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论文_张玉红

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论文_张玉红

张玉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辽宁鞍山 114011)

【关键词】产后出血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227-02

产后出血是指: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仍然是现代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人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发现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的关键是产后仔细观察、及早预防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为产妇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现将我院在产后出血护理方面的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生产的产妇共1635例,发生产后出血患者41例,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5%。外院生产以产后出血转入我院18例。产妇年龄19~45岁,平均32岁。本组59例产妇出血中2例为双胎妊娠,其余为单胎妊娠。分娩方式:剖宫产37例,顺22例,初产妇47例,经产妇12例;产后出血发生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2?h内,持续出血量超过500?ml,最多者3000?ml;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46例,胎盘因素4例,软产道损伤2例,妊高症3例,子宫先兆破裂2例,子宫下段不全裂伤1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我科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孕前、孕期检查,强化健康意识,医务人员对于孕产妇加强监护管理;(2)加强心理护理;(3)推广导乐陪伴分娩,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对第三产程进行积极管理;(4)产后出血的抢救;(5)做好产后护理;(6)降低剖宫产率。经积极抢救与护理无一例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护理

2.1 ?一旦发现产妇产后出血,针对产后出血原因的处理,立即组织全科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迅速有效用套管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补充血容量、纠正体克、把握抢救时机的同时,应用官缩裁,按摩子宫,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尿量等情况。

2.2 产妇取平卧位。必要时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气吸入,流量为3—5L/min,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发生。

2.3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及时处理。一边抢救一边寻找出血原因。有效止血。作好各项检查,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准备工作。

2.4 宫缩乏力用按摩法。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按摩过程中将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宫缩,达到止血目的;对宫缩乏力。静脉点滴催产素,加强宫缩。如仍继续出血,舌下含服1米索前列醇(或2粒塞肛)。

2.5 迅速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及实验室检查。留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会阴冲洗2?次/d,保持外阴清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6 加强生活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休克者禁食。协助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减少阴道流血量[3]。

2.7 严密观察产妇宫缩情况,予宫底高度,子宫硬度,阴道流血量及血压、脉搏、呼吸,面色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8 心理护理:大多数产妇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过程同时,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细心、热情,消除其紧张心理,保持镇静,积极配合治疗。对子宫切除的患者,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要求他们协助医护人员做好产妇的心理支持,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心理上的问题[2]。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重疾病,其发病急且凶险,观察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严重危害产妇生命安全?[3]。在抢救产妇大出血过程中,我们的体会: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在产妇产后24h内,应执行特别护理及密切观察。不可忽视每一个观察环节,及时测量血压,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准备抢救物品。消除大出血的潜在因素及隐患。随时掌握产妇的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使每一个产后大出血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抢救治疗,这是保证产妇安全的关键。但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相互配合、反应快捷,做到急而不乱,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妇转危为安。产后大出血抢救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出血原因及时处理。而及时地发现产后大出血主要依靠医护人员认真的临床观察。因此,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是当今产科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剖宫产后的患者,除子宫出血外尚有伤口出血,产后出血的危险更大,止血困难。因此必须掌握好剖宫产适应征,做好剖宫产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尽可能地降低剖宫产率,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225。

[2] 洪水玲,张缨,杨晓春,等.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04。

[3] 孟莹.产后出血36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 14(22):64-65。

[4] 梁娟,王艳萍,朱军.我国产科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42-444。

论文作者:张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论文_张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