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有效性研究论文_徐神圣

(武汉市普仁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择于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参考组治疗有效率为7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参考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是2.5%、1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B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是由外界病原菌入侵引发的胆囊炎症。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概率也在逐年上升。急性胆囊炎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等,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病症随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大多数采用胆囊切除,效果良好。但是,相关学者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大,不利于患者预后。当下,伴随医学技术的进步,穿刺造瘘术的应用,为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方法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择于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有效性。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符合急性胆囊炎临床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排除腹部曾有手术史的患者、排除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参考组40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6.5±2.4)岁,病程2-5d,平均病程(3.5±0.6)d;实验组40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7±2.5)岁,病程2-6d,平均病程(3.9±0.5)d。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予以输液、抗感染、平衡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禁食治疗。

参考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全身麻醉后,采用三孔法手术,导管常规插入腹腔探查腹部,剥离胆囊组织,分离胆管、胆囊动脉,运用钛夹夹闭,进行胆囊一期切除。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创口完成手术。

实验组患者予以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首先,B超查看患者胆囊情况,包括厚度、大小等。使用1%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经皮经肝入路行手术治疗;B超监测下,针尖刺入胆囊腔后将针芯拔出与注射器连接,回收时查看是否有黄、绿色胆汁并判断颜色。导管顺穿刺针进入,将穿刺针拔出后把穿刺点扩大套入一次性引流导管,B超下显示导管插入胆囊腔后将导管拔出,固定导管,放置引流袋,缝合创口完成手术[1]。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和治疗疗效。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2.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参考组治疗有效率为7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参考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是2.5%、1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病症诱发因素复杂。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急性胆囊炎大多数是因为结石引发的,占据该病症发病率的80%。此外,引发急性胆囊炎的原因有细菌性炎症、机械性梗阻等。还有学者研究表明,伴随年龄的增长,胆总管末端括约肌弹性的下降,容易引发胆道的逆行感染,诱发急性胆囊炎[3]。而该病症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化脓、穿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虽然减少了患者的创伤,降低了感染的发生概率,但是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老年患者,许多无法耐受手术,导致治疗难度大。医学事业的创新进步发展,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的应用,无需剥离胆囊,无需气管插管,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手术时间,操作便捷,效果显著,创伤小,非常适合老年、体弱患者。本文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总体情况均优于参考组,体现了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的优势。伴随该方法应用的普及,技术的创新与完善,已然成为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增文. 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 心理医生, 2016, 22(36).

[2]张海涛.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J]. 世界中医药, 2016(b06):2124-2124.

[3]许洋. 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32):48-49.

论文作者:徐神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有效性研究论文_徐神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