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共建共享论文

新时代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共建共享论文

新时代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共建共享

成永娜

(邯郸市群众艺术馆,河北 邯郸 056002)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则直接关系到京津冀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是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新时代,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必须打破原有的文化地域惯性思维,加强文化深度融合,创新文化合作模式,实现共建共享。

【关键词】 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文化资源;运行方式;公共文化产品;文化供给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其核心是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交通、生态、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正在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也紧随其后,它是京津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精神动力,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则直接关系到京津冀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是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更好的推动三地文化的繁荣发展。历史上,京津冀同属燕赵大地,共同构成了燕赵文化圈,虽历经多次变革却也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由于三地自身发展的不均衡,协同发展的难点就是如何缩小三地公共文化的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新时代,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要也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国家原则,融入现代科技,探索科学的发展模式,实现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积极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协同发展。

由此可见,无论NAFLD患者以何种机制导致肾结石的发生发展,其最常见的结石成分均是以尿酸结石增加为主,那么针对这一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将为肾结石的防治带来新的契机。

一、京津冀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整合文化资源是新时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实现京津冀的文化协同发展首先要合理统筹三地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丰富文化服务内容,延伸文化服务领域,使三地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基于上文中分析得出的“课时衔接不畅”的结论,笔者建议在原教材“练习”的上方加入如下“探究”及配套文本.

新时代,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要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紧跟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三地文化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极度不平衡,这已经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加强环京津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其中一项措施,成效毋庸置疑,但这也是一个需要重新规划、花费巨资、周期较长的工程。京津冀三地可紧抓国家实施文化科技创新的工程,把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重点任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推动三地文化领域在共性技术、产品创作、传播载体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现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

以“互联网+”创新驱动为契机整合三地文化资源,建设统一服务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城市之间的界限,是解决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问题的重要工具。由于互联网广泛应用,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场地和空间,国家大力提倡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及云服务,可以有效解决三地传统意义上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三地之中河北省在整体的发展中处于弱势,在新时期的“互联网+”文化服务建设中,国家无论从政策还是资金上都应给予倾斜,让三地在“互联网+”建设中实现一样的水平和一样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建设的共建共享,让三地老百姓都能有同等的机会享受到新时期文化发展成果。

二、京津冀文化管理运行方式的共建共享

京津冀公共文化协同发展应在统一的文化管理运行方式下开展。当前,针对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馆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总分馆”模式,这对于缓解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不均衡有显著成效,从整体上带动不发达区域的公共文化向前迈进一大步。把京津冀三地当作一个区域整体,在发展上以北京为首,天津次之,河北最弱,为了实现文化资源的均衡发展,可以探索以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官僚主义在领导上体现为老爷主义,即妄自尊大,爱耍官威;在工作上则表现为敷衍塞责的形式主义。而应对形式主义的,往往是心照不宣的官僚主义。可以说,官僚主义“逼出”了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迎合了官僚主义,二者如影相随,不分你我。

其次,统筹三地的文化艺术人才,借助总分馆制的人才管理模式,结合文化艺术人才所产生的较大文化影响力,寻求三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公共地带,专注于建设可以同时服务三地的特色化、精品化文化艺术项目。

对很多闽南侨乡人来说,“五脚基”方言常能唤起他们适应亚热带气候的外廊生活记忆。比如,降雨量大且骤急时,在“五脚基”外廊下躲避雨水;直射阳光酷烈时,在“五脚基”外廊下享受蔽荫;台风来袭时,在“五脚基”外廊下逗留行走,获得免遭落物伤害的安全感;等等。没有空调的夏季夜晚,闽南人喜欢在“五脚基”外廊下乘凉。年轻人仰仗身体强健,在外廊处铺上木板床睡至天明,常听大人们发出“不要在五脚基下面睡一整晚,会着凉!”等训告。温暖的季节,燕子在“五脚基”下筑巢养育后代,刚出生的小燕子在巢中嗷嗷待哺,雌雄燕轮流捕食,忙碌地飞进飞出,大人小孩对此议论纷纷。

首先,依托公共空间,聚合三地文化艺术优质资源,形成文化类群核心影响力和辐射力,在总分馆模式文化艺术专业高地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北京的总馆“指导作用”,实现分馆天津、河北的“服务延伸”。

最后,联合三地的文化艺术机构,吸引社会文化艺术人才加入到三地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发挥京津在总分馆制战略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引导京津密集的科技人才多方位、多渠道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领域和内容,用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带动河北公共文化服务的大发展。

三、京津冀公共文化产品的共建共享

公共文化产品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就成为当前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提倡坚持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质量”。京津冀三地在公共文化产品共建上,可谓汇聚了天时、地利、人和。河北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群众基础较好,但传统的文化项目缺乏推陈出新,亟需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京津是国家科技领先地域,多人才和创意。让京津的人才以河北丰厚的传统文化因素为素材,可创作出更多消费者喜爱的艺术作品。河北拥有众多的文艺院团和演出场所,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经过河北文艺院团的传播会在广大基层遍地开花。由此,京津冀三地只有在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服务上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事业。

四、京津冀公共文化供给的共建共享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中倡导,“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下简称“PPP模式”)推广应用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政府供给向合作供给、从单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转变”。由于京津冀三地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三地对文化供给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公共文化服务“PPP模式”结合三地“以需定供”文化产品供给模式,从数量、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创新文化产品,如对现代文化艺术的欣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文化项目的展现形式等,要形成群众乐于参与、内容丰富、质量较高的公共文化产品体系。由三地统一调度的公共文化服务“PPP模式”既可以解决供给不符合群众文化需求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公共文化供给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PPP模式”前,必须准确把握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明确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双方责任,重点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衡化与特色化的关系。

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必须打破原有的文化地域惯性思维的束缚,加强文化深度融合,创新文化合作模式,集聚吸纳京津创新要素资源,建设河北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北京创新、天津转化、河北推广”的模式,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体系。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只有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的方针,才能探索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成永娜(1983-),女,汉族,河北省大名县人,馆员,历史学硕士,河北省邯郸市群众艺术馆。

标签:;  ;  ;  ;  ;  ;  ;  

新时代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的共建共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