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理分析和对策论文_姚惠芳1 吴月萍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理分析和对策论文_姚惠芳1 吴月萍2

1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心内科;2嘉兴市心血管重点学科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对PCI术患者实施治疗中的效果,以调动患者良好情绪,使患者处于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方法 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和患者进行交谈后,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种类,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护理全程中。结果 无一例患者因心理问题而出现并发症。结论 PCI术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来说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但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还可以使患者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介入治疗。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大优点是不必开胸,而是利用介入治疗器械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同时手术时间短,患者数小时后即可下床,具有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和 风险小等优势。研究表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后患者的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显著缓解或完全消除,术后运动耐量增强,绝大多 数患者术后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可完全恢复到患病前水平。在安全性方面,据统计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接近100%,手术并发症小于3%,该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一 项完善的、成熟的非外科手术方法[1]。嘉兴市第一医院院从2014年治疗了1000例。在对患者护理全程中,实施心理护理 预测患者的心理状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动患者良好情绪,使患者处于有利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

1?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当患者被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时,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常同死亡发生联系,有的出现自暴自弃,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有的有强烈的求生望,使他们把生命完全寄托于治疗当中去,故在介入治疗中表现为精神异常的紧张、恐惧和痛苦。所以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在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疗,可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2? 患者心理表现

2.1? 恐惧型? 病情来势凶猛,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容易产生生命垂危的恐惧心理,患者在患病后心理表现为求生欲望加强,对各种具有一线希望的治疗都想去尝试一下,把希望寄托 在各种治疗上。但对治疗又不十分的了解,怕治疗上带来的痛苦及可能会出现某种并发症的心理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悲观型? 患者在患病后精神上、心理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的心理表现。患者来治疗时,愁眉苦脸,心情极度不快。

2.3? 焦虑型? 介入治疗需花费患者一笔不小的费用,患者因担心费用而出现焦虑。

2.4? 主观异常感觉增多? 术后患者会因体内有异物而不感到不适,使得躯体的不适能力下降。

3? 护理体会

以上几种心理表现,如不及时进行疏导,往往给治疗上带来极大的不利。

3.1? 术前心理护理? 作为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的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应具有深厚的同情心和理解。并以高度的同情心安慰家属,首先使患者家属克服悲观情绪,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 工作。另外,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简单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药物的副作用及防范措施与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认知,消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以 取得密切配合。

3.2? 术中心理护理? 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反应及时处理,主动关心体贴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多做解释以防止患者情绪波动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总之,术中适 时的关切询问、简单亲切地解答询问,尽量用语言安慰患者,必要时在旁握住患者的手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增加他的安全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平衡,使手术顺 利进行。

3.3? 术后心理护理? 把对患者的同情和关怀延伸到介入室之外,通过亲自接送患者至病房,主动询问患者的感觉,并安置患者的体位,细心地观察伤口,耐心地告诉患者术后需注意的事 项,鼓励患者进行适宜的活动,既可消除因肌肉紧张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又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小结

PCI术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来说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但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还可以使患者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介入治疗。做好心理 护理,应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和患者进行交谈后,摸清患者的情绪波动种类,才能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变化,对症下药,做好主动、细致的 思想工作,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明岛.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0.

论文作者:姚惠芳1 吴月萍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理分析和对策论文_姚惠芳1 吴月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