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论文_韦薇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超与心电图检查。结果:B超检测后患者左室壁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退行性改变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显著优于心电图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B超诊断的检出率相比于心电图较高,对患者心脏变化较为敏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B超;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063-02

高血压性心脏病近年来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指的是患者血压持续性升高,增加了左心室负荷,造成左心室肥厚扩张最终造成器质性心脏病[1]。临床上早期症状不明显需要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减轻患者的症状。本次对我院收治的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B超与心电图诊断,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调查,对其进行B超与心电图检查其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在44-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4.3)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8±0.4)年,其中10例为典型性心绞痛,19例为不典型性心绞痛,24例为心律失常,排除有意识障碍、精神疾病史、原发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不能积极参加本次调查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B超检查,心电图:所有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B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2.0~4.0MHz,取患者左侧卧位进行常规心脏扫查,采用M型及二维数据在患者左室长轴切面对患者室壁厚度、收缩功能以及心腔大小进行检测,在四腔心切面取样容积放置在二尖瓣口,详细记录患者舒张期的血流频谱等。两种诊断结果均由同一名专业性医师进行分析诊断。

1.3 诊断标准

心脏B超诊断左室肥厚及增大的标准为第一:室间隔、左室后壁的检测采用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前后径、舒张期在13mm以上时为左室后壁肥厚;前后径、舒张期在5~12mm之间且收缩期厚度增加率在65%以上为室间隔肥厚;第二:左室扩大为胸骨左缘左室长轴切面上进行常规检测且标定二尖瓣键索水平,男性、女性左室内径分别为55mm以上和50mm以上。详细记录患者左室壁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退行性改变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患者例数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以上数据,其中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组间对比展开χ2检验,若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B超检测后患者左室壁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退行性改变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显著优于心电图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和B超检查的结果比较[n(%)]

 

2.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心脏是高血压疾病的主要靶器官,当患者出现症状进行治疗时,其病情往往已较为严重,甚至是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因此,对于该病患者需要及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方式逐渐增多[2],如B超和心电图是最常使用的两种诊断方式。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着高血压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重,患者会出现心肌细胞肥大以及间质纤维大量增生等情况,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左心室肥厚、增大。B超和心电图检查对患者无创、可进行反复性观察诊断,对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B超对患者心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占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3]。本次对我院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B超检查后患者左室壁肥厚25例(47.2%)、左室增大13例(24.5%)、左房增大9例(17.0%)、主动脉退行性改变22例(41.5%)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45例(84.9%),心电图检查后患者左室壁肥厚14例(26.4%)、左室增大7例(13.2%)、左房增大5例(9.4%)、主动脉退行性改变0例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4例(7.5%),相比B超检出率显著高于心电图,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B超进行诊断的检出率较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检查,为临床医师的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B超诊断的检出率相比于心电图较高,对患者心脏变化较为敏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红平,蒋喜文,周美君等.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16,31(32):175,177.

[2]赵文科.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3125-3126.

[3]段红梅.浅析5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研究[J].影像技术,2017,29(3):14-16.

论文作者:韦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论文_韦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