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动力的持续性”研究论文_冯显峰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动力的持续性”研究论文_冯显峰

山东省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272000

摘 要:随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显而易见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策略。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学习倦怠、学习动力不能够持续性的发展。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践,分析研究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原因,不断调整更新,从而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合作动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动力持续性

一、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出现倦怠的原因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要求后学生立即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出现只有好学生说,学习困难的学生听的状况,即使听也很无奈,一点兴趣都没有。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特别是在以活动为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势必引起学生学习倦怠,积极性不高。

2.合作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要不要独立思考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在合作学习中,要防止个别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游离于合作之外。小组活动中,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会消极地依靠其他同学,不懂得倾听思考别人的意见,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如果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思考,学会把小组同学的观点整合处理,完善自己的想法,启发自己不同的思考,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大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

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动力源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的创设是为学习主题内容或解决问题的一个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积累经验,学会知识。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学习动力。可以说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如果创设充分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即在教材内容之间的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和谐”,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合理分组,恰当分工。合作学习要真正地实施好,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分组很关键。根据班级整体水平、学生差异、学生组合意愿等进行分组,并制定一定的组织管理方式,是成功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之一。在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随机分组、自愿结合、教师指定分组等多种方式,最终确定以“互补互助,协调和谐”为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兼顾教学的需要,灵活分组。

3.适时参与,及时调控。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应等待、观望、不管不问,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合作进程,及时调控学习纪律、进度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动力持续性的发展。

4.及时小结,多元评价。很多时候,我们教学课堂小结只有下课前的那一次。但是随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我认为课堂中要及时小结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比如说一个任务完成后,教师就要及时总结学生完成的情况,帮助其分析原因并进行及时指导。这有利于组内对上一个任务的补救,也有利于组内下一个任务的完成。另外,这个小结可以针对全体学生,也可以针对某个小组。

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和小组代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时,要给予及时的、积极有效的褒奖和激励。制定评价原则时,既关注整个小组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反映;既注重合作学习的结果,也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技能提高,又评定小组的合作情况、交流意识。我们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把多元化的评价看作一种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同时,教会学生客观、科学地评价组内作品和其它小组的作品。评价要多种形式,可以对作品进行打分量化,可以对作品写评语,不要笼统地说“好”或“不好”。在教学《怎样开展社区服务》时,整个活动我一共设计了八处评价,评价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自评、他评和小组评;既有口头评价,也有发奖状、奖牌或奖品激励性评价。总之,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能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持续性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对小组合作学习动力持续性的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丰富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着重于实践操作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学习活动中学习动力的持续性使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地真正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冯显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动力的持续性”研究论文_冯显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