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科技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F062.4

科技进步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本文在分析了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衡量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一、为什么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达成的共识。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实质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为人类的世代生存和进步奠定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在体现公平性、持续性与共同性原则的条件下,鼓励经济增长,但要求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要以改善生活质量与进步为目的,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事业进步作为整个社会发展构成要素,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因此,科学技术也必然存在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于:

(一)现代科技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负效应,在客观上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科技进步的价值取向必须有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令人惊叹的社会正效应,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却又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重大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客观作用估计不全面,造成生态环境危机;二是将一些高技术用于军事目的,严重地危害人类的生存。现代科技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负效应不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延缓或破坏着社会持续发展的进程,而且也损害了科学技术的形象,阻碍着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必须努力克服或限制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使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采取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做到这一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有新的模式和新的思路,可持续发展恰恰为科技进步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发展的模式。

(二)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无从谈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的问题就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实现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就基本内容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每一方面发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具体地说: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科学技术特别是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提供有力的手段和方法。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施清洁生产,以提高经济活动效益、节约能源和减少废物。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体制与政策方面的改革外,科技进步是举足轻重的因素。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节约降耗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无疑会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消除贫困、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方面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可见,科学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必须给现代科学技术注入“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灵魂”,赋予“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理念”。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本身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三)当代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表明,一国或地区经济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常胜不败的地位,必须要有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坚强后盾。这是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在科技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和决定性因素。这使得当代各国间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科技水平的竞争。因此,一国或地区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坚强的后盾。这一点已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所证实。例如,战后美国经济一直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始终没有削弱。所以,一国或地区要想在经济上“出人头地”、永驻经济“至高点”,就必须大力发展本国或地区的科学技术,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科技中心向别处转移。

二、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从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将“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够为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科技发展模式。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科技进步要以协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

现代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逐渐占居主导地位,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方式,形成了人与自然界存在方式的新格局。然而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刺向自然界的同时也刺向了人类自身。因此,正确地引导和抉择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是克服科学技术的社会负效应、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

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本质不仅在于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界,还在于和自然界的合作与协调。在当代条件下,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则是更为重要的一面,这是因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强度几乎已超过了自然界本身进化的强度,由此而造成的恶果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因此,科学技术作为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系统,就不仅仅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工具,它更是人类保护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有力杠杆。总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框架下,科学技术进步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之间的各种矛盾,即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不能带来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又要为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排忧解难。

(二)科学技术要建立自身有效的持续进步机制。

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本身不断进步或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此,要建立和完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宏观管理机制以及科技内部的合理结构等,以实现科学技术自身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应该说,目前我国的科技运行机制尚待完善,科技还没有真正形成自身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所以,建立切实有效的科技进步机制,对于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尤其重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是我国科技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

在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条件下,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又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后盾。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人类就难以实现无害产品开发、清洁生产,以及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如果没有经济社会发展作后盾,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因此,实现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系统关系的最佳状态,它既是社会有意识控制、调整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目标,是一种理想状态;又是一个过程,是社会与科技系统运作逐步逼近协调持续发展状态的渐进过程。就我国的实际状况而言,它应该是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科技政策的根本目标。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了从科研、试制、示范、推广、应用全过程,其着眼点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落脚点是产业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立,而决不只是科学技术本身的持续发展问题。

三、评价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宏观调控,为此,首先必须建立基础性的科学技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衡量科学技术是否为可持续发展,可采用四种指标来考核:

科技效益评价:即对科技成果创新性和增殖性的评价。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在其评价内容与标准上有不同的侧重。一般来说,对理论性研究成果评价不强调其实用性,而是侧重考虑它的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而对应用性研究成果的评价则是侧重成果的实用性和技术水平。但不管怎样,科研成果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即成果是前人所没有的或者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科技成果的创新性越大,科技效益越高。增殖性也是科技效益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科研成果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即成果有可能给科技发展带来多大的新突破。科研成果的增殖性越强,科技效益也越大。总之,科技成果的创新性越大、增殖性越强,它的科技效益也就越高,从而说明科学技术本身是进步的、发展的和可持续的。

生态效益评价:是指对科技成果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何种影响的评价。从深层意义上说,造成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应用缺乏具有生态伦理意义上的价值性评价和遵循自然规律的真理性评价,往往采取的是经济价值评价,这种评价是短期行为、局部利益至上,没有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民族利益和人类利益、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结合起来。因此,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在于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走向,用生态价值评价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其日益生态化,建立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秩序。按生态价值标准衡量,如果某项技术应用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即使经济效益、科技效益最好,也是不可取的。

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科学技术只有走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必须对科学技术应用进行经济效果方面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以往在评价科技成果应用的经济效果时,一般只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来考核,现在看来这是不全面的。由于科学技术价值目标日益取向生态化,传统的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价标准必然需要作新的补充和发展。我们认为,在对科技成果做经济价值评价时,除了以劳动生产率作为衡量标准之外,还应包括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低耗率,即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与降低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材料与能源)消耗的比率,应包括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控制率或治理率,即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与控制或消除一定数量的污染环境物质的比率。用劳动生产率、资源低耗率和污染治理率综合评价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能全面体现现代科技活动的经济价值目标,防止某些科技成果应用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而获得短期效益和畸形发展。

社会效益评价:即评价科学技术应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包括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类劳动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类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在上述四种评价指标中,衡量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函数是科技效益最大,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则是实现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这表明,对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估价不仅要重视科技开发带来的直接利益,同时更需要注意那些潜在的、高次级的、不可逆的消极影响。它的视野已越出了一般性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环境评价的界限。而是综合地评价科学技术在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影响。因此,也可以说,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是社会总体利益的最佳化。

强调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目前我国强调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等并不矛盾。实现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不是要放慢科技发展速度,而是要使科学技术能够健康合理地发展,它着眼于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和整体效应。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标签:;  ;  ;  ;  

论科技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