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价值体系理论与资源配置_劳动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的价值论体系与资源配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价值论论文,资源配置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源有效配置包含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规定中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资源有效配置被归结为劳动时间的有效利用问题。马克思对资源有效配置这一命题作了两个层次的界定:(1)必须尽可能地节约社会劳动,以便使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劳动量最小;(2)必须使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以保持社会生产的比例和社会需要的比例相一致。马克思认为,资源有效配置在商品社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就是物品的价值关系。因此,资源有效配置包含在劳动价值论的两个基本规定中:(1)价值来源于劳动,社会商品总价值量等于总劳动量,资源有效配置就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效利用。(2)社会总劳动在部门和商品上的有效配置,即是这些商品的价值决定。

如何从价值决定中阐明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呢?马克思经济学在逻辑上,首先是将价值的决定问题归结为物品的费用和效用的比较关系,并作为价值论的核心问题。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品的效用能否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只有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的问题。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末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因素。”[①]

其次,为了决定不同物品的价值,就必须解决物品费用和效用的社会评价和计量问题。为此,古典经济学都为自己确立了寻找“不变的价值尺度”或内在价值尺度的任务。马克思把寻求“不变价值尺度”的问题,归结为探索价值本身的概念、性质和价值规定。他认为,“这种价值规定就是劳动时间——在商品生产中特殊表现出来的社会劳动。”[②]并以此科学地确立了自己的价值标准。

马克思首先从生产领域入手,以社会劳动为尺度,解决了物品费用的社会评价和计量问题。他认为,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对不同物品费用评价和计量的共同尺度是:耗费的社会劳动。在这里,作为价值内在尺度的社会劳动有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从质的方面看,它是抽象人类劳动;从量的方面看,它是社会劳动的必要耗费量,即社会在现有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条件下,生产某种物品所必需的简单劳动耗费,熟练劳动则通过一定的系数还原为简单劳动。

马克思同样以社会劳动为尺度,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解决了物品效用的社会评价和计量问题。马克思认为,效用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效用与物品的自然属性有关,但物的自然属性并不等于物品的效用。效用是人们对物品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基础是人对物的需要。“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③]而改变物的自然形态以满足人们需要正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含义。

商品体是可以计量的,而满足人们需要的效用是不可直接计量的。边际革命以来,效用的计量问题一直是困扰西方经济学的重大问题。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以“私人语言”概念为有力依据,提出了效用的不可表达和不可计量的命题。

马克思经济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对物品效用评价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社会从需要角度所作出的评价,并进一步从中抽象出一个共同的尺度:愿意支付的社会劳动。

从效用的评价来看,作为价值内在尺度的社会劳动同样具有两方面的规定性:从质的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从量的方面看,它是社会劳动的必要比例量,即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上,社会能够支配的总劳动愿意支付在各种商品上的比例量。

再次,在供求平衡假定下,阐明价值决定所包含的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众所周知,任何价值论的价值决定都是在供求一致的假定下作出的,马克思经济学也不例外。马克思认为,价值决定的内在规律,“显然不能由供求的互相作用来说明,因为这种规律只有在供求不再发生作用时,也就是互相一致的,才纯粹地实现。”[④]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社会必要劳动在交换过程中必然表现为外在价值尺度。外在价值尺度是指其他所有商品赖以表现其价值的商品。当某种商品成为社会必要劳动代表时,商品的比较价值表现为价格。

马克思价值论与边际主义、新古典理论相比,有其独创性的特点。首先,它从费用和效用统一的角度揭示了价值决定的资源有效配置的意义,而且强调了费用和效用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其次,马克思以社会劳动为价值的内在尺度,不但避免了价值尺度的双重化,而且为费用和效用的评价和计量取得了统一的价值标准,建立起二者的内在联系;再次,马克思区分了价值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在内在价值尺度上,马克思探讨了价值决定的资源有效配置条件,在外在价值尺度上,马克思开辟了资源有效配置规律借以实现的市场运行研究。因此,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理论分为两大领域:资源有效配置规律和资源有效配置规律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

二、生产价格体现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对价值规定所包含的资源有效配置的含义及其条件的分析,是建立在对现实经济世界高度抽象的基础上的,它暗含假定:(1)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技术构成是一致的,资源有效配置主要从活劳动考虑;(2)社会经济关系是简单商品经济关系。

