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杜鑫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杜鑫

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断影像学图像,记录其各主要血管段的狭窄情况、狭窄程度等。结果 6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共检出93段血管段狭窄的情况,以LAD和RCA狭窄率最高,分别占53.33%和56.67%。其中单支病变患者35例(58.33%),2支病变患者17例(28.33%),3支病变患者8例(8.33%),以单支病变为主。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分别有55支(22.92%)、64支(26.67%)、30支(12.50%),以中度狭窄为主。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不仅操作无创、简单,而且扫描范围广、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能对冠脉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定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冠状动脉疾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64-slice 128-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received 64-row 128-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diagnosis.The diagnostic imaging images of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stenosis status and stenosis degree of the main vascular segments were recorded.Results 93 segments of stenosis were detected by 64-slice 128-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60 patients.LAD and RCA had the highest stenosis rate,accounting for 53.33% and 56.67% respectively.Among them,35 cases(58.33%)were single vessel lesions,17 cases(28.33%)were two vessel lesions and 8 cases(8.33%)were three vessel lesions.Mild stenosis,moderate stenosis and severe stenosis were 55(22.92%),64(26.67%)and 30(12.50%)respectively.Conclusion 64-slice 128-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s not only non-invasive and simple,but also has wide scanning range,fast speed and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It can effectively locate and characterize coronary artery lesions,and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64-slice 128-slice spiral CT;coronary angiography;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冠状动脉疾病指的则是因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不同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炎症、狭窄、栓塞、痉挛、走行异常以及结缔组织病变等情况,按照病变的性质不同,其可分为功能性冠状动脉病变和器质性冠状动脉病变两种,无论何种病变类型,作为机体心脏供血的重要通道,冠状动脉疾病可以对患者的心脏正常工作造成阻碍,并被认为是造成心肌损害的主要原因[1]。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冠脉狭窄、阻塞,并导致心肌组织缺氧缺血乃至坏死,在所有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占比超过90%[2],不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而且致死致残率也很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都造成严重的威脅。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图像清晰度、扫描的准确度也在不断提高,可以对冠状动脉进行清晰显像,并能对其狭窄、钙化的情况进行有效判断,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胸闷、心肌、胸前区不适、心绞痛、活动受限等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均经最终诊断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合并心房纤颤、心律不齐、频发性早搏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史或者安装过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合并碘过敏无法实施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

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患者的年龄在39~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7±2.5)岁。其中,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1例患者合并高血脂,10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

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影像学诊断资料完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生产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要求患者常规禁食4~6 h,并于检查前1 h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对其心率进行控制(保持HR70次/min),避免出现心率过快影响诊断结果。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先对其头部进行妥善固定,先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扫描范围在气管隆突下1 cm到心脏隔面下1 cm,扫描时的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0 kv,自动毫安秒,层厚0.75 mm,螺距0.22,准直128×0.6 mm,矩阵512×512。平扫结束后以小剂量对比团注试验法确定冠状动脉扫描延迟时间。然后使用高压双筒注射器经肘中静脉静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70 mL(浓度为

350 mgI/ml、注入速度为4~5 ml/s、注射量为1.5~2.0 ml/kg)、

生理盐水40 mL。注射碘海醇的同时对主动脉根部的造影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当感兴趣区的CT值达到100 HU的情况下可以触发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在气管分叉部到心底部之间,扫描时间为10~13 s,旋转时间为0.33 s/360°。扫描结束后,将获得的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行三维重建,重建层间隔、层厚均为0.6 mm。

由两名经验丰富、资历高的影像学医师对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不同方式获得的重建图像进行阅片,并对患者各主要血管段(包括冠状动脉左主干支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狭窄情况、狭窄程度等进行记录,冠脉血管的狭窄部位至少需要由两种重组方法来确定,并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确认,然后通过标尺对其狭窄程度进行量化:以冠脉血管狭窄程度≥50%作为诊断阳性标准,其中,当冠脉血管狭窄程度<50%为轻度狭窄;50%≤冠脉血管狭窄程度<75%为中度狭窄;冠脉血管狭窄程度>75%为重度狭窄[3]。

1.3 统计学方法

将得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共检出93段血管段狭窄的情况,以LAD和RCA狭窄率最高,分别占53.33%和56.67%。其中单支病变患者35例(58.33%),2支病变患者17例(28.33%),3支病变患者8例(8.33%),以单支病变为主,显著高于2支或3支病变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血管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分别有55支(22.92%)、64支(26.67%)、30支(12.50%),以中度狭窄为主。冠状动脉不同血管段的病变情况统计。

3 讨论

本文对60例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术进行了诊断,共检出狭窄血管段93段的情况,以LAD和RCA狭窄率最高,且总体上以单支病变为主。在狭窄程度上,则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的血管段分别有64支、30支,中度狭窄患者更多。其利用了多层螺旋CT空间分辨率高、各向同性的优点,可以获取更为清晰、優质的图像效果,诊断范围大、精细度好;而重组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患者的冠脉血管显像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血管走行、病灶位置的确定,病灶大小、形态、范围的观察,本文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过血管狭窄的定位、狭窄程度的量化分析可以对其病情做出准确评价;而对于冠脉瘤等疾病,多层螺旋CT技术也可以对冠脉附壁的瘤体特征、冠脉分支受累情况等进行直观分析。韩迎春等[4]的研究对比了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可见CT诊断的符合率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也都比较好,对于年纪大、对有创检查不耐受的患者而言,多层螺旋CT是理想的诊断方法。罗贯中等[5]的研究还对冠状动脉不同血管段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冠状动脉的左干支及前降支病变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都高于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这与左干支、前降支动脉的轴向粗直,而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的解剖扭曲,前者显影效果更好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在其血管壁存在弥漫性钙化高密度阴影的情况下会影响诊断结果,造成误漏诊现象,CT扫描时虽然能对钙化斑块与非钙化斑块进行区分,但无法判断斑块的稳定性[6],这是CT扫描中比较欠缺的一点。

总之,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不仅操作无创、简单,而且扫描范围广、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能对冠脉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定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伟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J].广西医学,2014,36(11):1666-1668.

[2] 穆 红,许华宇,王 宇,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效果比较研究[J].中外医疗,2014,11(33):108-110.

[3] 马海川,张 龙,刘 彬,等.64排128层螺旋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57-59.

[4] 韩迎春,樊 刚,曹文广,等.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疾病中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56-58.

[5] 罗贯中,邓学军,江 舟.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华西医学,2013,28(9):1394-1396.

[6] 邓永绍.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5):1680-1682.

论文作者:杜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_杜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