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还是开放:心理治疗中的困境_精神疗法论文

隐藏还是开放:心理治疗中的困境_精神疗法论文

隐藏还是开放——心理治疗中的两难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治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03)06-0105-04

从Freud开创心理分析理论一个世纪以来,心理治疗家一直致力于挖掘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开放”被认为是当事人减轻有害的情感负担并获得理解的途径。但是,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研究开始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当事人越“开放”,对治疗越有益。因为,对于当事人来说,高度的开放存在着一个问题,当他们说出自己的隐私或一些让人反感的事情时,就建立了一种讨厌的自我意象,把自己置于被人厌恶的危险之中。Kelly因而提出了心理治疗中的自我展示观点(self-presentation view of psychotherapy),对传统的心理治疗理论中鼓励当事人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的做法提出质疑。[1]在心理治疗中应该允许当事人有所隐瞒,还是鼓励当事人完全开放自己的内心?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指当事人在治疗中袒露自己的思想、情感、感觉或目的等。许多治疗家和研究者都认为暴露是心理治疗的核心,应该鼓励当事人暴露他想要隐瞒的私人信息。[2]很多心理治疗技术都定位于促进当事人的自我暴露,比如,治疗者有时用“空椅子”技术引发当事人的自我暴露,在这一技术中,当事人想象他希望向其倾诉的对象正坐在一张空椅子中,然后对着这张椅子倾诉,但如果这个人真在那儿,他就会觉得讲这些话是不安的。[3]在当事人的各种反应中,暴露被认为是好的心理治疗最可靠的指标,因为它有利于治疗者和当事人找到问题的症结。

但是,是不是当事人越开放,治疗效果就越好呢?关于当事人的暴露与其心理促进率之间关系的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果。比如,Wexler和Butler根据临床经验指出,在治疗中不投入的当事人自我表露得很少,他们没有透露对治疗成功很关键的一些信息;积极参与治疗的当事人则乐于进行自我暴露。[4]最近的一个消费者报告调查了4000名参加心理治疗的当事人,结果显示,能开放自我,甚至是暴露痛苦经验,又能与治疗者建立起一种真正的治疗关系的当事人更容易在治疗中得到进步。[5]但是,Stiles研究表明,当事人暴露量的比例与三类评估人(当事人、治疗者以及独立评估人)对其治疗深度和价值的评估没有相关,而且暴露过多的情况(相对于通常水平)还被评价为是粗率、不愉快、困难和危险的。[6]相似地,Sloan等研究发现,经过一个人际关系和认知一行为的联合治疗阶段,当事人在该阶段中暴露量的百分比和症状改变分数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1]Stiles等还发现,在一个认知一行为治疗阶段中,当事人暴露量的增加与其抑郁的增加显著相关。[7]

从以上研究结果来看,当事人适当的自我暴露对心理治疗也许是必要的,但暴露过多则可能是不妥的。

二、自我隐藏

在心理治疗中,当事人常常会向治疗者隐瞒一些私人信息,这些私人信息可能包括一些思想感受、过去经历,以及在心理治疗中产生的对治疗者的怀疑和不满等。

(一)秘密。Hill等调查发现,即便是与治疗者保持着很好的关系,还是有大约半数的当事人向治疗者隐瞒了一些事情,隐瞒的内容主要包括性、失败的经验和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如果与治疗者分享这些秘密,会使自己感到害羞或尴尬,或者引起治疗者的反感。有趣的是,当事人进行心理治疗的时间长短与其保持秘密的多少无关。[8]

(二)负面反应。另一些研究则涉及到当事人对治疗者的负面反应,比如,Rennie的定性研究发现,虽然私底下对治疗者感到怀疑或不满,当事人还是表现出合作和友好。当事人不愿暴露这种负面反应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不配去怀疑专家,或者害怕批评会影响他们与治疗者的关系。[9]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当事人的自我隐瞒会不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呢?人们担心,只暴露正面经验,隐瞒负面经验会使当事人感到不真实,觉得被接受的仅仅是自己的面具,而不是最真实的自己。尤其是,主动保持秘密需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而使当事人无暇顾及其它重要问题。

