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对于环境的监测越来越严格。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历史阶段内有效推动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但却给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有悖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环评是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工作是环评中的重要内容,环境监测效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与成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主要对环评、环境监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的地位,指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环评;环境监测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加快,但人类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不断加剧,环境保护已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过程中,都需要以环境监测数据为主要依据,因而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较高,这也使得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刻不容缓。从以往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践看,其管理问题相对较多,难以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优势。所以,相关人员应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1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监管机制存在不足
正常情况下,在监测项目实施后,有关单位及部门会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查,以检验该项目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但是在抽样监测过程中监管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在工作中,监测单位会以设备不先进、资金不足等原因为借口而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真实有效的回顾监测。以台州市为例,在其各项污染中,水污染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备用水源不足且污染严重,全市的河道中,25.5%为劣Ⅴ类,35.5%不能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的需求。
1.2监测机构的设施条件落后
在环境问题逐渐严重的今天,我国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保护方面有极高的重视,并在行动上落实了这一思想,在全国多地设立环境监测机构。但是,在环境监测机构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区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导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在具体执行时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制约。国家对于监测机构的监测项目中所需经费的支持程度较低,使监测机构的监测设备数量较少,且多为陈旧设备,在监测过程中,技术指标不足,检测结果不完整。严重影响着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就目前而言,监测机构的监测费用明显短缺,也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无法改善该机构的硬件设施。但是在环境保护部门中有咨询机构,该机构具有额外的资金来源,刚好为监测机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1.3未做好环境监测机构的的能力认定与资格审查工作
选择环境监测机构的时候,要确保其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且取得省级以上监督部门的资质认定,同时,也要确保环境监测任务在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认定范围之内。但就现阶段来说,有一些环境监测机构,为了得到眼前的利益,不管其环境监测任务是不是在自己的资质认定范围之内,是否有对应的专业人员与专业的监测仪器,就承接环境监测任务。此外,也有一些环评单位,未做好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认定与资格审查工作,没有对多家环境监测机构进行比较分析,给环境监测效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降低了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4监测方法不灵活
新时期的环境监测方法并不够灵活,环境监测工作其拥有很大的变化特性,因此,要想有效地展开环境监测工作,就必须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 而我国社会现如今还处于重要的转型期间,因此,要想拥有灵活的监测方法,还需要长期的改革。 不少相关的从业人员并没有及时地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从而导致自己无法灵活地运用新的检测方法。 还有就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这样就让环境监测的科研处于落后状态,没有足够先进的设备,也会导致监测手段无法有效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的措施
2.1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完善制度建设
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增强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这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强化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才能促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落实。首先,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保障。为此,质量管理人员应做好领导者的思想工作,争取得到领导者的支持和认同,以增强领导者的质量管理意识,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领导者还应为环境监测质量工作配备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以提高监测质量;其次,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是推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动力。相关人员应明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责任,尤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立权责明确的管理隶属关系。环境管理部门对各级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和监督,并定期通报,将其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推动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2.2加强监测方案制定的合理性
环境监测方案主要是环评的部门进行制定,在进行该项方案的制定时,环评单位应该让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收集相关项目资料,并根据评价等级设定具体的监测范围。与此同时,要以具体的项目分析结果和项目特点为依据,确定项目中主要的污染因素。将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最为合理有效的监测方案。在方案制定完成后,要将方案递交给监测部门,以检查其中的不足进而对其进行相关问题的优化。除此之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把控上,要给予相关部门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监测,在此基础上,要让相关部门进行工作监督,保证资金全部应用于环境治理问题上。
2.3切实做好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认定与资格审查工作
为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与质量,必须选择具备良好能力、专业资格以及丰富经验的环境监测机构,这也是环境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认定与资格审查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之前,环评单位应对委托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委托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资质认定范围与项目相符,以确保环境监测机构资质的有效性。其次,评估环境监测机构的人员技术能力,并审核其是否具备承担环境监测项目的能力。审批过程中,具备环保审批权的部门,应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再次审查,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确保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水平、资质符合项目建设的实际要求。
2.4注重应用TQC技术,全面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一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技术,就是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其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到预防和改进为主。由于环境监测工作从制订监测计划、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到结果报出等,与企业生产有着相似的过程,其产品为监测数据或报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环评工作时,环境监测是其顺利完成的前提。因此,在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数据错误,对其在政策上现存的不足,如监管机制存在不足、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监测机构的设施条件落后等问题,要及时施以应对措施,本文重点针对以上三方面现存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望本文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确切落实环境检测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罗中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J].价值工程,2018,25(09):76-78.
[2]靳志芳.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解析[J].环境与发展,2017,29(10):142-143.
[3]赖武虎.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28):7-8.
论文作者:王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机构论文; 工作论文; 环评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