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物流配送探索物流改革_库存管理论文

推进物流配送探索物流改革_库存管理论文

推进物资配送探索物流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资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锡市物资系统开展物资配送已有六年。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围绕“稳定供需,降低库存,加速周转,提高效益”的目标,按照“自愿、可能、守合同”的原则,在全市试行了“零”库存、双向、项目性、单品种、半成品等多种形式的配送。到1996年底累计配送钢材、煤炭、燃料油、水泥、木材、化工原料、机电产品等总额达40.98亿元,占全局物资销售总额的15%以上。其中,1996年物资配送总额8.05亿元,占同期物资销售总额的25%左右。接受配送企业327家,占全市生产企业30%以上。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初步摸清了物资配送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建立配送机制,健全配送组织网络

经过几年不断探索,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适应无锡市情、上下沟通的管理和配送体系。一是成立由分管物资工作的副市长挂帅,有关委、办、局参加的物资流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物资配送调度中心,它主要包括市物资局、各专业公司、四个工业局供销机构(冶金、机械、化工、轻工供销公司)和两个集团性原材料生产企业(无锡钢厂、化工集团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规划、指导和协调全市的物资配送工作。三是在有关专业公司建立配送中心,在物资配送调度中心的领导下,具体实施配送工作。四是建立了一批配送供应站作为最基层的区域性配送网点,直接与用户签订配送合同,执行配送的具体任务。由于配送机构较为健全,分工明确,互相沟通,配送工作的健康发展得到组织方面的保证。

二、不断改进、完善物资配送形式和内容

1991年我们经过市场调查,试行了综合性、全市性、行业性、单品种、项目性、区域性等六种形式的配送,并很快在全市168家企业中得到推行,当年配送金额达到2亿元,配送工作初步打开了局面。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推广了以下四种配送形式:

1.“零”库存配送。1991年我们以煤炭为试点,对无锡市化工集团等15家企业实行了“零”库存配送。市燃料公司用3100吨铺底库存煤取代了这15家企业的10150吨常备库存。通过配送,达到了流通企业投入一元相当于生产企业投入3.27元的经济效益,这一方式在生产企业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企业纷纷要求实施物资“零”库存配送。1992年我们通过调查,本着切实可行、重点推广的方针,进一步选择燃料油、散装水泥、纯碱、硫酸、玻璃等品种试行“零”库存配送。其操作方式主要有:一是以一定数量煤炭作铺底,直接放到企业,取代工厂库存煤炭,然后按生产要求,一周一配送,一周一结算。二是按用户需要,化工产品即时配送,半月结算一次。三是散装水泥实行全天24小时配送,保证工厂、工地用料。通过上述办法,生产企业库存物资有较大幅度下降,资金占用减少,物资专业公司占领了市场,扩大了销售,取得一定效益。到1996年底,煤炭“零”库存配送企业已发展到60家,当年配送金额达24.82万吨。

2.从维修用材转向生产用材配送。配送工作刚起步时,以维修用材为主。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以及配送方式的逐步确立,用户对生产用材的配送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抓好维修用材配送的同时,按照用户的要求,逐步扩展到生产用材的配送。1994年无锡市物资资源开发公司为南方输送机厂等配送各类波纹板4440吨,为无锡雪浪异型管厂、钱桥冷轧带钢厂、无锡市消防总厂等20多家企业加工配送了卷板纵剪3万吨;无锡市外资企业服务公司为无锡市钢丝绳厂配送了钢材808吨。1995年无锡市金属材料股份有限总公司为20余家生产企业配送带钢近2万吨,无缝管、焊管、中板1.4万吨。1996年全局为223家生产企业配送了生产性原材料,配送金额达5.2亿元。

3.从单向配送向双向配送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配送的生命力要保持下去,应该在配送原材料的同时,创造条件,积极为生产企业推销产品,即走双向配送的路子。于是,我们利用物资部门联系面广、信息较灵、渠道较多的综合优势,在机电产品、化工行业中试行了双向配送。如无锡市机电设备公司在对无锡机床厂、无锡市仪表阀门厂等数家企业配送漆包线、电解铜、电动机、焊条等原材料和机电产品的过程中,与厂方签订收购磨床、电机、阀门、电器等产品的合同,帮助厂方推销产品,扩大销路。该公司1994年实施双向配送的企业达11家,配送金额1241.6万元;1995年扩展到38家,配送额增加到3482万元。再如无锡市化轻公司对无锡橡胶厂配送橡胶,同时收购橡胶制品及辅料也进展顺利。“双向配送”代表了一种方向,是配送的深化和发展。

