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控电源柜输出电流波形分析及处理方案论文_陈善安,唐松明

陈善安 唐松明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572700)

摘要:棒控棒位系统作为压水堆电站最重要的控制反应性的手段之一,在功率调节、温度调节、紧急停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证控制棒的正常动作及正常显示尤为关键。

关键词:RGL棒控棒位系统;DCS 通讯

1 系统概述

棒控系统是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的电源控制装置,是用以调节反应堆功率的最重要、最灵活的手段。其作用是提升、保持和下插控制棒束,按预定程序启堆、停堆;停堆断路器打开后,驱动机构动力电源被切断,在重力作用下,所有停堆棒和调节棒都迅速(约2秒)掉入堆芯。

2 棒控电源柜输出电流波形不符问题处理

2.1 事件描述:

在执行规程《CJTP1RGL51 控制棒驱动机构带棒步进试验》前进行棒束运行时序测量时发现电源柜输出电流波形不符合设计标准。最为突出的缺陷出现在每束棒的提升波形上,传递保持卡件也偶尔出现。故障现象见下图:

就提升线圈或传递线圈在提升时序上分析,故障均发生在大电流转入小电流之后,提升线圈大电流实现提升动作,而转入小电流之后提升线圈由动作转入保持状态,也就说提升线圈已完成一个完整的提升动作,此时,电流突然给一个峰值超过小大电流之间值的50%或以上的脉冲,提升线圈也无法再提升,只能导致磁性更为强烈,即对线圈照成一定的冲击,因此目前的电流时序波形长久使用可能影响线圈的工作性能。

而保持、传递线圈与其钩爪动作相关,当驱动杆需要进行传递动作时,传递、保持钩爪需要交替吸合或保持,在交替过程中需要大电流进行更为可靠的交替工作,之后方进入保持状态,即转入小电流,但是处于一个吸合状态。因此可以说大电流转小电流期间出现该脉冲仅可能导致对线圈的冲击,而目前故障波形中同样存在零电流毛刺峰值严重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有可能导致传递钩爪不按照预定规则动作,造成滑棒或驱动杆刮伤等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

2.3 事件描述:

根据RGL卡件原理图分析故障与电源柜的下限幅设置有关系,就厂家步参数修改方案:

下降沿:0.5→0.85(V)

偏置:-7→-7.1(V)

三角波:3.6→3.5(V)

就以上参数修改方案进行尝试,波形零电流时干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少,但是依然存在,且毛刺峰值依旧超出标准允许值,置于就大电流转小电流时存在脉冲的问题没有取得成效,期间也采取各种测试方法,依然没有成效。

最终在卡件内部监测各节点的波形时发现存在干扰的现象,通过在移相卡件和调节卡件分别增加1000pF和680pF,显示提升波形和下插波形如下:

已经消除了抖动和毛刺,设计确认满足要求。目前全部电容已更换完毕。

2.4 后续跟踪:

1号机组处理完毕之后,要求更新图纸及相应的分析报告;

将所有SE、SO备件出库增加电容;

2号机组的电容添加需要厂家保证物料及时到厂并更换。

作者简介:

陈善安,工程师,维修处,现从事仪控维修工作;

唐松明,工程师,维修处,现从事仪控维修工作。

论文作者:陈善安,唐松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棒控电源柜输出电流波形分析及处理方案论文_陈善安,唐松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