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论文

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修云辉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摘 要: 自伤行为严重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及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采用观察法、单一被试倒返实验ABAB实验设计,借助积极行为支持,对目标儿童自伤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并选择适宜的策略对其进行训练。结果表明积极行为支持能明显减少自伤行为发生概率。进而提出重视行为发生原因、减少强制性措施的使用;选择适宜的干预策略、引导个体主动参与;培养个案的其他兴趣,发展适当行为等建议,以此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积极行为支持;注意转移策略

自闭症儿童普遍具有刻板行为,在语言、社交与沟通等方面存在障碍,他们通常在没有明确自杀动机时不断伤害自己身体来满足刺激、逃避任务、获取实物、寻求关注等。[1]自闭症儿童对于自身身体组织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一般情况下会发生感染。[2]有学者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是一种极为不利的迹象,需要高度重视。[3]因此,对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进行干预是必要且迫切的。本研究尝试在自然教学情境中,采用积极行为支持对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进行干预,它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作为基础,通过系统的改变影响问题行为发生的各种原因,以此来减少或消退问题行为、增加适宜行为[4]。并结合注意转移策略可以改善个案的自伤行为,提升生活质量,也为特殊教育教师、家长训练自闭症儿童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李某,男,10岁,3岁时被广州中山医院诊断为具有自闭倾向。智商65,有语言,但经常自言自语、机械地重复别人说的话,或者说一些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话,存在语言倒退现象。认知能力较好,能够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当老师要求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老师不满足其需求时,就会出现打脸、打头、咬手、撞桌子、撞椅子、撞墙壁、捏大腿、拍打胸腹等自伤行为,有时还会情绪失控,大吼大叫,不仅对其身体造成了伤害,而且严重干扰了教师的训练节奏,不能正常完成教学目标,也不利于自身的社会化发展。

2.研究方法

(1)行为观察记录表(ABC)

新一轮课改更加关注利用几何课程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以基本图形为载体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这里,虽然在语言表达上有一些变化,更加关注“过程”,注重发展学生认识和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但本质上还是以几何知识为载体,使学生在掌握双基的过程中发展相关的能力.笔者认为,在确定几何课程的教学目标时,还是要注意发挥几何的独特育人功能,更加注重几何直观、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采用ABC行为观察记录表对李某在感觉统合课、精细课、语训课、生活自理课、字画课上的自伤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如表1所示。同时对个案进行了800次的自伤行为功能评量(见图1),从表2中发现满足刺激(57%)是其主要功能,紧随其后的是逃避任务(28%)。同时在前期的观察中,记录个案的喜好,作为实验中的强化物,以便对后续实验进行干预。如:喜欢红颜色的物品、喜欢撕纸、喜欢荡秋千、喜欢滑动手机解锁,喜欢得到的口头鼓励是“真棒”“好样的”等都可以作为目标儿童干预阶段的强化物,通过采用积极行为支持转移李某的注意力,以此来减少自伤行为发生的次数。

表1 行为观察记录表

图1 个案行为观察记录表评量结果

表2 李某自伤行为观察结果分析

(2)行为动因评估量表

根据Durand的《行为动因评估量表》(修订)对教师进行访谈,行为动因评估量表将行为动因归结满足刺激、逃避任务、寻求关注、获取实物四个维度。该量表共16个题目,从0分(从不这样)到6分(总是这样),采用七级计分,得分较高的功能即为问题行为的功能[5]

对李某进行2周的基线观察,12周的实验干预,采取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目标主要是预防先兆行为,减少行为发生的动因[6];发展替代性行为;强化正性行为,消退自伤行为等,具体的干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部领导矫勇、董力、胡四一、刘宁、蔡其华、周学文,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武警水电指挥部副司令员李贵,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出席会议。矫勇作总结讲话,董力就加强水利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讲话,周学文作《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的说明。

