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养胃丸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寒证胃食管反流病论文_周翔英

香砂养胃丸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寒证胃食管反流病论文_周翔英

摘要:目的 研究香砂养胃丸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寒证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 2018年 2月—2019年 2月的 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 34例,给予两组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丸,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为 8 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胃镜下炎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香砂养胃丸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香砂养胃丸;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实践。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为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而引起了慢性症状和(或)组织损伤,与之相关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酸。在现阶段临床实践中仍然以药物保守治疗作为基础,通常情况下会运用抑酸药物进行治疗,通过促动力药物的运用[3],治疗疗程长,停药易复发,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学认为,其属于“吐酸”“胸痛”等病症范畴[1]。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明显的优势,笔者采用香砂养胃丸(浓缩丸)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8例,并与单纯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28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8年 2月—2019年 2月的 56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 28 例。对照组患者男性 18 例,女性 10 例,年龄 25 ~ 61 岁,平均年龄为(42.3±1.2)岁,病程 4 ~ 5 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 24 ~ 60 岁,平均年龄为(41.2±2.3)岁,病程 5 ~ 8 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纳入标准:符合胃食管反流标准的诊断方式,符合患者脾气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批准。排除指标:(1)患有胃、食管以及十二指肠手术史的患者;(2)患有胃食管恶心疾病患者;(3)合并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十二指肠糜烂者;(3)合并严重心、肝、内分泌等严重心的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信卫安,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92,批号 150118,10 mg)药物治疗,20 mg/ 次,1 次 / 天。对照组单纯用药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 次,1 次 / 天,8 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了香砂养胃丸(浓缩丸)(仲景皖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41021829,批号 ),每次 38粒,3 次/ 天,8 周为一个疗程 [1]。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烧心感、反酸以及腹胀等症状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价一次。通过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状态进行了评价。胃镜下炎症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胃镜下胃黏膜恢复正常,烧心感、反酸以及腹胀等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进食;显效,胃镜下胃黏膜显著改善,烧心感、反酸、腹胀等症状显著改善;有效,胃镜下胃黏膜有改善,烧心感、反酸、腹胀等症状有改善;无效,烧心感、反酸、腹胀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胃镜下胃黏膜病灶无改善或恶化者;总有效率 =(样本数 - 无效)/ 样本数 [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镜下炎症疗效判定比较观察组胃镜下炎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 1 两组患者胃镜下炎症疗效判定比较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28) 15 6 5 2 92.86

对照组(n=28) 8 9 5 8 71.43

X2 - - - - 4.383

P - - - - 0.036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3 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上存在难以根治的不足,西医学只能通过抑酸、促动力来进行对症治疗,一停药则易反复,若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抑酸药物,副作用大。单纯中医药治疗则抑制胃酸作用较弱且起效时间长。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消除患者症状,调整胃肠功能,增强胃肠平滑肌张力及调节免疫功能,获得较佳疗效[6]。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学认为,其属于“吐酸”“胸痛”等病症范畴。其病位在食管,与脾胃肝相关,其发病机制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久病体虚等因素而因起脾胃气机失调,胃失和降而致。临床上以脾胃虚寒、肝胃郁热最为多见[2]。治疗上以温中和胃、温中健脾、疏肝理气之法,以达到气行血和,脾升胃降的目的[4]。香砂养胃丸(浓缩丸)主要成分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酸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温中和胃。主要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隐痛、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显著提高了临床有效率( 71.43%上升到 92.86%)。因此,香砂养胃丸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更理想,并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9):844-847.

[2]朱生樑.胃食管反流病基础与中西医临床[M].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4-25.

[3]杨旭,潘飞辰,李平,等.沈洪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证经验[J].河北中医,2015,37(5):653-655.

[4]陶琳,张 声 生.调肝理脾理论运用胃食管反流病现状和思考[J].世界中医药,2015,10(5):671-675.

论文作者:周翔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香砂养胃丸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寒证胃食管反流病论文_周翔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