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运输组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旅客运输组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旅客运输组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燕晶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浙江·嘉兴 314051)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以“旅客运输组织”为例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案设计,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交通运输专业1601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给出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评测指标体系,得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并对应用该模式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找出优缺点及适用性,为将来继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旅客运输组织” 评测指标

1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构想

1.1 “旅客运输组织”教学理念

结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交通运输1601班学生现状,其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普遍处于被动状态,与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产生背离。教学过程无法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教师忙于知识讲解与课件展示,学生鲜有机会主动了解专业相关方面的知识,使学生驻足于考试成绩的多少,而非考虑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为了适应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要求,“旅客运输组织”教学活动要从教学活动转移到以学生学习活动。同时,在“旅客运输组织”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到以下三方面内容:

从设计角度分析交安工程在市政道路和公路中的应用……………………………………………………… 李慧(12-130)

教师以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查看学生是否有所进步,另外,学生发展并非某学科或某研究方向的单一发展,而是从各个方面进行评估,例如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对自身的有效评价。

教师以教学效果为研究主要内容,教学效果的评估不可依靠感性认识,也不可认为是单位时间学习内容的多少来考虑,而需要考虑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过程考核以及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

教师以可量化的指标为定量化检测结果的方式,需要设置一套指标体系用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改革效果,学生学习成果,这一指标体系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反应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效果,同时注意量化要适度。

1.2 “旅客运输组织”教学模式构建

(1)学生情况分析。在技能层面上:1601班学生自2016年入学,到目前历经五个学期的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交通运输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升。另外大学生具备上网条件,对微信的功能熟悉,使用频率较高。在情感态度方面:1601班学生具有一定自我控制能力,恰逢签工作的关键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进一步提升。在学习情况上:1601班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中,总挂科人次68人次,获得优秀总人次为48人次,优良总人次为189人次,可见,16交运成绩分布有好有差。

2.3.3 教学过程设计

(2)教学内容分析。本研究选取“旅客运输组织”课程为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旅客运输组织系统的构成、运输质量管理,进行客运组织必要的基础设备以及如何编制客运计划等,教学过程的重难点为利用客运的流量、流向、流时和流距等特点设计列车开行方案。

2 旅客运输组织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2.1 旅客运输组织教学策略

3.1.2 课堂知识内化建构

(2)激发兴趣策略。翻转课堂的三阶段学习过程,能够使得学生在课下有充足时间完成任务单的内容,上课期间已然对课程内容有所掌握,能够激发学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的兴趣,同时教师讲解内容是根据学生完成任务单后,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根据学生问题可以实现一对一的解决,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时间充足,兴趣得到激发。

(3)评价策略。在“旅客运输组织”课上和课下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需要一套指标对其进行评价,称为指标的评价体系。在上文教学理念中提到的关注可测性和量化指标中明确,该评价体系是为了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实现教学目标,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该评价体系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2.2 研究对象调查分析

2.2.1 学习方式调查分析

一般而言,学习方式主要特点分为独立型、依从型、竞争型及协作型四种,经调查分析,1601班学生分布为独立型5人,依从型11人,竞争型9人,协作型17人。根据学习方式主要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同,独立型学习方式人群,能够主动学习,不受环境影响;依从型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但不会主动学习要求以外的知识;竞争型学习方式的学生学习受环境影响较大;协作型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不仅能够从教师、同学处获得知识,同时能够从周围环境,网络环境中获得知识。

2.3.2 教学目标设计

(1)课下学习情况分析。课下学习情况主要分为课下预习和课下的知识巩固两部分。1601班课下预习情况不容乐观,需要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予以保证课下预习的实施情况;课下的知识巩固阶段存在巩固不及时的情况,同样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检查。

(2)在梳理完知识点后,介绍嘉兴南站的情况,要求学生从不同客运设备设置位置、设置数量,及站内流线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对嘉兴南站的客运设备的评价,给出合理建议。完成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2.1 母亲饮食的影响 进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婴儿进食技能的发育是一动态过程,与生长发育一致,即由不成熟到成熟。孕期母亲饮食的味道可以由羊水传递给胎儿,影响婴儿的味觉发育。在出生以后,母乳的味道有“引导教育”婴儿“安全”摄取食物的作用[7]。因此,生命早期的味觉经历(如羊水、母乳)对儿童以后接受食物有特殊作用,味道比较熟悉的食物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母亲接触各种不同的味道,有助于婴儿接受不同的食物[8]。

2.3 翻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以铁路旅客运输设备为例,分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四方面进行教学方案设计:

在历代儒家代表人物中,对人才的任用方法论述得最全面的要算宋代的王安石的用人观,可以概括为“使之当”,认为用人扬长避短,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对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要重视知人所长,充分发挥其特长,“当其所能”,避人所短,或补人之短,使其互相配合,才能避免耽误工作,误人子弟,才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2.3.1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客运站的作用与分类,客运站内作业与设备,通过式客运站、尽端式客运站及混合是客运站的优缺点分析;尽量降低客运站内旅客、行包及交通车辆的流动的交叉干扰,降低走行距离;以及检票口、售票处、行包房、候车室的大小及位置关系;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客车整备线能力、候车室候车能力、天桥地道旅客通行能力、进出站口通行能力等计算。

2.2.2 学习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按照时间段分为三部分:课前预习目标,课堂目标及课后完成知识应用迁移的目标三部分,首先课前预习目标为完成任务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客运站含义、种类、作业、设备;(2)客运站内流线组织的定义、分类、原则及目的;(3)客运站各项设备位置和数量的确定规则;

在能够完成任务单的基础上,要求能够进行知识的内化建构与应用迁移,即在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实际客运站的评价。

5) 分析关键设备的故障隐患,提供包括报警优先级、预警模型、异常分析工具、报警处理规程、报警泛滥抑制、高效HMI等安全屏障工具,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屏障的可靠性。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通过提出学生接触过的客运站所进行的作业为抓手,得到所进行这些作业所需的设备,进而分析该设备的位置设置与数量设置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即首先梳理课前知识选择加工阶段中,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完成任务单的情况,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按照铁路客运站设备逻辑主线着重讲解学生尚未掌握的问题。

(2)课上学习情况分析。课上踊跃发言积极性较低,导致教师无法详细掌握班级所有同学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状态;同时由于存在没有完成课下预习及任务单的同学,因此,课上的知识内化建构存在一定难度。

2.3.4 教学反思

二是优化成长环境。各地文联作为党组织联系文艺人才的纽带和桥梁,要切实担负起发掘和培养文艺新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文艺新秀和“好苗子”发现、引进和培养的长效机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文艺单位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调动青年画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对有发展潜质的青年画家,要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扶持工作,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积极为他们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深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由于本次教学改革尚在实施过程中,利用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还不可知。因此,在评判教学改革成果时,暂时只能利用过程控制护具体分数。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根据信息技术,本文依据微信为平台,为教师发布任务单、为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知识测试,为学生及教师间的沟通提供渠道。

3 翻转课堂的应用

当Fe2O3/C比在0.5 ~ 0.63范围内,系统性能变化不大。当Fe2O3/C比大于0.76时,CO含量逐渐降低,CO2含量增加。这是由于随着晶格氧增多,挥发性气体的氧化程度增加,生成的CO2和H2O降低了合成气 H2和 CO收率及浓度。燃料反应器中CaO对CO2的捕集促使水煤气变换反应发生,进一步降低了合成气CO收率和含量,也促使CaCO3生成。综合结果使得 H2收率降低,但 H2/CO比随Fe2O3/C比增加而提高。

3.1 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实施

通过分析“旅客运输组织”课程的教材内容及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教材外的其他内容,对1601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本研究设计的基于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课前知识发布与练习、课堂知识内化建构、课后知识应用三大内容。

3.1.1 课前知识发布与练习

学生以教师发布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为主线,对知识进行梳理,掌握后完成课前知识测评,为进行课堂知识内化建构阶段打下基础。

(1)课前测试。制定学习任务单及文本或视频文件等学习资源,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布练习题目,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得到的测试完成情况,根据答题情况不断改进发布的教学资源。

(2)课前在线学习活动。分析课前测试数据,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结合章节学习任务,采取特定形式进行课前学习:针对大部分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重新梳理,确保学生掌握。

(1)引导策略。课前知识积累需要完成教师发布的任务单,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总结学生所提问题,在互动交流阶段,借助情境式(如模拟列车站内组织;人、车、货的流线组织等)、案例式(如根据讲解内容要求学生课下完成专业前言或基础小课题等)、实验式(如教师带学生进运输设备实验室进行现场讲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再创造的能力。

2.4.2 总RNA的提取 将“2.4.1”项下所得单核细胞样品于室温下放置,混匀,于室温下静置10 min,加入氯仿100 μL,混匀,于4 ℃下以10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层水相至另一1.5 mL离心管中,加入3倍体积的异丙醇(4℃预冷)混匀,于4℃静置20 min,以15 000 r/min离心15 min以沉淀RNA。吸弃上清液,沉淀用75%乙醇200 μL清洗1次,以15 000 r/min离心5 min,吸弃上清液,加入灭菌水(含0.1%DEPC)20 μL以溶解RNA,于-80℃冻存,备用。

(3)养护人员应特别注意混凝土表面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并充分浇水,延长浇水天数,以尽量补救。

基于翻转课堂的“旅客运输组织”是课下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有机融合,这一过程所进行的学习任务包括学生交流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的问题,重点讲解。

