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水务局
摘要: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结构的安全问题是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上看,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建筑企业相关负责人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整体上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本文将通过对建筑安全性的定义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建筑设计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隐患;措施
0引言
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加快,城市建筑数量和种类也与日俱增,建筑行业处在稳步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对建筑物功能和外观多样化的要求。这些外界因素要求建筑结构设计行业,应进行科学的结构设计以此来保障建筑安全,从而真正满足建筑行业和城市发展的整体需求。目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仍存在抗震能力低,建筑结构设计不科学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建筑物在实际使用中出现安全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从一定程度上对设计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建筑设计研究者要立足于当前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巧妙结合建筑结构设计相关规定和要求,增强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度,提升抗震能力。
1建筑安全性的定义
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其中涵盖多种学科性内容,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水平,举例来说,在进行建筑安全性能计算过程中,需要设计要建筑物承载力以及建筑学相关公式,并且建筑的结构以及组成构件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才能在一定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保证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确其具有高效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建筑设计前,必须要对建筑物承载力进行准确计算,确保建筑物位置、形状以及大小符合建筑施工相关标准。
除此之外,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建筑的材料性能进行充分考虑,并且严格把控施工数据测量方面的信息内容,同时也要对施工的气温、季节以及气候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2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前期勘察不到位
图1建筑物沉降观测
目前,国内大多数项目在前期勘察方面工作力度不足,由于成本原因,在勘察时将钻孔布置间距设的较大,加之勘察人员工作不到位,后面的勘察报告上数据只能胡编乱造,这样不能准确地反映软弱土层土质情况。此外,加上原有的局部土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为之后的结构设计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上部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地基的沉降情况,如果地基为软土地基,则要考虑进行加固设计处理。如果建设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地段,还要考虑到地震引起软土液化情况,需要加强抗震设计等。例如,在笔者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过这类情况,某拟建建筑物处在沿海城市的内陆地区,前期勘察时第四系土层分别为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强风化黄岗岩和基岩,根据勘察报告设计院未给出科学合理的地基加固方案,只是简单的堆载预压处理,但是后期建筑物盖到六层以上,基础发生了较大的沉降,沉降数值如表1所示,后来钻孔发现部分区域存在淤泥质土层,并测得沉降量如图1所示。
表1 堆载预压和六层之后的沉降对比
2.2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整个建筑施工安全性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由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量相对比较大,并且设计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同时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所包含工程数据量也相对比较大,相关设计人员结合相关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大量的工程数据运算,由于建筑设计对于时间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时间成本。有些建筑施工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建筑设计时间,往往采用简化结构设计的方式,对建筑相关计算进行一定的忽略,而且根据以往的工程设计的相关经验进行工程结构设计;或者是对建筑物的美观度作为其重点考虑对象,而对建筑的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将会导致整个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以及安全性能达不到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
2.3结构的抗震能力不足
建筑结构设计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抗震能力。一些不科学的设计行为都会导致抗震能力的不足。例如:在某些企业为了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以减少钢材使用、减少混凝土结构用量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开支、节约成本的目的,进而提高眼前的利润空间。企业往往只注重片面利益,这种不当指挥使建筑结构的主体性下降,使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无法抵抗很大的外界震动,更甚者连小于设计强度的震动也都会使建筑物不稳定,无法保障建筑安全。企业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观念给建筑结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不少企业认为抗震就是抵御地震带来的威胁,而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里我们所说的震,包括一切外力对建筑物产生的震动。如果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做考虑,这种主观上的刻意疏漏会导致由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不足所带来的严重安全问题。
3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安全性的方法
3.1加强前期勘察工作
在建筑结构整体设计时,不管是针对安全性设计还是对建筑各部分设计,都要在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在安全设计施工中要考虑地质条件、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同时对测点布置、钻孔深度、精密测量设备有了解到位,确保每一步都能准确。只有确保每一个细节的完整性,才能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安全。
3.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进行加建筑结构涉及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国家的相关的设计标准,而且还要将设计技术有效的融入到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先进的设计软件逐渐引进到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因此,建筑结构相关设计人员要在确保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视这一新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工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
3.3提高建筑设计的抗震意识
建筑设计能否有效抗震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安全性,就要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保证在具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创新型的思维模式。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精益求精,拒绝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对建筑设计的每一部分都精心设计,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与实际要求相结合,积极反思、总结,在不断的改进中提高专业能力。
3.4先进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也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变得更加复杂,难度也会随之变大。新兴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拓宽思路,一些计算机虚拟模型软件的使用,也使得设计更加立体化,从二维设计延伸至三维,如BIM设计平台(图2)。专家决策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新兴技术,可以辅助设计人员通过数据、模型等进行科学的运算。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并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然而这也要求设计人员需要从基本知识的掌握发展到需要对知识有效的拓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程量比较大,所涉及的内容多,并且工程相关数据信息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形象以及信誉度,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敏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5(2):102~103.
[2]申昊源.浅析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房地产导刊,2014(30):180~181.
[3]徐宜,丁勇春.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J].江苏建筑,2010(9):139.
论文作者:董庆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安全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