Kelly曾考察秘密保持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当校正了当事人的社会期望和自我隐瞒分数后(校正自我隐瞒分数是与当事人保持秘密的一般倾向相比),发现当事人在治疗中保持相关秘密与症状的减少相关。[10]

对负面反应的研究发现,治疗者觉察到当事人隐藏的负面反应,对当事人似乎是没有帮助的;而治疗者觉察当事人正面反应的能力与治疗的成功实施相关。[8]

以上关于当事人自我暴露和自我隐瞒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当事人在心理治疗中完全暴露自我,这似乎与一些心理治疗理论相抵触。Kelly提出了当事人自我展示的观点,对此作了较好的解释。

三、自我展示观点

Kelly认为,当事人经常对治疗者隐瞒自己的负面反应和某些个人信息,希望由此给治疗者留下好的印象,或者避免引起尴尬、羞耻或治疗者的反感,此即当事人的自我展示动机。[1]

传统的治疗理论认为,如果治疗者被当事人的自我展示所操纵,他们就没有足够的信息来作出合乎实际的反馈。但是,这种对自我展示的解释与Kelly的自我展示定义有着微妙的区别。前者是一种较狭隘的理解,认为自我展示是人们通过有策略地向他人展现自己来控制他人;后者是在一个更广义的情景下诠释自我展示动机。Kelly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在自觉、不自觉地控制展现给他人的形象,而随后从他人那里反馈回来的真实或想象的印象影响着人们的自我认识。[1]自我展示在这儿被看作是人们向不同的观众展现自己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根据这种广义的自我展示观点,自我展示动机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在治疗关系中出现,在与治疗者的交流中,当事人会有意或无意地试图树立一种期望的自我形象。例如,—个有恐惧症的男人可能不愿回忆起小时候父母经常将他一个人留在家里的细节,他可能会担心治疗者过分强调这些细节(一个非自我展示动机);同时,他也可能无意识地希望避免治疗者把他看成弱小和可怜的人(—个自我展示动机)。

那么,这种在治疗关系中出现的自我展示动机对治疗效果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对当事人的成长是促进还是阻碍?Kelly认为,这种自我展示可能对当事人的自我认识起着关键的作用,其过程可以描述为:当事人向治疗者呈现出期望的自我形象,治疗者给予正反馈,该自我呈现于是被强化,进而内化为新的自我概念。[10]

这种看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了印证。在社会心理学文献中,自我概念被描述为有一个相对牢固的内核,和一个可渗透的边缘。这个灵活的边界使得个体可以在一系列自我展示中作出选择,在不同时间场合可能会有不同的自我展示。社会心理研究表明,自我展示对其后的自我评估有影响,被试改变自己的自我信念以与自我展示相一致。[11]在社会心理学文献中常常以“内化”一词来表达个体将自我展示同化进自我概念的过程。Kelly认为,在心理治疗中,这个内化的过程需要两个条件:1、当事人的自我展示是他自己和治疗者都认为可信的。因为如果当事人意识到自己欺骗了治疗者,他就很难看重治疗者的反馈,因为这种反馈是基于自己的虚假表演;反之,如果当事人觉得他的自我展示是基本真实的(尽管有一些隐瞒),他就会内化治疗者的正反馈。人们可以承认自己在某方面的缺陷,但可以把它封存起来,作为个体积极自我概念的—个例外,不必反复强调它。2、观众或旁观者对当事人的自我展示起着关键的作用。旁观者的类型对自我展示有不同的影响。一般地,当旁观者很重要时,个体自我展示的动机会加强。临床或咨询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有更多的知识,当事人会认为他们是不易上当的,是可信的专家,因此,他们对当事人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当事人确实内化了治疗者对他们的好印象。[12]

