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研究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研究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研究

任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摘要: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精准扶贫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大数据已经应用于各种领域,在精准扶贫审计中,大数据的应用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 大数据;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审计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把扶贫开发纳入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中,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16 年12 月,在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精准扶贫的地位更加突出。之后,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又提出了要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精准扶贫存在着很多违规行为,甚至性质严重,造成了违法,使我们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更加困难。因此,我们应当对此进行改进,创新我们的工作思路,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寻找新的工作方法,使“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牦牛肉火锅是一种具有非常鲜明藏民族特色的火锅,它味道十足,嫩滑爽劲,有清汤原味,酱香味,还有麻辣味,特别香辣,老少介宜,营养丰富,冬天里的一道美味佳肴。

一、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

(一)精准扶贫含义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2017年,黑龙江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53.05亿m3,万元GDP用水量降幅8.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22.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98,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2.8%,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5.26万t、0.49万t,减排比例为3.51%、5.44%,比2016年分别减少1.88%和2.48%,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2]。

(二)精准扶贫审计含义

精准扶贫审计,是指国家各级审计机关根据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准确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对精准扶贫全过程实施审计监督,以审查精准扶贫政策、资金以及项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重点的政府行为。

全面跟踪审计是指该记录按事件从始至终的途径,顺序检查审计跟踪记录、审查和检验每个事件的环境及活动,在进行精准扶贫审计时,需要进行全面跟踪审计,来确保相关政策得以落实,以及贫困人口的相关权益得以保障。但是目前,全面跟踪审计在精准扶贫中落实并不到位,这是因为:第一,对于全面跟踪审计的研究,我国比较滞后。一方面对此理论认识较晚,另一方面,缺少相关的实战积累,而作为审计人员,相关意识薄弱,在扶贫审计工作中不能较好的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一般只是用以前的经验对结果做一个反馈,并以此来代替全过程跟踪审计。第二,全面跟踪审计需要耗费的成本较大。全面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相关能力的专业素质,需要付出较多的成本。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审计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用于开展相关审计工作,并以此完成审计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精准扶贫审计的特点有:第一,涉及范围比较广;第二,审计对象比较复杂;第三,专业性较强,并且审计机关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例如:必备的审计资源严重缺乏,审计任务过于繁重,审计时间太短等,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精准扶贫审计的工作需要。尤其是随着对跟踪审计有更新要求的提出,精准扶贫审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一般在进行审计时,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也就是审核财务账簿、核对相关凭证单据,手工计算分析数据等,给审计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审计质量和成效。

二、我国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全面跟踪审计落实不到位

本产品的开发面向终端市场,因此要考虑颜色、风味、形态、稳定性、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因素,才能开发出质量稳定、使用效果好、吸引顾客的产品。基于上述考虑的几点因素确定配方中的原料为:虾油、味精、食盐、白砂糖、干贝素、变性淀粉、黄原胶、焦糖色、酵母抽提物、麦芽糊精。

(二)审计方法陈旧

在传统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一般采用事后审计,去分析和研究那些已经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然后来确定相关部门是否合理开展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计工作相关功能作用的发挥,使扶贫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这也为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将大数据引入精准扶贫审计领域中,也可以为脱贫工作提供更多助力。

(三)精准扶贫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在精准扶贫评价方面,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办法,例如对专项扶贫资金如何进行绩效评价,以及对于脱贫工作成效如何评定考核等,但是,却没有相关的办法和指引去考核相关审计。由于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健全,导致审计人员在最终的工作评价中得不到全面的考核结果,从而影响审计的客观性。并且,由于没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去对精准扶贫审计进行评价,审计人员在进行评价时就会缺乏相关依据,最终难以形成一个定量分析,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实现审计目标。

三、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利用大数据进行全面跟踪审计

我们可以将大数据引入精准扶贫审计相关领域,使其从原来的事后审计转向全过程审计,然后去利用大数据的相关资源,去论证精准扶贫项目,然后去实施,最后去评价扶贫效果,对这一系列的工作去进行实时审计,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评价出最终的扶贫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出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的结论,以此可以减少国家扶贫资金的浪费。之后,相关审计部门通过后续的跟踪审计,去审查审计的整改情况,然后为政府的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去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加充分地运用审计结果,并且对精准扶贫审计的作用起到了加强的效果。于此同时,相关审计部门还应当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对扶贫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设置精准扶贫审计预警机制,发现扶贫工作中潜在的问题,对屡审屡犯、屡审不改、整改不力等情况进行严格把控,充分发挥审计作用。

(二)利用大数据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

采取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计覆盖面。审计方法需要创新,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进行,使得审计结果更为精确,同时,也能够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实现数据的内部共享。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精准扶贫审计相关的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审计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三)依靠大数据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

我们只有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精准扶贫审计监督评价体系,在进行评价时才能保持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因为评价体系在建立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选取相关指标时,指标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相关的技术,筛选有用的指标,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对政策的落实、资金的使用以及项目的进展等情况加强数据共享,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布,提高扶贫项目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王盼.黑龙江省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究[J].商业经济,2018(09):10-11.

[2] 牛 立 燕. 基 于 大数据背景的精准扶贫审计实施路径解析[J]. 新农业,2019(13):83-85.

[3]武尧.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实施路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0):234.

[4] 高 志 贤, 林 茹 惠, 许恬.大数据背景下以云审计助推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的研究[J].绿色财会,2019(04):25-28.

[5]周艳.大数据下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风险与防控[J].南方农机,2019,50(06):57.

[6] 张 海, 王 奕 萱. 大 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实施路径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3):250-251.

[7] 周 汉 强. 大 数 据分析在精准扶贫审计中的应用[J]. 现代审计与经济,2018(06):32-33.

[8]陈王盈.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福建精准扶贫审计研究[J].海峡科学,2018(11):89-91.

标签:;  ;  ;  ;  

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