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广东省惠州市为例论文

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广东省惠州市为例论文

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广东省惠州市为例

廖建宇 奚少敏(广州工商学院)

摘要: 2014年-2018年,广东省每年在粤东西北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遴选14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惠州市博罗县、惠阳区、惠东县、龙门县等多镇囊括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内。本文立足于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基于广东省惠州市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经济发展有深远意义,通过分析广东省惠州市新农村示范片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该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示范片;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014年-2018年,广东省每年在粤东西北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遴选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示范片以5个主体村为一个片,建设期分两年:一年建设目标是村(巷)道硬底化、垃圾污水治理、美化绿化工程完成任务过半;垃圾整治、清运机制基本建立和运行;村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初见成效;第二年建设目标是村庄服务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健全,村民收入增加,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展示规划先进、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和谐的示范作用。

布卢姆斯伯里集团中,凌叔华与伍尔夫关系最近,因此,研究者对她们二人及凌叔华的英文小说《古韵》关注较多。《古韵》是在伍尔夫的鼓励下用英文写作的自传体小说。前述蔡璐《凌叔华与布卢姆斯伯里》第三章即以《古韵》中的女性主义色彩与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暗合展开,认为她们在战争期间的通信体现了女性写作与战争的关系,在反战思想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男权的否定与质疑。相关论文还有江淼《和伍尔夫一起写作——〈古韵〉的西方视野》、董姝雯的硕士论文《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论凌叔华小说创作》等。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同属于现代服务业,市场交叉融通,两者之间关联性和耦合度高,互补共生性强。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部分旅游业依托着乡村独具特点的饮食文化、地域文化、礼节文化等乡村文化,进行跨界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为此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几年来,广东省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整合地方独有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特色资源,除了率先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外,许多示范片以天然形成小镇的文化改造来进行乡村文化建设,他们以乡村文化为基础,开发文旅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增强乡村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起到反哺经济的作用。

一、惠州市新农村示范片乡村的发展现状

惠州市由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2区3县组成。自2014年以来,惠州市连续启动博罗、惠阳、惠东、龙门4个县多个镇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累计投入5.95亿元。在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图下,惠州市着力打造四个各具特色、各具主题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2014年,博罗县被确认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后,依托罗浮山的优势,打造了“七星耀罗浮”的新农村示范片格局;2016年,惠阳区的良井镇、平潭镇的阳光村被确认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她们则以“客韵东江、锦绣田园”为主题进行片区建设;2017年龙门县的蓝田瑶族乡、龙田镇被确认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后,以“愉悦龙门 恬美瑶乡”主题进行片区建设;2018年,惠东县的稔山镇被确认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则以“山海交融、四星联珠”为主题进行片区建设。惠州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建设不仅汇集岭南汉族三大民系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而且还交织着中国佛教文化、中共红色精神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具备雄厚的、多元的文化底蕴,更奠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惠州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6年,广东省旅游局联合省委农办印发了《关于发展乡村旅游合力打造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的通知》。通知为惠州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发展带来了契机,特别是让文化旅游得到了发展的机遇,该市多个示范片区通过 “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以乡村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达到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带动地方经济的目的。从当下短期内的发展成效看,乡村文化旅游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法国乡村旅游产品形式多样,个性十足。如普罗旺斯的瓦朗索,除拥有普罗旺斯地区特色的薰衣草体验活动以外,还包括一系列体育活动,如徒步、骑行等陆地运动,游船、踏板船、独木舟、皮划艇、漂流等水上运动以及热气球、滑翔机、降落伞等高空娱乐项目⑦。当地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涉及海陆空三栖空间,满足不同旅客的游玩需求。

(一)惠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神经鞘瘤患者,其中使用CT检查30例,使用MRI检查15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9.34±4.16)岁,病程从2个月~15个月、平均病程(7.74±0.93)个月。患者就诊时均主诉不同部位疼痛,根据患者检查意愿,对不同患者分别采取CT检查、MRI检查,各项资料完整,且随访到最终病理诊断结果。

(二)惠州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以惠阳区良井镇为例

惠阳区是惠州市下辖区,惠阳区内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由良井镇时化村、大白村、矮光村、霞角村及平潭镇的阳光村组成,她们有的是以现代农业特色、有的是以乡村休闲体验,还有的是以客家古建筑风貌群为核心的名村。

