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论文_卢艳绒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论文_卢艳绒

西安市鄠邑区水务局 陕西省西安市 710300

摘要:如今,生态建设理念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河道治理是城市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符合新时代生态建设的理念和需求。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地探讨,从生态设计理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工程措施,以给业内有关人士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生态水利措施;河道治理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各种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来改善河道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河道水流的效果。通过对生态河道治理也能够改善城市内部水循环,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在对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措施积极解决在河道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促进河道治理的整体质量。

1、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1.1河道治理难度大

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河道周边的居民为了自身的便利,在河道中随意的倾倒垃圾或者是通过开采河沙的方式来破坏原有的河道,有的为了自己的方便,在河道中放置障碍物,通过混凝土等方式拦截河道迫使河水的流向发生变化,导致河道受到影响。

1.2河道生态系统受损

在很多区域由于河道受到混凝土的拦截,导致无法与其他的水源进行交换,造成河道中的水资源无法形成自净,而且很多的河道为了可以降低污染,往往会利用城市自来水管道中的水冲污,这样的措施只是减少水体污染的数量,没有对水体内部的污染进行解决,甚至还会导致水体负担加剧,造成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1.3水质污染问题严重

当前多数的河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了较多影响,由于对河道的过度开采以及垃圾的倾倒造成水污染非常严重,超出了河流自净的能力,也无法满足河道治理的整体效果。

1.4城市周边水环境受污染问题严重

一直以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管理,导致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受破坏的问题无法及时的解决,也没有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样就造成河道内部的水生物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河道内部的生态系统,而且也会造成河道水流受污染的问题加剧。

2、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运用的现状

生态水利作为人类发展到高度文明的独特产物,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以生态方式对水资源的一种利用,其核心主旨就是在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的水利建设,从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显然,生态水利不得不在统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水利建设。探究目前生态水利应用在现代河道治理的现状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河道断面形式单一。例如河流横断面是指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称之为该处的横断面,在现实情况中,人们过分看重河道的作用,缺乏对河流断面形式的选择的重视;其次,水利材料和结构呆板。近些年为了克服河道的行洪速度水土流失保持问题,我国河道水利大多采用凝土和混凝土制品。最后,易破坏河道的生态系统。现在我国在建设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材料与水都会产生生化反应,其对河道水利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3、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3.1修复周边河道生态功能

一是河道四周的生物系统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在修复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修复河岸植被,因地制宜地栽培一些植物,达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二是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进行河道形态修复,为当地提供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三是要完善生态环境,加强对河床的监管,做好风险预防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改造硬化的河床,为生物繁衍提供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改造河道护岸,防止河道被侵占。为了更好的发挥效果,也可以采用植被为护岸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对污染源处理工作的重视

污染源处理工作与河岸生态设计紧紧相连,做好污染源的处理工作是实现河道生态设计的根本保证。因此,政府部门要以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突破原有截污工作的局限性,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及早发现和识别风险,建立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形成一种约束机制,由政府统一管理,把风险在变为实际的损失之前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水平。

3.3河道护岸的生态设计

目前,河道护岸主要采用人工生态和自然生态的设计相结合模式。人工生态致力于河道的美观性建设,同时修护河道坍塌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河岸较窄且水流湍急的河道建设工程,这也对护岸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自然生态则致力于河道的生态实用性建设,依据基于当地特色的治理目标和要求,灵活选择种植材料和护岸方法,逐步提高周边地区的生态质量。生态护岸措施一般应用于较宽的河道当中,以草皮护坡为主。

3.4加强生态网络建设

河道与周边环境是一个生态环境的整体,所以在对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完善,通过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之后,能够构建整个生态河流的环境体系。在生态网络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河道周围的所有生态环境全部融入其中,保护生态平衡。尤其是在治理河道水土流失的问题上,必须要对河道生态系统进行充分的协调,应该利用现代化的监控手段,对生态网络的不同网格进行监控,一旦出现生态环境污染的现象,就必须要立即的进行处理,有效提高河流治理的整体质量。

3.5保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综合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来说,要想实现多个功能的整合,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学、经济学、生态学、水文学、工程力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综合运用,保证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设计前提,保证整个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由于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影响。所以在设计之前必须要加强对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保障水利工人们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凝聚河道综合治理力量,为提高河道综合治理质量奠定基础。

3.6根据河道污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第一,工业废水。持续优化工业废水进化后排放标准,依据新时期河道污染与净化保护难度,加大工业废水违规排放惩处力度,积极践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原则,联动环评机构、执法机构、河道治理机构等职能部门,建立河道综合治理机制,确保工业废水合规排放,避免其对河道造成污染。第二,生活废水。在人口密集的河道附近建立生活废水集中回收处理站,惩处生活废水随意倾倒行为,严抓“野泳”“野浴”及在河道内洗涤衣物等污染河道的不良行为,降低生活废水对河道的污染。第三,城市建设。在建筑工程外侧搭建围护结构,围护内部的建设耗材不可堆放在围护结构外侧,更不可随意倾倒在河道内,建筑废料需及时依据规定处理,地方政府需站在生态环境及地区长久稳健发展的角度,客观权衡填充河道的利弊,确保城市建设发展决策同河道综合治理不存在冲突。

结束语

河道的治理,最终需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传统的河道治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治理需要,必须要提升河道治理的水平,更好的利用生态水利的治理方法,逐渐改善河道治理效果,确保实现环境的保护。在进行现代河道治理的时候,需要综合的应用生态水利的技术,坚持生态原则,提升水利的稳定性,发挥出生态水利的合理设计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璞.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09):68.

[2]冯志博.生态水利工程在农村中小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核心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1):129-130.

[3]刘灿钦,张凯.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居业,2019(03):171.

[4]宋燕琴.生态水利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3):47-48.

论文作者:卢艳绒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论文_卢艳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