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校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论文_黄雅君

论大学校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论文_黄雅君

河南大学校史馆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校史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校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层次。本文对校史馆、校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关键词:校史馆;校史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积淀,是一个国家最鲜明的精神旗帜。继承、发展和积淀优良文化是现代大学需要承担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报告在强调“双一流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明确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对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包括校史文化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学校史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

1. 1 大学校史馆及其校史文化

大学校史馆是一所大学所建历史陈列馆、展览馆或博物馆的概称,它是以高校馆藏档案为主,辅以向校友、教职员工以及社会征集的反映学校发展历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的照片、影像、奖状、著作等实物,根据同一的主线,经过系统整理与加工,利用灵活的形式加以陈列布展,供参观学习的固定场所,是展现一所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及其地位、作用与影响的一种特殊的固定展馆,其核心是弘扬大学精神、推动大学发展。

校史馆中陈列和纪录的是这所大学创建、变迁和发展的历史,是大学最宝贵的历史档案,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溯源和载体,具有载录高校校史文化和校园文化成果的重要作用。她汇聚了学校大量可靠的历史文字资料、重要影像和实物,以其物化直观性的特殊优势,忠实纪录和形象地展示了高校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人们通过参观校史馆,可以了解这所大学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校史文化和校园文化特征,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所大学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

校史馆作为一所高等学校的一处文化设施,已经成为对师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师生们可以通过凝听校史讲解、参观校史展览,了解办学之艰难、发展之曲折、成绩之不易,领略大学精神之内涵、校训之来由、发展之蓝图,进而为前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大学精神”而感动,为学校目前取得的重大发展而自豪,为学校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而振奋,从而达到自觉融入学校传统文化氛围,踊跃传承优秀大学精神的效果,让“大学精神”代代相传。

1.2大学校史文化的涵义

大学校史文化应自大学“校史”出发,于“文化”落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大学校史文化是一种文化表征,并非作为单一的文化现象而存在,而是以文化现象表述大学历史,它从来都是渗透在大学发展历史的血液之中、绑缚在大学发展历史的丰碑之上,从未也永不可能脱离大学的自身发展历史而独立存在。第二,大学校史文化是一种发展历史传承的文化链条,与其大学的发展共时性存在,而存在的基础则是大学发展历史的历时性存在,传承历史就是传承文化,传承文化也就是传承历史,大学对其校史文化的传承就是对大学校史文化最为根本、最为全面的继承和发扬。第三,大学校史文化包括物质形态的校史文化、制度形态的校史文化和精神形态的校史文化三个层面的存在形态。仅就存在形态而言,校史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是一致的。

大学校史是一所大学历史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校史文化则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文化的深厚积淀的历史延续。具体就一所大学的校史与校史文化而言,就是校史之中蕴涵着校史文化,校史文化贯穿于校史之中,二者之间互为载体,互为内容,内在统一。

1.3大学校园文化的涵义

大学校园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生活方式、方法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一种群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它主要包涵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显性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必要的物质基础。它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教学科研及其生活必要的物质条件。行为文化是切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做好增强行为文化建设是切实加强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包括与大学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同时也包括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大学的核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本内涵,是在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长期的缔造过程中积淀、整合、凝炼出来的,反映着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理想目标、精神文化、传统意识、学术风范以及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它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舆情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教风学风等等。因此,一所大学的校史文化总是彰显出学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淋漓地表达着学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正确诉求。

二、大学校史馆、校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2.1 校史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校史文化作为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起源和载体,是每一所高校都应当倍加珍惜并能充分利用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是可见的、有形的文化建设,是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大学在其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管理者与师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其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所营造的良好的育人环境等,它们一并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全部内容。其中,校史馆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应当很好地发挥校史馆的教育、宣传、激励、凝聚的重要功能,注重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教育,进而转化为内在的文化品位、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自觉传承大学精神、丰富大学文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2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

