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初探论文_欧明松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初探论文_欧明松

四川省德阳什邡市双盛初级中学 欧明松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效、有力的指导非常重要,它是提高作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写作的重要性和作文教学现象的反思,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实际,摸索出了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以阅读促写作,从积累到运用,从遣词造句到片断描写,从借鉴仿写到个人创造。分步骤,有针对性地论述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创造性劳动过程。从现实意义上讲,写作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极大地比重,一直被认为是初中语文的“半壁江山”。从长远上看,写作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它既提高了学生的智商,更提升了他们的情商。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明辨是非。可见,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不仅关注眼前,更要眺望远方。

1、作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学习效果需要长时间的积淀,短期奏效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它常常成为了边缘学科。谈及作文,更成了让学生头疼,令老师棘手的难题。在乡村学校,学生不想写或不知怎么写已成普遍现象。久而久之,老师也失去耐心,只好顺其自然。其实,学生对写作的漠视与惧怕,其主要责任在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成为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笔者身处农村学校,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课外知识量极小,这让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词不达意,病句连篇,错别字不断。面对这种局面,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改变现状。经过近年来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实际,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农村学生写作的点滴方法。

2、作文教学策略

新教材的许多课文都文质兼美,既有着非常优美的文学语言、精巧的作品构思,也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挖掘思想价值同时,其艺术价值必将成为写作的典范。一篇完整的作文是由许多小部件组成的,从正确书写汉字开始,经过遣词造句,组合段落,从而蒙篇构局,它的生成过程存在一定规律。因此,们的作文教学就应有相应的策略

2.1做好语言储蓄,打牢写作根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读书重在积累,这是古今中外的读书经验,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日常教学中,诵读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并摘录到特定的本子上,并不断地熟悉它。实践证明,丰富的语言积累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源头活水”。

除了积累语言,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也必不可少。读得再广,摘得再多,没有学生自己的生活,这些东西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很难架构起有血有肉的文章。在作文教学中,适时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情感日志,给学生以贴近生活,完善自我的机会,这样日积月累的材料,增强了文章的生命力。

2.2日常遣词造句,借鉴仿写给力

“人教版”语文教材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整理了课文中重要的字词,在读准字音、写准字形的基础上,弄懂词义,正确运用尤其重要。课前预习时学生利用工具书对词语进行解释,只是理解层面的,教师还需要从运用层面上指引。教师可以选取单个词语让学生造句,或将一些词语串联成一段话。通过反复训练,既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训增强了他们语言组织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凡技能的获得总离不开模仿,对于中学生写作文来说也是如此,要把课内外学到的写作知识转化为能力,中间一定要经过对所阅读文章的模仿借鉴。从中得到写作的要领,从而增进自身的表达能力。仿写是中学作文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训练方式,如果能够不时教给学生一些仿写的方法,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以提高习作能力。仿写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句的在结构、修辞、哲理上的诸多特点,达到有的放矢。

2.3分清表达方式,点亮片断描写

在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经常出现。它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区分好常见的表达方式,更便于阅读文字材料,更容易让作文入格。

与阅读叙事类文章往往离不开描写,可以说,细腻生动的描写,为记叙文增色不少。所以说,对片断描写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通过这种训练,作文档次会得以提升,特别是叙事、写景作文,使作文不再空洞、泛泛而谈,而是有具体的事例与细节描写,基本能达到一等、二等文的程度。不仅如此,在平时学生都不喜欢动笔写作文,直接的片段描写不必费太大力气与时间,比大作文训练效果更加显著,既可针对性练笔,也可在小开口上作“大文章”。

2.4建立读写阵地,推动写作发展

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人文性极强,因此,语文教师要分配好阵地,利用阵地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阅读与写作的兴趣。阅读小组、写作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是达到良好效果的前沿阵地。

除了课堂阅读经典作品外,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相当重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中学生阅读》《中学语文报》《课外语文》《语文天地》《初中生优秀作文》等报刊杂志。其中很多文章都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与此同时,还进行常规练习,写观察日记、情感周记和读后感。班级文学社半期从各小组收集优秀作品,作为每期刊物用稿。书法小组成员自然成为班刊手抄报的文字书写,不知不觉中,学生们书写的兴趣提高了,作文卷面也相应得到改观。

总之,写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字词句到段,最后成篇,是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好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以阅读为跳板,从阅读中汲取精华,从积累到模仿再到创作,循序渐进。将写作教学难题化整为零,个个击破,这样一来,师生都变得比较轻松了。只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摸索创新,学生就能找到了写作的方向,自然增加了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夏利娟《浅谈积累在写作中的作用》(《新课程 中学》2013年第04期).

[2]薛娟《以读促写——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写作教学》(《中大网校论文网》).

论文作者:欧明松

论文发表刊物:《高等教育》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初探论文_欧明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