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交通信息化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建华 唐小勇

区县交通信息化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建华 唐小勇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重庆市 4011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交通信息采集手段、交通参与者信息获取手段均大幅改变,网约车、定制公交等新的交通运输组织模式的出现也带来新的问题。如何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条件下开展交通信息化建设,解决当前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效应对各种交通运输发展内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沙坪坝区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沙坪坝区交通信息化发展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交通信息化发展对策,为交通信息化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庆市 交通信息化 发展对策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拥堵等现象日趋严重,对于交通运输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交通管控效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完善现代化智能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新的发展目标。而交通信息化是实现智慧交通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智慧交通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沙坪坝区地处主城西侧,是成渝两地政治、经济交流的必经之地,也是主城区通往渝西地区的重要通道,既有处于城市建成区的沙坪坝东部城区,也有处于西部槽谷的城市发展新区及重要物流枢纽。深入分析沙坪坝区交通信息化现状,提出适合区县的发展对策对下一步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1 交通信息化发展现状

(1)交通管理信息化现状

城区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治安卡口管理系统等智能安全监控设备已基本建成。建设了沙坪坝区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中心,接入了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车速数据等,实现了城市道路网运行车速监测。在重要路段建成了交通信息诱导发布系统、停车诱导系统等智能化系统。尚未实现交通流预测预报、动态交通管理、信号联网联控需求等功能。

(2)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现状

在全区范围内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对重要道路节点、桥梁安全、交通运输、非法营运等重要路段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控。建立全区交通运输信息整合平台,实现道路交通基础数据库、客运车辆运营、路况、监控等多种应用于一体的信息平台,整合了市交委、市公路局、市交通院、渝运四公司、沙坪坝区客运站等单位数据资源和视频资源。但针对地面公交运营管理及监测、客运枢纽站管理及监测等建设水平较低,尚未完全实现智能化信息化。

(3)停车管理信息化现状

在三峡广场商圈20个停车库出入口安装了停车空位采集设备,实现了停车位数据的实时采集,但实施范围较小,未覆盖全区停车场,各停车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落后,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4)交通设施管养信息化现状

建立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接入了桥梁健康检测系统。但尚未建立全区交通设施管理养护监测、管理、养护全生命周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

(5)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化现状

公交企业基于公交全行业建立了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公交云服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西部公交也基于业务管理需要建成了西部公交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但在公交集群调度、公众信息服务等方面信息化水平较低。出租汽车行业建立了全行业出租汽车调度监控中心,实现全市出租车辆的实时监控。但针对网约车等新兴平台,尚未建立完备的监管系统。在公众信息服务等方面信息化程度也亟待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物流管理信息化现状

基于各物流企业自身信息化管理,由企业自主建设了西部物流园单一窗口平台系统、智慧物流园O2O集成展示中心、智慧物流以及智能分拨调配系统、智慧云仓储管理系统、智慧园区综合服务及运营平台、智慧物流园区三维城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和平台。但各物流企业互联互通尚未落实,缺乏全区物流信息整合平台。

2 信息化发展主要问题

(1)全区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现有信息资源分别存储于不同的所属部门,综合利用率低;缺少有效、及时、动态和全面的数据交互融合,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决策、统一标准,信息化建设往往只从本部门需求出发,造成充分建设和“部门化、分散化、孤岛化”的格局。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共享。

(2)各部门或单位建设规模和深度参差不齐。

现状沙坪坝区各交通职能部门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如交巡警支队建设了电子警察系统、区交委建设了智能交通信息平台,接入了道路运行、停车库管理等基础数据。但各职能部门的建设水平不一致,差异较大。

(3)交通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从目前沙坪坝区智慧交通发展实际情况看,由于智慧交通信息化数据建设分布于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制定被忽视,导致全区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4)开发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方向。

智慧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现状沙坪坝区缺少专门的智慧交通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导致各部门信息化发展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方向。

(5)针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及使用不足。

从既有建设情况看,现状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于交通行业要素资源数据的信息化,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及使用不足,应进一步加强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车联网、物联网及互联网+等智慧交通新技术的使用。

3 交通信息化发展对策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传统的以服务管理为主的智能交通建设逐步向服务民生的智慧交通建设转变。在建设任务上,各区县行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需要,分别侧重于智慧行车、智慧停车、智慧公交等不同业务系统的建设,通过各业务子系统的改扩建,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在区政府层面,更侧重智慧交通各业务子系统的整合以及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区级智慧交通的信息汇聚、数据开放、综合决策支持、综合出行服务等。

(1)推进各子领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在交通运输各领域开展智慧交通管理、智慧公交、智慧运输管理、智慧枢纽、智慧停车、智慧物流、智慧设施管养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城市道路运行、国省道干线公路运行、客货运车辆管理、客运枢纽管理、公共交通运营、出租车运营、停车场运营等智能系统,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

(2)推进沙区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及交通大数据中心建设。一是加强市区两级平台信息共享交换及跨部门信息共享交换;二是建设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及交通基础设施数据库,为各类业务应用分析、研判提供基础支撑。三是建设智慧交通云服务平台,作为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和数据资源置换平台。

(3)推进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建设。整合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加强数据关联融合分析,结合部门实际工作需求,开展大数据分析。面向区政府建设沙坪坝区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及交通应急指挥平台,支撑领导综合决策,在突发事件时,支撑领导开展交通应急指挥。

(4)推进交通大数据开放与政府企业合作。探索与互联网(例如百度、高德、货车帮、12308)等社会企业合作共建,按照“政府提供内容”、“企业负责运营”的合作模式,合作开展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实现政府与企业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沙坪坝区交通信息化发展调研报告【R】,重庆;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2017

[2] 薛跟娣,浅析交通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

[2] 韩桂馨,秦小冬,马周,国内外智慧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商业;2017(4)

论文作者:张建华 唐小勇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区县交通信息化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张建华 唐小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