当马克思涉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时,他注意到与价值分析暗含假定有巨大差距的资本主义现实经济世界的事实:(1)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部门间资本有机构成不同;(2)存在着不同于简单商品经济关系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因而,他从价值的抽象分析出发,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考察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原因,并把它解释为价值的资本主义特殊表现形式,是价值的转形或质的否定形式。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生产价格作为价值转形,它和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规定关系如何呢?为阐明这一点,必须解答两个问题:一是生产价格与价值来源于劳动的基本规定的关系;二是生产价格与价值决定中所包含的资源有效配置条件的关系。

关于第一个问题,马克思认为,价值来源于劳动是一个本质问题。在一定国家、一定时间长度内,社会总劳动时间规定了社会创造的总价值量。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只涉及价值再分配,而不涉及价值生产问题。因此,生产价格并不否定劳动是价值来源的本质规定。但是,马克思正是从价值来源于劳动这一逻辑出发,通过剩余价值再分配,引入了经济制度、权利结构和分配关系对长期均衡价格的形成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形成了以剩余价值再分配为论题的均衡理论模型,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这一均衡理论的核心。从而揭示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社会历史性,这是与“边际革命”以来的西方经济学所不同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价值决定所包含的费用与效用比较这一资源有效配置含义对于生产价格同样成立,但生产价格作为价值转形或质的否定形式,其内含的资源有效配置条件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这是因为,商品是作为资本的产品而存在,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特殊性质的产品费用的社会评价和计量发生了变化。

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角度看,要使资源在部门间达到有效配置,必须首先使资本所驭用的劳动力在部门间有效配置,即劳动力要素的效率在部门间相等。劳动力要素的效率可以通过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衡量。部门间劳动力要素的效率相等,就是部门间剩余价值率相等。而一般剩余价值率的形成,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趋势。它的形成是以部门间的工资平均化为基础的,因此,劳动力要素在部门间的效率相等也就可以体现在部门间的平均工资率上。

其次,要使资源在部门间达到有效配置,必须使预付的资本要素在部门间的效率相等。资本要素的效率表现为利润率。部门间资本要素的效率相等,就是资本在部门间的利润率相等。在这种形式上,资本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

从资本主义生产角度看,平均工资率、一般剩余价值率及其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在部门间有效配置的要求。所以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费用应包括:生产商品必要的不变资本耗费,加上按平均工资率计算的可变资本耗费和按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反映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特殊社会历史性质。第一,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是资本主义商品的供给条件。马克思指出:“生产价格包含着平均利润。我们把这叫做生产价格,——实际上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自然价格’,李嘉图所说的‘生产价格’、‘生产费用’,重农学派所说的‘必要价格’,不过他们谁也没有说明生产价格同价值的区别,——因为从长期来看生产价格是供给的条件,是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商品再生产的条件。”[⑤]

第二,生产价格以资本生产力反映了劳动生产力进步的要求。由于“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从而同总资本相比的这种不断的相对减少,和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的不同提高是同一的。这也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另一种表现。”[⑥]因此,可以认为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节约了社会劳动,社会必须在全部剩余价值中给予它以高于其直接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利润。所以,利润率在部门间平均化,以资本生产力反映了劳动生产力进步的要求。

虽然经济制度影响着社会需要,从而影响着对物品效用评价。但是,只要社会存在着多方面的需要,社会从需要角度对物品效用的评价和计量,仍然由社会所能支配的总劳动,为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而愿意支付在各种生产上的比例量为尺度。

在供求一致的假定下,市场长期均衡价格,仍然由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需要重新定义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上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是作为供给条件的生产价格。在修改后的定义上,前述的费用和效用比较的价值决定条件所包含的资源有效配置的意义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与生产要素组合

