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以及正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其不仅关系到社会的正常运行,更是创造社会经济的基本保障。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保障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供电的安全、可靠,也是保障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从当前配电线路的运行来看,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的探究,明确了影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并指出了配电电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配电线路是以线路网的形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有所体现,从而形成了城市供电与输电网络,配电线路对社会发展、生活都有所影响,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安全、和谐,更是对社会民众生命、财产健康的巨大威胁。探究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通过科学管理手段减少线路损耗,保障供电质量,提升供电与输电的可靠性、稳定性。
一、影响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的用电需求逐步提升,使原有的10kV电网无法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从而展开了新一轮的配电网建设,但传统的配电线路使用的是接线形式为树枝状放射式,其使单端电源供电,但新建配电网采用的是环网供电,所以需要重新进行配网网架建设。而且为了完善配电网建设,配电网重建时间过长,很多用户急于用电采用临时性接线方式;再加上施工中各项不稳定外力的影响,临时性接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1]。另外,虽然配电网重新建设,但并不代表所有传统配电网都被取代,从而形成了新旧两种配电网同时运行的局面,其中建设上存在的差异,必然会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
二是,近年来,因用户设备损害造成的线路跳闸频繁发生,这类事故主要是由于用户设备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并未进行定期维护与安全检验,或设备自身存在某种设计缺陷,在较大负荷作用下会出现跳闸等问题,而用户设备调整会直接导致10kV线路跳闸。
三是,过电压也是影响10kV配电线路(如图1所示)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在电网中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电气设备会受到来自其内部、工频或大气产生过电压的影响。但我国在早期建设电网中,由于施工条件有限,线路爬距不足,从而遗留了安全隐患,一旦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金属等导体过于靠近高压线的情况,就会出现放电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后,应立即通过有效措施熄灭电弧,否则会导致电弧接近电压,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2]。

图1
二、配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配电线路建设中,一根电线杆上经常出现多条线路交叉或交错的情况,这样一旦配电线路出现问题,将会为故障排查带来难度,而且延长了故障维修时间,极有可能出现故障范围扩大的情况,因此线路之间必须保障处于安全距离范围内,即使出现故障也要避免对其它线路的影响。
二是,变电站的设置不合理,变电站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一旦半径过长就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加,不仅会影响到施工成本,还会影响供电质量。
三是,配电设备落后,现阶段我国虽然不断加大电网建设,但我国仍有很多老旧配电线路没有得到更换,在社会高用电需求下,这些老旧配电线路的承载符合更大,其中存在的老化等问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在配电线路管理上存在问题,很多供电企业结合国家相关标注以及行业内部要求进行配电线路管理,但管理措施的制定未与配电线路的特征相结合,从而导致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无法及时被发现,一旦出现事故,将造成巨大的危害与损失。
三、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
首先,要做好配电线路维护与检修工作。供电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与要求制定配电线路管理规章制度,定期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配电设备以及配电线路进行预试定检,并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制定相对应的检修计划,落实每次检修的负责人,保障维护与检修工作落实到位。其中检修过程中要使用热成像仪以及红外线等设备进行设备情况监测,尤其是在高负荷状态下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及时进行隐患排查,从而降低线路出现故障的几率,并针对不同情况做好故障预防工作[3]。另外,有些突发故障是工作人员无法预测到的,所以供电企业不仅要提升维护能力,还要提升自身检修水平与效率,保障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做好维修,快速实现线路重新运行。
其次,重视先进电气设备以及配电线路管理技术的引进。供电企业应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技术交流,并聘请教授到企业为技术人员进行授课,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并了解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先进电气设备,在企业经济条件允许下,引进先进设备,提升配电网的综合性能,替代原有的老旧设备,为实现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落实配电线路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在掌握配电线路运行特征以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制定管理措施,不断提升配电线路的科技水平,从而能够将现代化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手段应用到配电线路管理中,有效的提升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果。
再次,要加强对用户设备的监督管理。由于用户设备跳闸问题也是导致配电线路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供电企业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用户明确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检测的重要性,并指导用户做好预防性措施,以便避免出现用电设备短路问题。另外,要将自动化控制装置安装在用户设备中,一旦设备出现过载运行的情况,设备可以自动发出警报,用户及时进行过载设备调整即可避免设备出现跳闸问题[4]。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对用户的不规范用电行为及时进行处理与制止。
最后,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工作。由于电网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应充分利用媒体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向广大民众普及安全用电行为,进行安全教育,让民众了解破坏电力设备产生的恶劣影响以及严重后果,明确责任人所要付出的法律责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效果还不尽人意,仍然存在问题与不稳定因素,导致配电线路运行时刻受到威胁。因此,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发展,要重视配电线路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对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措施,并由相关行政部门、电力企业、民众共同配合,强化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用电意识,抵制社会上存在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从而为实现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明文.10 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施工应用技术观察[J].科技与创新,2015,24(1):137-137,141.
[2]叶茂盛.10kV配电线路安全警示运行标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山东工业技术,2017,31(24):202. .
[3]刘笑园,卢峰,周安仁.10kV配电线路安全警示运行标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5,26(z1):96-98.
[4]卢洪胜.关于加强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的一些体会[J].科技风,2017,28(19):155,158.
论文作者:高文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措施论文; 用户论文; 电网论文; 配电网论文; 情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