四、自我展示观点对心理治疗的启示

(一)这一观点启示了对心理治疗的一个新的理解: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是一个较为短期的过程,因为这种治疗不必深入挖掘当事人深层次的问题,如潜意识冲突或压抑的记忆等。心理治疗可以概括为一种重要的、高度影响自我展示的瞬间,当当事人感到治疗者对自己有好的印象时,就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这就像是在心理治疗中的“皮格马力翁效应”。这与Elliott关于短期心理治疗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该研究发现,被当事人评价为有帮助的治疗者,是寄予当事人新的期望,能向当事人提供理解、支持,并使当事人觉得是“站在自己一边”的人。[13]

(二)至于当事人在心理治疗中暴露和隐藏的问题,Kelly并不是要鼓励当事人在自我展示中隐藏对其治疗很重要的信息,而是认为当事人应判断治疗者的接受程度,避免暴露某些使自己难堪的内容。当事人能控制在治疗中暴露什么、隐藏什么,是一种成熟健康的自我功能的表现。当事人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应付特定问题的能力,就容易导致不恰当的暴露,比如,过早暴露使自己尴尬的内容。事实上,许多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在考虑可以安全地讲什么,以及讲多少;他们常常会先暴露一些较小的问题,测试一下关系的深度,如果治疗者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他们可能会冒险暴露更大的和更重要的问题。所以,Winter指出,治疗者既需要强化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同时又必须注意当事人的自我防御,要在隐藏和开放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14]

(三)治疗者可通过角色扮演或其它练习,努力促进当事人积极的自我展示。证据表明,这对于当事人的心理成长是有利的。Rhodewalt等在一个模仿练习中,让抑郁患者以自我贬低或自我增强两种态度面谈,结果发现,模仿自我增强的患者的自我价值感得到了提高。[15]另外,Fazio等在一个实验研究中,事先问被试一些有某种倾向的问题,将之导向内倾或外倾的自我展示,结果在随后的实验中,被试就表现出了相应的内倾或外倾的行为。[16]这个结果可以用“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来解释,一旦个体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为,他就用自己的行为决定了其内在的状态,因此内化了观众期望他拥有的品质。Taylor和Brown对社会认知文献的综述获得了一个清晰的结论:特定的积极意象(包括对自己的过高估计、对控制和掌握能力的非现实的判断、对未来的过分乐观等)不仅在正常的和调控良好的个体身上很常见,而且明显地与主观幸福感、关心他人的能力、创造力、工作能力等心理健康指标相关。[17]

五、几点争议

Kelly的观点冲击了心理治疗最核心的信条——当事人必须毫无保留地开放,因此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一)Hill认为,当事人有选择地自我展示很容易误导治疗者,使之忽略掉重要问题。[18]大多数理论认为,在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治疗者能深层次地接受当事人最真实的一面,治疗者能完全接受当事人的一切怪癖和问题,是当事人发生改变的重要条件。[19]Rogers的“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20]和Trop等的“持续共情式询问”(sustained empathic inqury)[21],都是强调了解和接受整个个体,而不仅仅是只接受个体选择展示出来的积极可信的一面。

(二)Arkin怀疑,个体在自我展示时被压缩或忽略掉的部分可能对个体的自我概念有着同样重要的影响。因为受到压抑的事件有时会变得更生动、更突出,会更多地占据个人的思想。因此他建议,必要时,治疗者应鼓励当事人讲出负面事件,用一种中立的、实事求是的立场,帮助当事人重新理解这一特殊事件。[22]

总之,对Kelly提出的在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展示观点还存在很多争议,也需要做更多的实证研究。但这个观点是很有启发性的,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理论的一个挑战。它提示心理治疗家去思考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和自我展示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并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标签:;  

隐藏还是开放:心理治疗中的困境_精神疗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