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管窥论文

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管窥论文

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管窥

文/张云龙

摘要: 灵活性是军事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指挥员只有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做到灵活处置、机动应对,才能够时刻保持自己在交战中的相对主动权。本文拟从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的基本内涵、灵活思维在实践中如何发散和束缚以及如何得当运用灵活思维这三个方面,管窥这一成为决定诸多战争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灵活思维 随机应变 发散与束缚

灵活性是军事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指挥员只有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做到灵活处置、机动应对,才能够时刻保持自己在交战中的相对主动权。但军队又历来是一个强调纪律与服从的武装集团,指挥员的灵活性思维无时无刻不在受到这来自诸方面压力的束缚与羁绊。能否在军事行动中熟练而恰到好处地运用灵活思维,就成为决定诸多战争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军事思维灵活性的基本内涵

从作战指挥的角度看,军事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指挥员的个人思维能够根据战争情况及其反映的变化而即时变化,并善于机动灵活的处置各种突然出现的复杂情况。一般而言,由于军事思维的灵活性特点一般集中体现于作战指挥方面,所以狭义上的灵活性军事思维,所指的正是指挥员在作战指挥前后的各个环节(如计划、筹备、组织实施、对于军事原则的运用等方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思维方式与思考方法。对于“灵活”,毛泽东同志有这样一段精彩的阐述:“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的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而以他本人为代表的我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事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套属于我军自己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战争实践中往往不拘于常理成规,时常“剑走偏锋、迭出奇招”,把军事思维上的灵活性运用得炉火纯青,也为我们这些后继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概括来说,军事思维灵活性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随机应变是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的核心要义

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的核心要义就在于随机应变。所谓“随”,即紧紧跟踪和贴合的意思;所谓“机”,即着重强调变动的、不同的现象或情报;所谓“应变”,即军事思维必须能够有效顺应战争实践所出现的种种变化。军事思维之所以要高度强调“随机应变”,是因为军事思维针对的对象本身就兼具有差异性、变动性、不确定性与偶发性等突出特点,因而必须要以“随机”来加以对应,如此方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随机应变”也决不是“随意而为之”。虽是“随机应变”,却绝非异想天开,必有其对应之情形使然;信马由缰、恣意妄为在战场上断然不可取,指挥员必须要在获取大量信息情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决策,之后才可以考虑是否进行“随机”处置。正如明代兵书《阵纪?卷四?因势》(何良臣著)所言:“善兵者,必因敌而用变也,因人而异施也,因地而作势也,因情而措形也,因制而立法也。”

涂鸦期是1岁半到4岁左右的幼儿在没有明确的绘画目的的情况下,以游戏的形式,不受或少受视觉控制,随意进行的画线活动。如,在绘本《跟着线走》《跟着线走过房子》《跟着线环游世界》中,作者用一根线创作出简单明了、细节丰富、富有想象、充满童趣的一系列画面,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幼儿绘画涂鸦活动的媒介,用深受幼儿喜爱的故事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带着“画笔”一起畅游在“线条”的奇妙世界里。

(二)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要求指挥员根据敌人思维而适时调整

根据敌人的思维而调整思维,这是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的又一突出表现。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能够准确把握住敌人思维的动向,指挥员就能够基本预判出敌人下一步的战场动作,从而实现先机制敌、克敌制胜。因此,我们在军事思维的平时培养上,不光是要闭门造车、自己搞研究,还要注重以敌人的思想作为参照物,在与其得假想对抗与参考借鉴中求得创新发展;而在战场上,指挥员要时刻关注敌人思维的瞬息变化,以我之思维与敌之思维进行正反互推,切不可只依据自己的思路行事。当然,必须指出的一点是,该思考方法仅适用于一般的敌人,也即可用常理推断的思维模式。古代经常有这样的战例:甲方主将判定依照乙方主将的性格,料定他必定会去做某件事情,结果果真如此,甲方因此而获得大胜。但这样的战例只能是初级的“根据敌之思维调整我之思维”,含金量并不高,失败的乙方主将智商明显与甲方主将不在一个档次,胜负早在开战之处初便已没有悬念。倘使遇上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华容道所面临的“虚虚实实”艰难选择,双方指挥员比拼的就是谁的思维更复杂、更深入,这时的较量才是真正的高水平较量。