以上我们从价值及价值转形角度分析了资源在部门间有效配置问题。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资源有效配置不仅包括社会总劳动在部门间的合理分配,而且还包括单位商品生产上劳动时间的节约问题。因此,马克思分析了单个资本要素组合问题。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从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⑦]这种比率就是生产过程的技术构成。不同的技术构成,代表已知的生产技术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要素的最重要的变化是工具的改进,而最突出的是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机器的使用一方面替代了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减少了产品中的活劳动耗费,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向产品中转移的物化劳动。因此,马克思在“机器使用界限”的范畴上分析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替代与组合的时间节约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要素的有效组合就是对不同的技术构成的选择,或者说,对不同生产技术方式的选择。

马克思首先分析了机器使用的一般界限。其目的是在等产量的前提下,从已知的生产技术方式中,选择劳动耗费最小的要素组合。马克思说:“机器如果是作为使产品便宜的手段,那末,使用机器的界限就在于,它耗费的劳动必须少于它所代替的劳动。”[⑧]“如果生产一台机器所费的劳动,与使用机器所节省的劳动相等,那末这只不是劳动的变换,就是说,生产一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总量没有减少,或者说,劳动生产力没有提高。”[⑨]机器使用的有效性,可以用机器的生产率来说明,“机器的生产率是由它所代替人类劳动力的程度来衡量的。”[⑩]可以表示为:

其中,E[,n]代表机器的生产率,△T[,A]代表因机器的使用而减少的活劳动,△T[,pm]代表因机器的使用而增加的物化劳动。机器有效使用的界限是:E[,n]>1。

机器替代劳动的一般界限,目的是降低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马克思认为,这个界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适用的。因为资本主义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所以,对企业来说,要素组合的目的是,在等产量条件下,资本耗费最小,或者说成本价格最低。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资本支付的不是所使用的劳动,而是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值,所以“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11)]这个界限比机器使用的一般界限要更为狭窄,它所要实现的是劳动时间的节约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致。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的有效性,可以用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率来表示:

其中,E[,n]代表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率;△A代表因机器使用而减少的劳动力,G[,A]代表劳动力的价值;△P[,m]代表增加的机器数量,G[,pm]代表机器的价格。机器有效使用的资本主义界限是:E[,n]>1。当E[,n]>1,不仅单位商品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量减少,而且所耗费的资本量也减少,利润增大。

马克思关于单个资本的要素组合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是有区别的。马克思认为,机器对劳动力替代是以技术变化为条件的,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具备替代性,而西方厂商理论中要素的投入和替代变化的组合理论是以技术不变为条件的。因此,马克思关于单个资本的要素组合理论实质是对不同生产技术方式的选择理论,它是与技术进步机制相联系的。

四、资源有效配置的社会实现形式与竞争性的价值和价格决定机制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虽然资源有效配置具有社会历史性质,但是从劳动时间有效利用的一般含义来看,它又是一切社会都存在的“自然规律”,是一切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问题。“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能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12)]马克思明确区分了资源有效配置的两种社会实现形式:一种是计划形式,即社会总劳动的直接分配;另一种是市场形式,即社会总劳动的交换价值分配。我们将着重考察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对资源有效配置实现的市场形式的研究。

从一切社会来看,生产的一般目的都是满足消费,社会成员作为消费者,要求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使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同时,资本主义经济最具有特征性的,乃是企业的动机和行为以剩余价值及其转化形式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资源有效配置借以实现的市场过程,就是经济主体在制度性的动机和行为前提下,参与竞争性的市场价值和价格的决定过程。

为了更好地阐明竞争性的价值和价格决定机制,应首先考察马克思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的含义。马克思说:“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供求关系绝对不能说明什么问题。”[(13)]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说:“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即需求,和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差别,这种差别的界限,对不同的商品说来当然是极不相同的;我说的是下面二者之间的差额:一方面是实际需要的商品量;另一方面是商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或者说,买者的货币条件和生活条件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14)]

社会需要,代表着社会对不同物品的效用评价。如前所述,社会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可以用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实际的社会需要量就是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均衡下的产品量。它与产品的市场价格无关。

市场需求,是随着市场货币价格发生变化时的需要。同一产品不同的市场需求量是价格的函数。市场需求和价格反向运动的内在原因,只能由社会需要,即社会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来说明。这是因为,当社会愿意支付在某种特殊产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的必要比例量不变,而市场商品数量的增加超过实际的社会需要量,它意味着单位商品包含的效用下降,这种下降实际上就是通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来显示的。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供给首先是指一定时期内能够提供给市场的产品,即供给能力。供给能力与价格无关,而与在该部门投入的社会劳动总量以及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水平有关,换句话说,与供给成本有关。如前所述,供给成本或者说物品的费用以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评价和计量。