表3 李某自伤行为动因评估量表得分

综上发现,影响个案李某自伤行为发生的动因依次是满足刺激(57%、5.5分)、逃避任务(28%、4分)、获取实物(10.5%、3分)、寻求关注(4.5%、2分)。

3.研究设计

采用倒返实验设计,又称为A-B-A-B设计,它是应用行为分析法实验设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设计模式,旨在研究某行为与实验处理的因果关系。第一,在A1时期观察记录个案自伤行为发生的次数作为基线水平;第二,在B1干预时期,对个案李某的自伤行为进行准确测量;第三,取消实验干预,让个案恢复到A1时期,观察测量个案自伤行为的表现;第四,恢复期重新引入实验处理,再次测量个案自伤行为的表现,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在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除了周六、周日,笔者在康复中心做全天的观察,对被试李某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正式实验过程中,对李某进行了54次观察,每次随机抽取连续的30分钟作为观察和干预的时间段,其中在A1基线期,即不进行任何干预时观察2周;B1处理期12周,采取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对个案进行干预,对李某自伤行为发生的变化及时记录;A2倒返期,观察撤除行为矫正干预策略后,研究对象的行为变化;B2再次处理期,观察再次介入实验处理后李某行为的变化。最后在每次观察过程中随机抽取出连续的30分钟时间作为观察和干预时间段。其中基线期A1为12次、干预期B1为16次、倒返期A2为12次、再干预期为14次,且将每次自伤行为发生时间次数及诱发自伤行为的情绪动机记录在A-B-C观察记录表上。

(1)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则AD____BC,AB____DC(填位置关系)若AD∥BC,补充条件____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4.干预方案及实施

表3显示,李某在满足刺激方面平均分是5.5分,比其他功能得分要高很多,由此可见满足刺激为其主要功能。

(1)前事控制策略

在具体观察中,得知个案李某在受到某些特殊刺激时,通常以撞门、撞桌子、撞椅子等行为来满足感官刺激或者逃避学习任务。这时需要与康复教师及监护人共同商讨方法和策略,以此降低个案自伤行为的发生,如把课桌椅、墙角贴上防撞条,把教室里的危险物品提前拿到个案接触不到的地方,选择安全的教具等。当个案李某出现先兆行为时,立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或选择物质性奖励、活动奖励等终止其行为的发生,也可以要求家长参与,采用消退策略。针对个案自尊心较强,当被批评时经常会出现以满足刺激、逃避任务等为主要功能的自伤行为,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选择一些适合个案发展程度的内容,然后再用简洁的指令让个案完成,只要他努力去做,就要及时给与奖励,避免他产生不良的情绪;也可以使用图片等形象性的教具,如在个案旁边贴高兴的图片,并配有“上课我不要发脾气”等等,这样可以通过视觉提示策略提醒上课该怎么做,以降低难度,防止自尊心受伤而发生自伤行为。当个案寻求关注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与关注,引导个案做出适当行为,并对适当行为进行口头表扬及物质奖励,让个案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关爱、关心,从而避免因寻求关注而发生自伤行为。

(2)后果控制策略

本文区域经济增长中的GDP总量、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回归式产业转移所在县市2018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省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所回顾的2017年经济发展情况,回归主体的信息来自于2017年各县市的新闻报道、网络搜索等渠道,通过手工收集汇总,着重选取了220多个样本,考虑到样本缺失和有效性,通过筛选和剔除最终确定样本容量为202个。数据的统计性描述如表1:

(1)重视行为发生原因,减少强制性措施

被试李某自伤行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刺激和逃避任务,在教师要求某项作业或者自己需求不被满足时发生较多。在干预之前,个案很难较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干预期间,根据被试的能力水平,当个案不配合时,采取注意转移策略,如教师可以选择个案喜欢的颜色、物品来吸引他的注意,将他的注意力从通过自伤来获取满足刺激和逃避任务上转移到玩耍他喜爱的物品上,缓解他的不良情绪;当个案出现自伤行为时,还可以选择个案喜欢的游戏,如数数、拍手、绘画等等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个案自伤行为的发生。

二、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个案自伤行为发生的数据分析,本实验对个案进行了54次观察,针对诱发个案自伤行为发生的动机“满足刺激”“逃避任务”“获取实物”进行了ABAB倒返实验干预,因寻求关注而发生自伤行为次数较少,故未对其进行干预。实验结果如下:

图2 个案为“满足刺激”所引起的自伤行为干预变化曲线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图2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A1阶段,个案的自伤行为发生概率很高而且呈现出很大的波动,平均在35次左右,在干预期B1阶段个案的自伤行为发生次数有了明显的减少,低于A1时期。而在A2实验的倒返时期个案的自伤行为发生概率有了明显的回升,特别是在干预期B1结束后几乎呈现直线回升,但峰值仍低于基线期A1,最后进入B2再干预期,个案的自伤行为发生次数减少速率较B1时期变得更快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再干预期的后期自伤行为发生的次数虽然不大但有明显波动。总之对个案采取的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在改善自闭症自伤行为的发生概率上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根据图3信息显示,在未进行干预的A1时期自伤行为发生次数维持在17次左右,在使用增强物对个案进行注意力转移之后,发现个案的自伤行为发生数量在B1、B2时期都有所减少。虽然在第一次干预后的A2时期自伤行为的发生次数有所回升,但较A1时期还是有所改善。特别是在干预的B2时期目标儿童的自伤行为发生次数较A1的未干预期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可见积极行为支持干预策略对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减少起到了显著作用。

图3 个案为“逃避任务”引起的自伤行为干预变化曲线

根据图4所提供的信息,相较于图2、图3,由于因“获取实物”而引起目标儿童自伤行为发生的次数较少,数据整体变化显得很大,但在变化趋势中还是能够看到干预前后自伤行为发生的次数有着明显的变化。首先A1、A2时期的整体变化趋势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B1、B2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次B1、B2中的变化辅助线整体水平低于A1、A2,所以采用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对个案自伤行为的发生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

通过观察分析个案的具体情况,发现李某通常出现面部痉挛、晃动头部、晃动手臂、大声叫喊等行为,即时打断或中断此行为所产生的增强效果,此方法就是反应中断法。[7]当个案出现较轻的自伤行为时,教师不予理睬,即采用消退法,并要求其继续进行训练任务,同时告诉他不执行老师指令的后果,直到完成即时给与奖励,此过程要密切关注自伤行为的升级。[8]也可以采用差别强化法,准确使用强化物,严格把握替代性行为。当个案被批评和要求某物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加重不良情绪,进而容易产生满足刺激、逃避任务等自伤行为,这时教师和家长要转变教学方法,避免使用惩罚法,而是采取措施帮助他,争取让个案进行适当行为而忽略自伤行为,研究中可以运用拍手、玩橡皮泥、撕纸、拧瓶盖等与自伤行为不相容的行为训练。教师也可采取示范性教学,通过影视录像、故事示范等,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做给他看。当个案出现较严重撞击硬物、抓脸、打头等行为时,教师要及时阻断其自伤行为,并保持冷静的态度,以免发生危险。

图4 个案为“获取实物”引起的自伤行为干预变化曲线

本研究通过与相关人员交谈、个案的老师填写功能评量表及直接观察,采用这些方法对个案进行功能分析。通过搜集资料和分析整理,结果发现李某自伤行为的主要功能为满足刺激、逃避任务、获取实物,少部分功能是寻求关注。功能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前事控制策略、后果控制策略、注意转移策略)对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干预成效。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法中的倒返实验设计,对自闭症患儿李某进行54次的实验观察与干预,干预成果是以个案的“自伤行为发生的次数”做分析,将所得资料整理分析,获得如下实验研究结论:

(1)采用功能分析可以找出自伤行为的功能

通过12周的干预,李某的自伤行为明显改善,不会无缘无故地敲击硬物,打头、打脸、咬手等自伤行为。由于个案一直在康复中心进行训练,在后期追踪中教师发现个案李某因为满足刺激、逃避任务、获取实物等发生自伤的行为明显减少,虽然偶尔有反复,但是频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再加上教师的及时指导,保持效果良好。研究表明积极行为支持策略能有效减少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家庭生活状态,对个体、家庭、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2)积极行为支持能有效减少个案的自伤行为

本研究以功能行为评估结果为依据,对个案李某采取积极的行为支持,选取前事控制策略、后果控制策略、注意转移策略等,尤其是注意转移策略的使用,降低了自伤行为的发生频率,并提高了个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从总体上提升了干预的有效性。

(2)关于社会贸易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的研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交换关系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提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自来的魔鬼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各种交换关系,如商人与生产者、资本家与资本家、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等各种交换关系都有深刻论述。

