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电力系统中引发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论文_陈晓芳

漫谈电力系统中引发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论文_陈晓芳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电业局 750300)

摘要:要想确保电力系统在安全、有序、高效的状态下运行,就要依靠继电保护才能达成这一目标,这就充分彰显出了继电保护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已经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照明和动力支持,而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需要有效的继电保护作保障,当发现继电保护出现不稳定情况时,要第一时间确定原因并及时处理。文章首先针对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之后对引发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不稳定性 原因 事故处理方法

当今社会的正常运转已经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不管在人们的生活还是工作中,只有保证了继电保护的有效性才能确保电力系统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下运行。而判断继电保护工作是否有效的标准为:当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现象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和最小范围内对电力系统实施保护,消除系统故障、减小故障影响、查清故障根源,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因电力系统故障给人们生活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1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般,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故障多为相间短路、接地短路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和不正常运行会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造成对用户送电能力的减弱,甚至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及时排查故障原因,恢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电气元件、电力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并科学合理地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继电保护装置,该装置可及时有效反应电力系统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或电气元件所发生的故障,并实现自动跳闸或发出异常信号。继电保护装置能在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快速切除或发出信号、减负荷或直接跳闸,到达保护故障或不正常运行元件的目的,并保证电力系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 引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因素分析

2.1 人为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工作的落实主要是依靠人力完成的,因为目前我国继电保护并没有达到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层面,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不到标准要求,那么不排除继电保护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合格或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疏忽等原因造成的,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为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接线,或出现错误接线的情况,致使设备无法实现正常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安装、调试工作完成以后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因为电路的检修工作不及时或落实不到位,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因缺乏保养而出现设备老化的情况,最终导致故障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继电保护系统的硬件故障

继电保护系统中易发生故障的硬件是继电保护装置及其辅助装置,继电保护的构成模块包括电源供给模块、中央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及断电器4个模块,由它们同协作完成数据输入、逻辑分析、数据转化、数据输出等环节的工作并执行数字化流程,四大模块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任一模块发生故障都会中断数字化流程,从而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的不稳定。装备操作出现错误、电压切换不及时等会损耗继电保护系统装置,导致继电保护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此外,接地线绝缘体老化腐朽使电线裸露、静电使灰尘吸附在设备表面等亦可能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的不稳定。

2.3 继电保护系统的软件故障

电力系统中软件程序的操作失误或运行出现故障,可能引起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运行中断或错误运行的情况。软件故障的具体表现是输入数据值的误差、逻辑分析的错误、数据运算转化的错误及软件的编码错误等,而继电保护系统的数字化流程对数据的输入、分析梳理及转化输出等环节的工作要求逻辑准确、分析严密,一旦数据出现偏差,就难以保证数字化软件技术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有效作用,因此软件故障不能及时排除会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的不稳定。

3 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处理方法

3.1 协调配置保护人员,加强管理人员技能培训

在继电保护运行与维护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的调度、继保、运行都涉及相关技术人员的联动参与,参与各工作环节中的电网调度人员、继保人员及基层运行人员需要做到步调一致、思想统一。继电保护工作参与人员的协调配置,需要管理人员得以落实,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与管理能力影响着继电保护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要求管理人员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机理、常见事故特征及其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保证继电保护中不稳定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2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事故处理系统

继电保护过程涉及的工作较为繁复,需要健全和完善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利于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对设备台账、运行维护、事故处理、定期校验等工作要完善档案资料,并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跟踪、检查,利用记录信息对执行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形成奖惩制度,促进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另外,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应建立起事故故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对运行装置的实况、电气元件的技术参数的适时检测,制定起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案及危险排除机制,即事故的应急处理系统。

3.3 提高装置监测水平,强化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工作

之所以继电保护装置会频繁的发生各种稳定性事故,这主要是因为在规划检修或检测方案时,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进行针对性规划,更别谈对装置设备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实施监测了。因此,可以通过提升装置的监测水平,全面掌握不同类型的装置在各线路中的使用状况,及时确定检修维护方案等途径减少故障的产生。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工作可以利用微机的自诊断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加载在线监测程序,实现每一台设备和部件的自动化监测。

4 结语

总而言之,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就是确保继电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实际上,引发继电保护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主要是装置硬件、软件及人员操作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应着重从这几方面着手才能保证继电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6):124-125.

[2]孙春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分析及事故处理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147-148.

论文作者:陈晓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漫谈电力系统中引发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因素及处理措施论文_陈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