校史文化作为校史的文化表征、校史传承的文化链条,承载着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忆、严谨的治学风格与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精神风貌,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并遵守的文化契约、心牵情系的精神追求、割舍不断的同源血脉,是全校师生员工判断是非曲直、评价优劣、选择取舍的内在标准。也可以说,校史积淀了大学文化的精神内容、物化样态,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文化标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校史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和有效载体,决定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校史文化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是师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源泉,学校发展壮大的共同思想基础。其本身以及蕴藏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崇高的时代精神、核心价值理念,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对于那些即将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学子而言则是一种鞭策,使其在职场以及人生规划中都会一直被校史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影响着,一直被校园文化所影响着,这些学生及校友也都会因为学校的存在、校史的存在、校园文化的存在而自豪一生,从而使这所大学的校史文化与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底蕴深厚的校史文化。由此可见,校史文化天然即是校园文化的价值观标准,是校园文化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在校园文化及其建设分层中,处于核心层次。

2.3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根基

从历史角度看,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早形态”。大学的诞生,也就意味着大学历史的开始,意味着校史文化发展过程的启动。因此,从发生学角度来讲,校史文化可以视为是最早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早形态。从现实角度看,校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既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更是一个以生生不息的文化内生机制与动力创造培育的过程。校史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其浓厚的爱校情感和传承大学精神的使命感,推动着校园文化建设围绕校史文化这一中心,“年轮”式向外扩张,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新的文化载体,不断丰富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文化凝聚、创新发展而形成的,是一所大学的“文化体”和“文化群”的共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表明,无论校园文化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最终都不能摆脱校史文化的中心内涵的吸引,都会留有校史文化发展的影子—无论是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

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校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是“枝权”之部分、“衍生”之部分,而是“根本”之部分、“原生”之部分。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历史选择和发展根基,脱离此根基,一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必将因为缺乏“滋养”而衰退、死亡,最终沦为海市唇楼、过眼云烟。

2.4 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着大学校史文化的内涵

校史馆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互为渗透,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建设都在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不断丰富着校史馆展的内容,不断丰富着大学校史文化的内涵。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例,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等在校史馆的建设中始终是一条主线,每个时期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学生取得的较大成绩、学子忘我求知、勇于探索的拼搏精神等也都在丰富着校史馆所展出的校史文化的内容。另外,对学校长期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有机地整合与提炼,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努力体现学校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让校园文化融入进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之中,将校园文化活动具体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文化自信、精神内涵、道德品格与自觉行动。同时这些多样性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为校史馆及其文化建设不断地注入着丰富多彩、更加鲜活的内容,使得校史文化更加厚重丰满。

一所大学的校史是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育人史,大学校史文化是一个学校从创立到发展长期积淀下来的宝贵的优良传统文化资源,底蕴深厚的校史文化离不开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开展校史文化研究能够传承和发扬高校优良传统、培养师生高尚情操、践行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培育校史文化、凝聚师生力量、塑造师生品格、锻铸师生灵魂,不断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通过校史校情教育的开展,还可以有目的的把优秀校园文化传输给大学生,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优良的大学精神文化,有效地继承学校的优良学风和校风,延续和创新校园文化,不断积累丰富校史文化资源。促进校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形成有利于提升大学文化影响力的良好环境。

3.5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史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大学整体优势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健康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校史文化研究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校史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校史文化研究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智慧,积极创造条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做到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育人为根本,以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为目标,努力创造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发展要求、具有积极影响的多角度的校史文化研究,着力提高校史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努力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探索大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客观规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学校校史文化研究工作以及学校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河南大学校史修订组:河南大学校史[M].河南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河南大学档案馆 河南大学校史编篆研究室:河南大学史料长编[M].河南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郭志鹏:浅谈校史馆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J].科技信息2012, (30)

[4]李平:校史研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 [M].档案管理与利用一一方法 技术 实践 2013(396-399)

[5]金雁:《以高校校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S1期 社会科学Ⅱ辑

作者简介:黄雅君(1965—),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校史馆副研究馆员,教育学硕士。

论文作者:黄雅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论大学校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论文_黄雅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