2.建议

自伤行为严重阻碍了自闭症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应该引起家长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处理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3)注意转移策略

《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段,也可以进行长句变短句比较训练,让学生分析“黝黑”“瘦削”“褪色”等词语分别描写了他的哪些方面。

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发生都存在特定原因,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自伤行为,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行为发生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同时,不能盲目的采用强制性措施来抑制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否则会激起他们的反抗情绪,从而不利于自伤行为的改善。

长期以来,环境保护部门偏重对城市及工业点源的污染防控,农业部门更注重对农业生产的管理调节,虽然住建、卫生等多部门有项目,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缺乏统一部署。整合各方力量的行动计划,本身就是一个突破。

(2)选择适宜的干预策略,引导患者主动参与

项目前期管理主要包含前期策划、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等环节。在各环节的管理过程中,应运用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甲方的基建部门作为具体管理机构,应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全部情况,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和高标准实施。甲方前期有效的管理是后期规范施工的基础,也是最终验收通过的大前提。本文通过对甲方前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方面进行分析,为甲方基建管理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

每个自闭症儿童都具有个体差异性,相同行为问题的产生原因各不相同,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儿童的独特性采取适宜的干预策略及方法,如本研究中对个案采取前事控制策略、后果控制策略及注意转移策略等,从而能有效减少个案自伤行为的发生。但相较于本研究个案比较被动,很少主动参与到干预中来,注意转移策略有效的提高了个案主动参与的能力,从而便于干预的进行。

显然,这种聚合轴上的“选择”与“被选”揭示的是底本与述本之间潜在的且无法穷尽的替代之可能性。无论是底本中材料的取舍还是再现方式的“选择”,所最终呈现出来的述本都只露出冰山之一角。如果将底本与述本之间的“双轴关系”结合可能世界理论,则可以发现底本存在于无边无界的“可能世界”。而述本则是“三界”(实在世界、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混合所形成的文本形态。因此,从“跨世界通达”这一理论视角来看,“底本”指涉的是可能显现(但不一定显现)的可能世界之素材与再现方式集合。而“述本”指涉的是显现在“三界”之中的叙述文本。

(3)培养个案的其他兴趣,发展适当行为

在实验的干预过程中,研究者采用个案喜欢的强化物,能够很好的转移个案的注意力,但时间久了,个案会更加沉迷于此类物品,会更加忽略社会中的其他事物。因此,在干预过程中,适当的介入相似物品,逐渐培养个案的其他兴趣,并发展适当行为,有助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

参考文献:

[1]许家成,王勉,向友余.关于中国智障者生活质量的分析研究[J].中国特殊育,2004(8):41-45.

[2]孙立双,韦小满.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的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62-67.

[3]杨晓玲.儿童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的矫正[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贾婵娟.积极行为支持在儿童早期干预过程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1):162-163.

[5]肖艳林,余芬.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干预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版),2015(12):46-51.

[6]黄伟合,贺翠中.功能性行为评估与干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230.

[7]钮文英.身心障碍者行为问题处理:正向行为支持取向[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1:259.

[8]吴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A Case Study on Self-injury Behavior Intervention in Autistic Children

XIU Yun-hui
(School of Teachers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Bijie,Guizhou551700,China)

Abstract: Self-injury behavior seriously affects th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of autistic children,which is an urgent problem.The study adopts the observation method and the ABAB design of the single trial return experiment.With the support of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tervention,the reasons of the self-injury behavior of the target child is observed and analyzed,and th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are chosen to train him.The results show that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self-injury.To improve the self-injury behavior of autistic children,we propos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auses of behavior,reduce the use of compulsory measures,choos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and guid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individuals;develop other interests in the case and develop appropriate behavior

Key word: Autistic Children;Self-injury Behavior;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Attention Distrac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G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39(2019)02-0106-07

收稿日期: 2018-08-29

基金项目: 贵州省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项目编号:黔学位合字ZDXK[2015]19号;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级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编号:2015XT007。

作者简介: 修云辉(1985- ),女,辽宁朝阳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责编:郎 禹 责校:明茂修)

标签:;  ;  ;  ;  ;  

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