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25-(OH)D3水平与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分析论文_郭茹 杨湘峰 张静 孟宪梅 熊岚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普儿科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分析血25-(OH)D3水平和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7.02.01日至2017.09.0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期患儿(观察组)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25-(OH)D3水平、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以及维生素D制剂补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血25-(OH)D3水平(24.26±19.64)nmol/L更低,血25-(OH)D3缺乏及不足率更高(46.00%、36.00%),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38.00%)、维生素D制剂正规补充的比例(42.00%)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25-(OH)D3水平越低,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就越高,需要合理补充维生素D制剂,多参与户外活动。

关键词:血25-(OH)D3;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指的是一年之内发病次数超过两次以上[1],幼儿期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发病率较高,其病因、病机尚未有明确定论[2],只知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喂养方式等因素有关,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心肌炎、慢性咳嗽等难治性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血25-(OH)D3是维生素D的活性表现,本文为了分析其水平和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做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本院儿科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当中选出50例,纳入观察组,都处于幼儿期,就诊时间为2017.02.01日至2017.09.01日。选取同期的50例幼儿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将所有存在呼吸系统先天畸形、免疫缺陷以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患儿排除。观察组共50例,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平均年龄(1.26±0.31)岁。对照组共50例,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平均年龄(1.31±0.38)岁。组间对比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和健康体检儿童的各项资料数据有差异,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2毫升空腹静脉血液,将其送往检验中心进行检测,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对血25-(OH)D3的水平加以测定。

通过口头询问家长的方式来调查每组儿童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状况,分为正规、间断性以及未补充。

1.3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儿童的血25-(OH)D3的水平,结合测定结果统计每组血25-(OH)D3水平充足、不足以及缺乏比例,超过50.00nmol/L代表充足,37.50nmol/L-50.00nmol/L之间代表不足,低于37.50nmol/L表示缺乏。

维生素D制剂间断性补充的标准:有适当补充但并非每日补充;正规补充标准:每日维生素D制剂补充量=400单位。

将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划分为两个标准,分别是2小时及2小时以内、2小时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x±s)的形式表示血25-(OH)D3水平(计量资料),并用t值检验;采用“%”的形式表示血25-(OH)D3水平充足、不足、缺乏比例等(计数资料),并用卡方值检验。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若对比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血25-(OH)D3检测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血25-(OH)D3水平=(24.26±19.64)nmol/L,对照组儿童=(51.24±14.21)nmol/L。观察组血25-(OH)D3缺乏率更高,充足率更低,P<0.05。

注:数据组间相比(P<0.05)。

3 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容易反复发作,慢性感染、支气管先天畸形、营养不良等都是引发疾病的因素,幼儿期的机体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容易被细菌、病毒侵袭[3],引发多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婴幼儿时期需要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维生素D属于激素类物质,其缺乏会引发肿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4],发挥生物效应时以25-(OH)D3的形式存在,该物质的半衰期约十五天左右,能够作为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特异性反映物质。人体的肾脏、肠道、骨质等是储存维生素D的常见部位,此外,NK细胞、B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也会存在少量的维生素D[5],可使T细胞受体表达,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行调节,能够预防呼吸道病原体的侵袭。维生素D不足或者是缺乏会使呼吸道的黏膜上皮发生变性、增生以及角化,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风险,此外,还可削弱机体的免疫表达能力和调节能力,降低抗感染功能,药物影响、疾病、生产过度、维生素D补充不足以及光照不足都是导致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原因。

结果显示,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P<0.05,进一步证明血25-(OH)D3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负相关关系。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血25-(OH)D3不足、缺乏率更高,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小时以及维生素D制剂正规补充的比例更低,P<0.05。

由此可知,为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需要在幼儿期注重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直至两周岁,多在天气良好的条件下每天至少两小时参与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照射。

参考文献

[1]张燕钦,孙力.血清IGF-Ⅰ在1~6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146-147.

[2]张健,高聪慧,寇永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免疫水平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2):122-123.

[3]方智,任翼,石霖.维生素D对患儿RRI的血清25-(OH)D3、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4):443-443.

[4]陈楚群,赖伟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J].海南医学,2017,28(7):1051-1052.

[5]李平,李舫.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25-(OH)-D_3水平及其与体液免疫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5):749-752.

论文作者:郭茹 杨湘峰 张静 孟宪梅 熊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血25-(OH)D3水平与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分析论文_郭茹 杨湘峰 张静 孟宪梅 熊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