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几点建议论文_佟茂玲,杨新然

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几点建议论文_佟茂玲,杨新然

(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门诊部 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350-02

基层官兵因其从事的职业的特殊性,面临部队,家庭和社会应激等诸多问题,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因此,重视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基层部队艰苦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重要,是军队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对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面对现状的几点解决建议综述如下。

1.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基层部队是艰苦单调的环境,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基础心理健康水平不同于地方人群,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

军种、兵种、性别、文化程度、军龄、职别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陆军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海军和空军;文化程度低的兵比文化程度高的兵、新兵比老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特殊环境对军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特珠作业环境对不同作业性质军人的影响程度不同[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基层官兵更具有这样的特点,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官兵心理问题相对增多。

我们用两个不同驻地的400名基层官兵只对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做了对比调查。其中城市驻军基层官兵200名,他们驻地条件相对好一些,每周可以按比例出去上街活动相对自由一点,训练任务中等强度,对200名基层官兵进行了心理状态评估,对比偏僻艰苦驻地的200名基层官兵也同样做了心理状态评估,两者相比较艰苦地区驻地的基层官兵阳性率明显高于城市驻地基层官兵。

所以生活环境可明显影响军人的生活质量和心里状态,由于职业要求,军人常驻扎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易有孤独苦闷的感觉,加上训练强度高、作风纪律严、任务等,更易出现压抑、情感脆弱等心理变化。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2],能直接地反应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状态焦虑描述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忧虑等。大部分是短时的。两者相比较,艰苦地区的基层官兵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城市驻地基层官兵。

军事应激症状核查表[3],军人在对紧张性军事经历的反应中的症状或主诉,两者相比较艰苦地区的基层官兵17项检测得分更高一些。

所以,特殊的作业环境对基层官兵人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家庭因素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结构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婚恋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还是这400名基层官兵,对恋爱问题感到烦恼者110名(36.4%),见不到女友感到烦恼者159名(25.1%)。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身处军营,相对时间紧张,不能长时间陪伴恋人,所以被分手的事件频繁发生,关注基层官兵恋爱成家也是部队基层工作重要的事项。恋爱受挫,就会使他们感到难以承受,甚至产生失望、自卑、忿恨等强烈情感体验。因婚恋受挫而给基层官兵带来的精神压力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家庭的负担对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家属失业、子女教育问题、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还有以后转业到地方工作的问题等等,基层官兵大多数都是家庭的主心骨,上有老下有小,常年压力负荷过重,往往对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部队要引起重视。

所以,特殊社会环境对军人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2.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调查显示,72.5%官兵有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需求[4]。在很多自杀病案中可以看到,患者因长期患抑郁症而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最终选择了结束生命,使家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痛心之余,了解了这些病患大多是性格孤僻,平日很少与同学接触,自卑,家庭支持系统不理想,亲人朋友不了解此病患的情况,也没能及时给于关注,最终病患在经过痛苦的煎熬后选择了不该选择的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所以加强部队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懈怠。然而,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很不近人意,由于世俗的眼光,对有心理问题的官兵有部分歧视的情况,怕他人说自己是神经病,致使有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官兵不敢去治疗,或与他人倾诉,甚至隐瞒病情,导致病情越发严重。有的一些基层单位的官兵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弄不清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还有的基层单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基层官兵的心理特点,发现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基层官兵不能真的解决问题,只是一味的简单的说教,其实早期的一般心理问题及时心理干预治疗是很快能恢复如常的,就不会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人的心理其实就像身体一样,会患感冒生病,只要及时得到治疗,就能恢复健康。正确对待心理疾病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有了心理疾病及时干预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政治思想教育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广大官兵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感兴趣,致使教育起不到实效,也是原因之一。树立科学的态度,才是根本解决的方式。

3.建议

基层官兵对心理卫生知识的需求显提高。

首先,建议基层部队在营以上单位设立正规的心理咨询室,已经迫在眉睫,营以下单位配备正规的心理咨询员,随时了解基层官兵心理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上级医院也应该成立心理督导服务机构,为基层心理咨询师做好督导及指导任务。从官兵的自身,家庭,连队及心理咨询师四维一体的结构,全方位的为广大官兵做好心理服务工作,对保持部队高昂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定期为基层官兵进行心理知识常识讲座,形成一种习惯,使这样的卫生宣教常态化,建议每周一次,使每周的党团活动日与心理学科普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党团活动时,适当加上心理学科普及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心理训练内容,训练中模拟高难度的战争条件,使战士们在训练中适应艰苦的环境,残酷的战争环境,使心理上对模拟的战争条件逐步了解适应和心理预知,克服恐惧心理,做好焦虑心理的疏导,逐步稳定战士的训练情绪,并指导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措施,可有效地培养他们英勇、机智、果敢的优良品质。心理适应性训练极大地解决了艰苦条件下高难度的战争条件时战士们对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调节,所以建立适应性训练场,开展艰苦环境适应性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有不能仅以针对战上,基层干部也应该认真学习心理卫生知识,直正掌握战士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特点,建议基层带队的管理干部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科学地将政治思想工作与心理学知识有机地结婚起来,既能助人自助也能解决思想问题,把部队建设与促进基层官兵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全面结合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写普及部队基层官兵的心理学教材,编写时应根据官兵实际需求,多样化,趣味化,按进度一步一步做好编写工作,下发一些知识性的卡片或宣传读物,力求官兵感兴趣,通俗易懂,有知识性的内容,满足基层官兵直正需求,使新颖可读性强的心理健康教材和心理学科普普及资料,真正地服务于官兵,让课堂变成官兵感兴趣的课堂,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同军队实际相结合,形成一套实用的教育模式,使基层官兵确实受益,并做到因人施教,助人自助,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武国城.军人心理学[J].海潮出版社2011:10-17.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8):64-67.

[3]皇普恩。军事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0.75.93.

[4]韩向前.宣传教育心理学[M].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195-198.

论文作者:佟茂玲,杨新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几点建议论文_佟茂玲,杨新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