患者病因为陈旧性血栓形成及恶性肿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相关。

2.2 诊断 1.上段下腔静脉阻塞(下腔静脉肝部) 病变累及肝静脉或以上平面。初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水、肝肿大,起病较急者考虑为肝静脉回流受阻。而初发症状表现为下肢浮肿,下肢和躯干浅静脉曲张,下肢色素沉着或溃疡,起病缓慢者,考虑为下腔静脉阻塞,肝静脉回流较好,故肝功能可维持正常。由于大约2/3的病人常同时存在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回流障碍临床表现,故需做B超、血管造影等检查以帮助诊断[4]。2.中断下腔静脉阻塞(肾静脉口下缘至肝静脉口下缘) 主要累及肾脏。中段受压狭窄使肾静脉回流缓慢,阻塞易形成血栓形。如果病变累及肾静脉或以上水平,则有肾静脉高压、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障碍,逐渐引起肾病综合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进行性肾功能衰竭,继发肾孟肾炎。若侧支循环建立,可保持较好的肾功能,无明显症状。若肾静脉急性堵塞,病情恶化可导致出血性肾梗死或死亡[4]。3.下段下腔静脉阻塞(肾静脉开口以下) 双下肢以至会阴明显肿胀,于行走、运动后加剧,平卧休息后缓解。下肢浅静脉曲张,则皮肤改变。如果阻塞延到髂静脉、股静脉及大腿静脉,则两小腿可有色素沉着、溃疡、行走障碍、下腹痛等。该患者持续腹痛、双下肢水肿,根据影像学检查及“右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下腔静脉造影术”,证实为下腔静脉上段阻塞。

2.3 治疗 在治疗前明确此病的病因、阻塞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有利于选择治疗方式。内科治疗:在急性期可采取抬高患肢,给予溶栓、抗凝治疗,监测INR值在2-3之间。低盐饮食、利尿药物缓解腹水情况。出现肺栓塞症状,可行下腔静脉结扎或下腔静脉滤网形成术,以防止再栓塞。对慢性期病人,经内科积极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缓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以恢复下腔静脉血流。对大多数病例,保守治疗虽可以赢得侧支循环形成的时间,但患者最后仍需手术治疗。但对于全身状况差,病程较长者手术应慎重考虑。本例患者老年恶性肿瘤术后,一般情况差,考虑短期内不能耐受再次手术,故建议短期内保守治疗,侧支循环建立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考虑手术。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进步,检查技术不断提高,该病的发现率有所增高,各科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警惕性,以便及时发现,尽早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大伟,周涛,刘春梅.7例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病因浅析[J].疑难病杂志, 2005,4(6):76.

2 彭永平,江时森,陈锐华,等.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6, 1 5 (1 ):20.

3 冯 广 森,马 文 章, 张 美 风 ,等.下 腔 静 脉 双 向插管造影 诊断布-加综合征[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 ( 2 ):141.

4 董典宁,吴学君,张十一,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14,21(93):1611-1614.

论文作者:田云娟 何丽萍 姚世惠 周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癌并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例临床报道论文_田云娟 何丽萍 姚世惠 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