4.从原材料配送,向成品、半成品配送发展。在配送过程中,我们根据用户要求,按时、按质、按量配送成品、半成品,受到用户的欢迎。如无锡市燃料总公司1994~1995年共配送动力配煤26.67万吨,1996年配送动力配煤22.64万吨,市场占有率达到67%;无锡市物资资源开发公司利用钢材配送加工中心的设施将宽度1830mm以内、厚度0.5~6mm的宽卷板纵切成各种宽度的窄带卷4.5万吨,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增加投入,发展流通加工产业

为了增强配送实力,我们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始终注重配送流通加工产业的建设。近几年来,在部领导、省、市工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已有四个项目建成投产,为推进物资配送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1.投资350万元兴建年40万吨动力配煤生产线。到1996年底,已为全市工交企业加工配送动力配煤43.9万吨,新增利税250余万元,该生产线正式投入营运后,基本上满足了我市目前工业用煤大户的动力配煤供应。1992~1996年煤炭配送企业从100家增加到150家,配送量从16.12万吨,增加到41.9万吨,其中“零”库存配送由16家增加到60家,配送量从3.4万吨增加到22.64万吨。由于我市煤种来源较杂,工业动力配煤经不同煤种的科学配比,达到了燃用的热值、理化指标,确保煤炭质量稳定可靠。同时还能使优质煤、劣质煤得到综合利用,节约能源。

2.投资2650万元兴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该中心共建有四条生产线:2000mm纵剪生产线、SF—420L、560L冷弯型钢生产线、SF—400H波纹板生产线和φ76高频焊管生产线。上述四条生产线,自1993年相继投入生产以来,已加工配送各类钢材58700吨,综合经济效益260余万元。其产品除部分外销外,其余都用于配送给无锡及周围地区的用户。

3.结合生产资料市场建设,投资1002万元兴建了汽车配送中心。该项目设有特大型旋转式汽车自动转台,其中2400m[2]汽车精品屋、2300m[2]玻璃钢防雨大棚、10000m[2]停车场地以及各项生产设施均已建成投产。1994年经营规模达到4亿元,实现效益200万元,1996年成交额达到7.6亿元,基本实现了集展览、看样订货、配件供应、维修服务、配送服务于一体,辅以工商验证、车辆监测、保险等一条龙服务功能,成为华东地区有影响的汽车配送中心。

4.扩建散装水泥配送中转库。1994年下半年,我们投资60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散装水泥配送中转库两座,单库容量1500吨,年周转量4万吨,现已建成将投入试生产。无锡市建筑材料总公司现有散装水泥总容量为4000吨,连续几年超负荷运转,已无法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标号散装水泥需求量增势较猛,由于库容不足,每年都出现淡季时储不下,旺季时供不上的局面,难以保证供应。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明显提高散装水泥配送能力,使年周转量由6万吨扩大到10万余吨,可基本满足我市对散装水泥的需求。

六年来,我市的物资配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建立物资配送中心方面做了些工作,但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由于人们的思想认识、市场环境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物资配送工作遇到多方面的阻力和障碍,特别是近二三年来,物资配送工作所遇到的困难更为突出。为保证配送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当前应注意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加大对物资配送工作宣传的力度,提高物资配送的知名度。物资配送如不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就很难有大的发展。

二是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是发展物资配送的重要条件。目前,市场法规不够健全,物资流通活动中的混乱状况,特别是对不平等竞争等现象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影响了物资配送的发展。发展物资配送需要政策的扶持,以及有关方面的支持,应制订和建立物资配送相关政策和措施。

三是发挥物资部门的综合优势,以资源、价格、服务、信誉赢得用户。让企业从效益中认识配送,接受配送。因此,物资部门要做好自身的工作,物资流通企业应有紧迫感、危机感要切实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竞争意识。

四是要解决好配送资金的问题。近两年来,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企业资金十分紧张。一方面,用户资金紧张,不能及时回笼贷款,长期占压物资部门的资金;另一方面我们物资企业本身资金紧张。几年来,我市因配送物资不能回款形成的拖欠高达4000万元,最长的被拖欠三年以上,有的甚至造成坏帐损失,严重影响了物资配送工作的正常开展。

标签:;  

推进物流配送探索物流改革_库存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