我们以发生于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为例来说明。其时,拿破仑率领的法军与威灵顿率领的英军已激战至最后关头,双方均精疲力竭,损失惨重,急需要强有力的新生力量加入。哪方的生力军能够首先投入战场,将对方的主力与指挥中枢率先歼灭,哪方就可以有资格宣布战争的胜利。格鲁希将军率领的、占全军总数三分之一的法军,与其一直在追踪并寻机歼灭的普鲁士军队,分别成为压垮对方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虽然滑铁卢的炮声不断传来,但格鲁希并没有前往增援,而是忠实地服从并机械地执行着拿破仑此前“寻歼普军”的命令,继续漫无目的的在战场上进行追击,错失了帮助拿破仑翻盘的最后良机。而普军在滑铁卢战场上的出现,使拿破仑自逃出厄尔巴岛以来精心谋划的一切,都在这一天毫无征兆的以失败而告终。这场战役中,格鲁希就是被个人对“皇帝陛下”的忠诚与信任所束缚,不敢违背拿破仑的战略意图,只得照搬实施。当然,我们不能够仅以此否定格鲁希对于拿破仑的所谓“愚忠”,因为在之前十余年间的数次战役中,没有了拿破仑的英明指挥与专断强制,法兰西帝国不会有着那样的疆域与盛世。说到底,终究还是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强大权势束缚了格鲁希的理性思维,使其不想、也不敢去灵活的进行思考。

二、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的发散与束缚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曾提出过著名的“战争迷雾”说,道出了历代军事家的内心感慨。在战争没有结束的那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你。当然,你永远也不能预料到战争的结束,因为它总是出现于意料之外的时刻,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许并不符合你原来的预期。所以,在军事行动中始终保持着思维的发散,为各种看似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应变的准备,是一名优秀指挥员的必备素质。汉代李广曾率领少量骑兵巡弋于汉匈中间地带时,期间意外遭遇匈奴大股骑兵部队。若简单选择掉头逃跑,以汉匈两国的骑兵素质而论,“飞将军”必被敌军追上斩落于马下。危急时刻,李广反其道而行之,就地休整,打出旗帜,引吭高歌,以示汉军从容无畏。匈奴人深知汉人狡猾,恐其有诈,踌躇不敢进击。就这样僵持到夜幕降临,李广率部安全撤离是非之地,成功避免了无谓牺牲,保存了自身实力。此次交手中,李广在充分考虑了其手中掌握的若干资源(对敌人心态的了解、自己“飞将军”的声望、用命忠诚的骑军将士)之后,随机应变、大胆处置,牢牢掌控住了发动攻击的主动权(匈奴人的思维是:汉军不击,必有埋伏;汉军若进击,再应战不迟),使得对手的优势无法发挥。这正是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的精彩展现。当然,军事思维的灵活性特点在战争实践中,也必然会受到多方面障碍的干扰,以致于无法正常发挥其效能而导致失败。其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犯了教条迷信的毛病,为军事思维戴上枷锁

他不敢再回天葬院,他担心面对女孩,更担心面对心底那颗不安的种子,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他委顿在望天归的脚下,沉沉地睡去。

(二)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导致军事思维灵活性缺乏产生条件

在军事思维中,人们常用“急中生智”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说明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可是,如果我们去追问一下,“急”中怎么就会生出“智”,“眉头一皱”,怎么就会“计上心来”呢?原因就在于思考者本身的知识储备中就有着与此相关的情报信息,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大脑就自动的将有关的内容统统检索了出来,所以才能够在一瞬间生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没有广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单凭干着急和皱眉头是无论如何想不出办法的。常言道: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要求每一名指挥员都要在本专业之外进行广泛的涉猎,在实践中多多积累经验,以备不时之需。在现代军事体制之下,一个高效率、全方位、多学科的专业参谋团队,方能适应现代战争对于知识和人才的迫切要求。

三、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的得当应用

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若想在战争实践中得当应用,主要取决于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曰“度”,其二曰“束”。所谓“度”,指的就是灵活思维的应用要适应于战场的环境与战况,不可在需要坚决执行战略命令之时还要大讲“灵活”、消极避战,把“灵活”当成保存自己的借口。所谓“束”,指的就是上级在分派任务给下级时,应适当的扩大其自由发挥的空间,以适应越来越变幻莫测的未来战争之时代需要。在未来战争中,一方面,指挥员由于高科技手段的大量使用,能够获取到异常丰富的情报资料;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高科技的运用,指挥员对于情报的真伪性也愈加难以判别。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思维的灵活性特点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而成为指导现代战争取得胜利所必不可少的一环。

独立学院起步比较晚,加上办学理念与定位不明晰等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不到位,侧重引进,忽视管理;重视使用,缺乏培养。不少独立学院仍只注重对教师进行传统的人事管理,如对人事档案、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绩效考评等进行管理,而对引进的教师合理使用、后续培养缺少跟踪与扶助,对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考评及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而作为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因刚踏入工作岗位不久,其安全需要及社交需要比较强烈,这些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一旦有合适的机会,这些教师就可能考虑离开,从而造成师资的流失。

参考文献:

[1]毕文波,郭世贞.军事思维学论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2]戴步效主编.军事思维方法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张云龙,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指挥系参谋业务教研室教员。)

标签:;  ;  ;  ;  

军事思维灵活性特点管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