(1)交流作业,反馈问题。学生完成的任务单上学习内容后,经讨论尚无法解决的由组内代表提出。教师根据所反馈的问题,进行重点梳理讲解。

(2)按照逻辑,重点讲解。通过分析上一环节反馈的问题,教师有重点的向学生讲述任务单中尚未完全理解的内容,同时教师需要按照课堂内容整理出教学主线,引领学生走进从大结构到小问题的思考。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理清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确定学生能够理解后,小组内部互相交流课堂内容主线,讲清前后逻辑关系,进行班级分享。

在园林花卉的管理过程中,应及时做好花卉的整形修剪工作,从而保证花卉的形状与周边的建筑、山石水景等一致。整修和修剪主要是提升花卉的可观赏性,同时调节花期。通常整形方式包括单干式、多干式、丛生式、悬崖式、攀缘式和匍匐式。修剪的主要内容为摘心、除芽、剥蕾、短截、疏枝、剪残花及去枯叶等。

3.1.3 课后知识应用迁移

课后学习在课前学习与课堂知识内化建构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是对已掌握知识的迁移应用或深化应用。主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基础。通过发放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对其进行评论。

3.2 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评价

为检验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及结果评价的有效性,选择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及进行思考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评价分为三个阶段:课前知识评测阶段、课堂学习评测阶段和课后知识应用评测阶段。每阶段的评测不能简单靠期末考试成绩。课前学习测评分析包括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完成度,学习评价等方面。其中学习主动性依据完成时间、提问次数来衡量,学习完成度利用掌握内容清晰度、课前测评成绩衡量,学习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学生间评价衡量。课堂学习评测通过学习积极性、学习完成度、思考灵活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课后知识应用通过学习创新度、学习完成度、学习评价三个指标进行评测。

4 结论

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翻转课堂的概念、研究现状及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交通运输1601班“旅客运输组织”课程为基础,进行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并对该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下的具体实施形式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进行了研究。

研究具体工作包括: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喉源性咳嗽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浓度、中性粒细胞浓度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见表 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却日趋恶化:耕地面积减少、植被破坏、水质污染、垃圾处理粗放……相较于城市,乡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生活用水甚至将来的旅游开发、民宿发展都要依托于良好的生态资源。农村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注意。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乡村生态治理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制定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环保教育。垃圾分类回收、生态农田、污水治理、太阳能发电等有条不紊的开展中,试图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杀手壕》卖得很差,我很沮丧地回到香港,一心想着重整旗鼓再拍一部电影挽回面子,并且很快就组建了新电影的班底,先是去韩国聊剧本就聊了三个月,那个时代都是香港韩国合作的,在韩国拍摄会有投资补助。当时我们筹备的那部片,组成了韩国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香港外景团队,比如灯光师就有12个,连木工都有16个,前后大概去了四五个月。可惜正式开工没两天,就鸣金收兵了。因为我们当时是冬天拍夏天的戏,零下15℃,太冷了,大家都扛不住。到第三天的时候,我说,收工了,要是这样拍下去我会拍个烂戏出来。回到酒店,大家都缩在我的房间一起烤暖气,说,我们可以坚持。那时候已经花了大概两百万港币左右,以当时的环境来讲,这是很多钱了。

(1)以微信为平台进行翻转课堂,同时结合交通运输工程系“旅客运输组织”课程特点和交通运输学生学习特点,构建翻转课堂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在课前设计章节学习任务单,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课后引导学生反思总结。

(2)在分析论证“旅客运输组织”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可行性的基础上,以上述教学模式为指导,进行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分析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完成度以及对该种学习方式的评价等具体情况,证明该模式在“旅客运输组织”课程中应用的适用性。

(3)通过16级交运“旅客运输组织”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得出该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优越性,设计了评价翻转课堂教学的试试效果评价指标,并考虑了教学模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可控因素,进行了教学反思,为后续继续研究奠定基础。

文章的研究期限较短,期末成绩所能反应的结果将在本学期期末得到,值得肯定的是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创新意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Passenger Transport Organization"under Flipped Classroom Mode

LI Yanjing
(Tongjji Zhejiang College,Jiaxing,Zhejiang 314051)

Abstract By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mode of flipping classroom,this paper takes"PassengerTransportOrganization"asanexampletodesigntheteachingschemeofflippingclassroom.Taking1601studentsof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Tongji Zhejiang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giv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ree stages:pre-class,in-class andafter-class,andobtains thatthe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mode canbe effective.Enhance students'interest inlearning and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initiative,and reflect o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applying this model,fin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bility,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Passenger Transport Organization";evaluation index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z.2019.06.043

标签:;  ;  ;  ;  

“旅客运输组织”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