供给也指市场供给,它是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量。同一产品的不同的市场供给量是高低不同的价格的函数。市场供给量随价格变动而正向变动的内在原因,可用供给成本来说明。这是因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供给成本随着供给量的增加具有递增的特点。(1)随着供给量增加,较好生产条件下产出的商品不足以提供这个商品量,而必须由中等条件乃至较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提供,供给成本就会上升。(2)随着商品供给量的增加,作为此种商品生产要素的中间产品的供给成本也会上升,因为“这些商品的供给本身包括对这种生产资料的需求。”[(15)]

马克思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实现分析是在价值和价格两个层次上展开的,而这是与马克思经济学的竞争模型相联系的。

马克思首先分析了与部门内竞争相联系的价值决定与变动机制。考察了新古典模型从未分析过的部门内厂商之间的竞争,阐明了时间节约规律是如何贯彻的。这一分析是在供求一致或价格与价值一致的假定下进行的。

在某一部门内,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是众多单个资本劳动耗费的加权平均数。因此,从静态角度看,部门内竞争的结果是使不同的个别劳动平均化为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考察了供求平衡条件下,商品的个别价值平均化为市场价值的三种情况:(1)如果某种商品的很大数量是大致相同的正常社会生产条件的产出,那么,市场价值就会由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2)较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无论同中等条件还是同较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相比,都构成一个相当大的量,市场价值就由较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3)较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量大大超过在较坏条件和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量,那么,市场价值就由在较好条件下生产的那部分商品来调节。

在供求平衡的条件下,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一个部门的商品总量的社会价值只是由供给成本和社会需要来决定,即由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但在部门内部,单位商品的市场价值由竞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个别价值来调节。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生产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而个别价值高于市场价值的生产者,其劳动耗费就得不到充分补偿。因此,从动态角度看,部门内竞争会迫使所有生产者采用新的技术,选择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方式,有效组合生产要素,从而使部门内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使单位商品的市场价值下降,“把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到新的更低的标准。”[(16)]

其次,马克思在部门内竞争的基础上引入了部门间竞争,考察了供求变动与价值、价格形成和变动机制的关系,阐明了资源在各部门有效配置是如何实现的。

价值内含着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因此,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价格的规律。对于一个部门的商品来说,当价格趋于价值一致时,即满足了价值决定条件所包含的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而“竞争的规律是:供和求始终力图互相适应”,[(17)]价格趋于和价值一致。因此,竞争,同供求关系的变动相适应的市场价格波动是资源在部门间有效配置得以实现的机制,或者说,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在竞争的作用下,供求可以在极不相同的形式上消除供求不平衡产生的影响,使市场价格和价值一致。

其一,在价值层次上,因供给成本和社会需要的变化,使价格与价值一致。在市场供给大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一方面由于某种技术进步减少了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市场价值本身降低了;或者由于一部分效率较低的生产者被排斥出该部门,市场价值由较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来调节,从而与市场价格相平衡。另一方面,也可以由社会需要本身的增加来消除。

在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个或者那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期间内引起市场价值本身的提高,因为所需要的一部分产品在这个期间内必须在较坏的条件下生产出来。”[(18)]或者是社会需要本身的减少来消除,使价格与价值一致。

其二,在价格层次上,通过资本在部门间重新分配,消除供求不平衡,使价格与价值一致。“如果需求减少,因而市场价格降低,结果资本就会被抽走,这样,供给就会减少”;“反之,如果需求增加,因而市场价格高于市场价值,结果,流入这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就会增多,生产就会增加到如此程度,甚至使市场价格降低到市场价值以下”。竞争和价格波动还会引起由资本积累产生的增量资本在部门间的投资方向改变,消除供求不平衡,使价格趋于价值一致。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5、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45页。

③④⑤⑥(13)(14)(15)(16)(17)(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06、212、221、236、203、211、213、213、213、21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2页。

⑧⑨⑩(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30、428、428、43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68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价值体系理论与资源配置_劳动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