阐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因此诠释活动诸如“视域融合”的开展是以文本为对象的。文本是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诗(词)作为一种含有凝练性、跳跃性以及节奏韵律性的文学话语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文体,是对文学文本存在的基本形态和表现形式的确定。“以诗为词”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置于苏轼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之上。对“视域融合”视野下“以诗为词”的阐释,就是对文本本体的基本形态与表现形式的探究。这种探究是对文本阐释的一种深化与拓展,其有利于实现对文学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使阐释活动变成一种“有意义的裁判”。

据《广东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惠州接待“乡村游”游客1986万人次,全省排名第三。2018年惠州市累计接待游客5892.77万人次,同比增长9.26%,旅游总收入501.63亿元,同比增长14.19%,同年惠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765.50亿元,增长6.2%,惠州市第三产业占比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发现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对惠州市经济贡献度也是在不断提升的。从相关数据的增长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惠州市近几年旅游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特别在伴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其一,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要在新农村示范片区发展文化旅游,应结合乡村人文历史、乡村聚落建筑、民俗、特色饮食等资源,深度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一村一形象。以惠阳区新农村示范片区中的霞角村为例,该村可以结合当地革命人物杨温将军的故居、大福地、霞阁祖庙、舞龙、霞角大包等,塑造一批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节目和风情美食,让游客体验特有的地域文化,感受乡村文化旅游的内涵。

三、新农村示范片区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另一方面,示范片区中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管理体制不成熟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公共信息与咨询平台不够完善,未能搭建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造成了片区间内各村的发展联系显得孤立。示范片区中,产业融合发展缺少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专业人才和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拓展、品牌宣传的传媒人才并且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渠道相对较窄。示范片区的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机构分布不均、档次不高、总体数量难以满足文化旅游的长远发展。相对配套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比较缺乏,如免费公共网络的覆盖,道路沿线旅游交通导向、景区停车场、旅游公共厕所、文化旅游精品店等等。示范片区尚未在各村公共服务站或大型广场设立文化旅游的信息服务咨询台、志愿者驿站等公共服务平台。

一方面,示范片区中有的村通过“乡村文化+旅游”模式,引入文旅项目,借此打造高端民宿、高端酒店的旅游观光度假村。但建设者却对村内多座年久失修的历史悠久、客家文化特色浓郁的祠堂等建筑物视而不见,少有问津。不得不说,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不够全面、文化资源保护滞后是造成最大乡村历史文化建筑风貌的破坏之一,更是让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成为社会的痛点。惠阳区示范片区内,乡村文化旅游景点不仅缺少深刻的客家文化内涵,而且未能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几个村子只停留在基础建设层面,希望用“外来”的现代化的文化满足村民和游旅客的需求。缺乏乡村文化品牌内涵,不能够确切地结合当地“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的文化遗产,片面追求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最终的结果会滞碍乡村文化健全的发展,违背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初衷。

其二,制定乡村文旅营销策略。打造和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名片”,建立多层次的品牌体系,创新营销方式,塑造乡村文化旅游名片,完善和推广以惠州客家文化、东江文化、苏东坡文化、东纵红色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名片;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为契机,如在惠阳区新农村示范片区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影视家、摄影师等学习、比赛、交流分享活动,将乡村文化旅游在湾区中形成特色。

其三,打造文旅人才队伍。招纳高层次的旅游团队管理队伍,健全人才鼓励机制,改善文化旅游人才的薪酬和福利;培养文化旅游网站建设、维护、新媒体宣传等网络人才;加强惠阳区新农村示范片区与当地高校、旅游局、旅游企业之间联系,聚拢文化旅游人才资源,搭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公共信息与交流平台;与省内大学合作并开拓文旅相关专业课程开发,提升文旅人才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使之成为文化与旅游的跨界融合的专业对口人才。通过定期组织当地文化旅游人才的论坛、交流学习会、短期强化培养班等,保持人才队伍的互动和提升。

其四,契合湾区发展建设。惠州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文化旅游发展可以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密切联系,把握住史无前例的机遇。切合湾区发展建设,将惠州市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成绿色现代化山水旅游区,并建设为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的发展蓝图。

四、结语

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机遇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是具有前瞻性的,也是势在必行。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一项系统而漫长的复杂工程,虽然目前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瑕疵和瓶颈,但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去完善,并结合资源要素禀赋的机制和保持当地“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大力促成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淑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浙江为例[J].价值工程,2019,38(08):96-98

[2]张丹.可持续发展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7(08):138-139.

[3]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02):97-108+112.

[4]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5]辛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机理、路径与模式[D].河南大学2013.

基金项目: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攀登计划”课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治理成效研究—以广东惠州良井镇新农村示范片5村为例》(pdjh2019a0570)

标签:;  ;  ;  ;  ;  

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广东省惠州市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