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鲁香萍, 李朝霞, 王冬梅

栖霞市人民医院 山东栖霞 265300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接诊的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33)与参照组(n=3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而并发症总发生率则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介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与康复。

【关键词】介入护理;脑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接诊的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33)与参照组(n=33),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20例,最小年龄为49岁,最大年龄为88岁,平均年龄为(64±3.19)岁,包括4例颅内动脉畸形,10例脑梗死,19例脑动脉瘤;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4例,男性19例,最小年龄为48岁,最大年龄为87岁,平均年龄为(64±3.37)岁,包括3例颅内动脉畸形,9例脑梗死,21例脑动脉瘤,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产生。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血管疾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②满足介入手术治疗条件的患者:③患者本人与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积极配合。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即:常规术前准备、术前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术后生命体征与病情监测、病房护理。

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介入护理干预,即:①心理护理,术前由我院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并尽量满足,同时告知患者介入治疗的详细步骤,使患者明确了解介入手术治疗的优越性与安全性,从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②规避诱发、加重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指导,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剧烈运动。同时告知家属减少病房探访次数,防止患者过度劳累或是情绪发生波动;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④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协助医生摆放患者体位、连接各类引流管,并严密监视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变化;⑤股动脉穿刺护理,治疗结束后,一处动脉鞘管,按压动脉穿刺点10min,再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待包扎结束后,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穿刺肢体足背的动脉脉搏、色泽、温度等情况,以了解是否发生血运不良;⑥并发症护理,治疗后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每天按摩患者的制动肢体散3次,每次20min,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并遵医嘱按时给予患者预防血管痉挛的药物。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研究的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数据予以计算处理,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以(%)的形式表达,并给予卡方处理,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病情进展速度相对较快,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展至病情高峰,部分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后会遗留失语、偏瘫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导致患者自身独立生存能力降低,这不但会对患者自身的生存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会给患者的亲人、家庭带来负担[1]。另外,由于脑血管疾病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所以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干预作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服务,其在介入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中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但因其对该疾病的护理缺乏针对性,所以护理效果也是不太近乎人意[2-3]。而介入护理则通过心理护理、规避诱发-加重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指导、股动脉穿刺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性的完成了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有效的提高了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4-5]。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而并发症总发生率则高于研究组患者。说明,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介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与康复。

参考文献:

[1]马春梅.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2):284.

[2]杨志华,苏艳,米云娟, 等.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病人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0):3896-3898.

[3]李洁.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6):126-127.

[4]李晓梅,李燕.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4):150-151.

[5]杜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脑血管病造影及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11):176.

论文作者:鲁香萍, 李朝霞, 王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鲁香萍, 李朝霞, 王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