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器气水分离器的设计与加工论文_周军棚

周军棚

淮南矿业集团 安徽淮南 236221

摘要:WK144和ACM—400型空冷器是矿井降温系统的末端冷交换设备,在其内部通过水和空气的冷交换,从而实现对空气的降温。空气降温后,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将凝结析出,使空气中的湿度减小。为了让凝结水顺利的流出,就必须要在空冷器的底部设置集水槽和排水孔。排水孔虽然能够将凝结水顺利排出,但是存却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该问题就是漏风。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懈的探究,设计制作出一个既可以顺利将凝结水排出,有不会漏风的装置。实践证明,气水分离器就可以满足需求,不仅能够保证采掘工作面的供风量,还能够达到对工作面降温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除湿,促使矿井降温系统能够顺利运行,有助于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空冷器;气水分离器;凝结水;漏风

1、概述

我矿二水平降温系统的制冷方式为地面集中制冷,地面制冷车间内装有集中制冷机组。冷冻水通过制冷机组后温度将由18℃降温至2.3℃,2.3℃的水被打至井下降温硐室,与降温硐室内的高低压水-水换热器进行冷交换,通过冷交换后二次侧的冷冻水温度由21℃降至6℃,6℃的冷冻水被打至采掘工作面的空冷器中,在空冷器中6℃的冷冻水可将30℃的热空气降至21℃,从而实现对采掘工作面迎头的降温;在对空气降温的同时,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将凝结析出,通过空冷器的集水槽和排水孔流出,从而实现对迎头的除湿。

空冷器的外形见下图:

上述空冷器虽然能够很好的实现降温除湿的目的,但是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排水孔将凝结水排出的同时也将局扇过来的风部分漏掉。经过测量2寸排水孔的漏风量为20m?/min,约占局扇总风量的3%,可见迎头的风量减小了很多,同时还浪费了不少能量。

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要求

1)我们在空冷器的排水孔上安装了胶皮管,胶皮管可将空冷器中的凝结水引至水沟,但局扇吹过来的风经过空冷器后,部分通过排水孔而流失。因此需要增加气水分离器,来分离出凝结水和气体。

2)加工出来的气水分离器必须能顺利将凝结水排出,这样才能保证空冷器的除湿效果,同时还不能漏风。

3)加工空冷器的材料必须有一定的强度,且要容易加工,更重要的是要控制成本,降低空冷器的加工费用,还要能够满足矿井下的工作环境。

3、设计思路与改造方案

为了满足煤矿矿井的需求,必须要保证气水分离器将凝结水排出的同时还不会漏气,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强度。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时还结合气水分离器的相关研究,计划用两寸的钢管制作成为“U”形管,根据空冷器的内外压差在“U”管上开孔,使凝结水能顺利排出,同时还能够防止气体留出。

思路如下图所示:

1)为了要保证气水分离器将凝结水排出且不排出气体,就必须要清楚的知道空冷器内、外的气压差。笔者通过实践和研究发现,获取准确空冷器内、外气压差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一是,运用相应工具测量空冷器的风量和横截面面积,然后通过横截面面积和风量计算空冷器的内部压力,实践证明,该种方法的误差较大,但是操作较为容易;二是,在空冷器上开个孔,然后运用压力表进行测量,这种方法测量的数据较为准确,但是却破坏了空冷器的完好性,无疑增加了成本。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方法都存在缺陷,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得到的空冷器的压力不仅准确,还不会破坏空冷器的完好性呢?经过集思广益我们获得了一个好方法,将空冷器出口的胶皮管(透明)弯起来做“U”形管用,通过调整出水侧的高度使水能顺利流出而又没有空气漏出来。经过测试得出,“U”形管出口距离底部的落差为198mm。如下图所示:

2)采用2寸钢管做“U”形管时发现,需要两个成品弯头,且占用空间较大。这样需要的费用非常高,且体积也较为庞大,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U”型管,才能够更好的运用于煤矿生产,不断地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实践,对“U”型管进行了相应的变通。具体方法如下图所示:

确定方案后,我们采用1寸的钢管接空冷器的排水孔,然后将另外一端插在2.5寸的管子内,距离底部的距离为30mm,底部设有排污口,容易对气水分离器进行清理。在2.5寸的管路上开孔,该孔距离1寸管路底部的距离不能低于198mm,于是我们设计为200mm。

4、现场使用情况

将气水分离器安装到空冷器之后,排水孔就不会在出现漏气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将空气中的凝结水顺利的排出,彻底将传统的空冷器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提高了煤矿矿井的工作环境,更有助于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结语

笔者很据自己的研究和简介,详细的描述了空冷器气水分离器的设计,特别详细阐述了设计思路的一再改进,使最终设计出来的气水分离器,结构简单且体积小,同时还能够满足煤矿生产的需求。将气水分离器添加到空冷器中,不仅能够保证局扇的供风量,还能够实现解决能源的目的,从而降低煤矿的成本,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天野,黄加亮,李品芳.气水分离器的流场计算[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03)

论文作者:周军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空冷器气水分离器的设计与加工论文_周军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